资源描述:
《浅谈心血管内科ccu专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心血管内科CCU专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湖北省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心血管内科430014【摘要】心血管内科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是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通过分析CCU护丄职业倦怠感产生原因,探索职业倦怠感对CCU护上的影响,从而釆取相对应的措施减轻职业倦怠感,提高CCU护士工作和牛活质量。【关键词】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职业倦怠;专科护士【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72-01职业倦怠感(Bobburnout),乂称过度疲劳综合征(Burnou
2、tsyndrome,BS),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心理能力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牛的极度心身疲惫和情绪耗竭综合征⑴。心血管内科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是冠心病危重患者密集场所,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较多,且患者多为A型性格,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导致CCU专科护士产牛较大的工作压力,有研究显示三级甲等医院内护-上的职业倦怠感达58.9%,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感高达75.5%,职业倦怠感程度最高[2]。1影响因素:1.1社会因素1.1.1护理模式的转变,“以
3、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及“优质护理病房”概念的提出和实施,高强度的基础护理工作量以及高标准的护理要求无形中加重了CCU专科护丄的职业倦怠感。1.1.2患者及家属更倾向于信任医生,而对护士认可度不高,当下社会环境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强,忽略了护士工作中的付出,社会的认可度挫败了护士工作信心及个人成就感。1.1.3社会大环境下,医患矛盾突出,伤医事件频繁发生。CCU病人病情重,死亡率高,是医患冲突高发区域,这降低了CCU护士安全感。1.1.4护理服务价格低廉,其至免费,护士工资及福利待遇低,CCU护士工作
4、繁忙,收入与同行其他岗位人员却无明显差异,医疗单位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投资明显低于医疗,给予护士晋升的机会也相对较少。1.2环境因素1.2.1CCUI作环境的特殊性,与普通病房相比,患者病情变化大,抢救概率高,先进医疗仪器相对集中,技术性、专科性比普通病房强。再者,CCU患者自理能力差,护理工作强度大。1.2.2我国护士人力长期配备不足,CCU更其,频繁倒班、加班,使得CCU护士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1.3生理因素护士多为女性,是一个“身兼数职”的个体,身上有着多重角色一女儿、妻子、母亲。频繁的倒班和加班,
5、使护士不能很好的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护士“角色”和家庭“角色”发生冲突,易产生矛盾心理。1.4心理因素CCU专科护士多为科室骨干且学历相对较高者,他们会更加努力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当自己的努力付出,却没有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时,就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3]2影响表现:2.11作,护士因工作倦怠而在工作中表现为态度冷淡,离职意增强,这些改变会间接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并造成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下降⑷。2.2生活,作为职业倦怠高的CCU护士体验到更多工作内外的冲突,经常冋避与朋友的交往,导致和同事、
6、亲友人际关系紧张。2.3个人,职业倦怠感会给护士带来生理上的影响,包括血压、血脂、心电异常等,易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⑸。3缓解措施:3.1建立健全支持体系,包括社会、医院、家庭等,提高护士公平知觉。同吋加强CCU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士职业责任感。3.2人性化管理,增加CCU护士,保证充足的人员配备。合理弹性排班,并进行科室护理人员轮换,避免相同人员长吋间处于第一抢救岗位,让他们的生理、心理得到调整和恢复。3.3完成本职工作的同吋,管理者应给予更多机会参与科室管理、教学等活动,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受到重用,
7、提升自我价值,激发工作热情和动力,增加职业稳定性,增强自身责任感、归属感、安全感。3.4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增加关于职业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培训,尤其是新护士,使其充分了解CCU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提高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3.5管理者要创造良好工作氛围,传递正能量,培养CCU护士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善于发现护士的进步与优点并给予肯定。对于护理工作中的差错,要认真分析原因,帮助护士正确认识,而非一味批评和苛刻。参考文献:⑴高琳•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
8、1(9):2447-2449・⑵王树珍,赵琦•临床护士执业疲倦感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2292⑶魏雪梅.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调查分析[J]冲国病案,2012,13(12):45-47[4]LeierMP,HarvieP,FrizzellC.Thecorrespondenceofpatientsatia-factionandnurseburnourseburnout[J].SciMed,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