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释辨析

《孟子》注释辨析

ID:27709710

大小:65.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4

《孟子》注释辨析_第1页
《孟子》注释辨析_第2页
《孟子》注释辨析_第3页
《孟子》注释辨析_第4页
《孟子》注释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注释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孟子》注释辨析摘要:《孟子》中的语言比较接近先秦时期的口语,与我们今天的语言存在着一些差异。要想顺利地读懂这类古书,我们一般都需要参看注释。注释对于读者阅读和正确理解古书有很大帮助,因此精确的注释尤为必要。然而由于版本和注释家的不同,注释也会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理解《孟子》,笔者选取了宋朱熹《孟子集注》和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两个版本的注释为例,试考论不同版本注释的正误。关键词:《孟子》注释《孟子》中的语言比较接近先秦时期的口语,与我们今天的语言存在着一些差异。要想顺利地读懂这类古书,我们一般都需要参看注释。注释对于读者阅读和正确理解古书有很大帮助,因此精确的注释尤为必要。然而由于版本和

2、注释家的不同,注释也会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理解《孟子》,笔者选取了宋朱熹《孟子集注》和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两个版本的注释为例,试考论不同版本注释的正误。现以《孟子》当中的某些字在不同版本当中的注释为例,具体阐述不同之处。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正。一、“戒”词义辨析《孟子?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朱熹注:“戒,告命也。”“告命”在古代的意思一般有这几种:(1)请命;(2)犹天书,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⑶帝王的诏令;⑷特指告身,授官之符。如果按朱熹将“戒”注为“告命也”,“告命”在此的意思应为帝王的诏令,即景公将自己愿学先王之道号令全城,昭告天

3、下。如此解释并非孟子的本意。《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篇是言孟子在会见齐宣王的时候阐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观点,表现了君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孟子举了晏子与齐景公的故事来向宣王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发兴补不足”是说景公在听了晏子的话后先在都城内做好准备,然后驻扎郊外,拿出钱粮,救济贫穷的人。景公是想以此举动来效仿圣贤之君的巡游,即和工作相结合的巡行而不是只知自己快乐地流连荒亡。由此看出,“戒”在此的意思应该不是“告命”。如果理解为“告命”的话那就是齐景公只号令全城百姓或颁发诏令,而不付诸实际行动。这样就违背了孟子的本意,所以“戒”在此的意

4、思理解为“告命”不太恰当。那么,“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的“戒”应该怎样理解呢?杨伯峻《孟子译注》:“戒,旧注云:‘备也。’这不是‘戒备’之意,当读如《诗?小雅?大田》‘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之‘戒’,‘准备’也。”《说文解字》:“戒,警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戒,言部曰警,戒也。”由此我们知道“戒”的本义是“警”,并无“告命”之义也无“准备”之义。看来,从它本义出发来解释它在“大戒于国”中的意义似乎也不恰当。这样,我们只能从别的文献记载来寻找合理的解释了。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注:“戒,备也。大修戒备于国。”宋孙《孟子注疏》注:“戒,戒备。”清焦循《孟子正义》注:“郑康

5、成注《礼记曾子问》、高诱注《淮南子精神训》,皆云:‘戒,备也。’大修戒备,谓预备补助之事,即《晏子春秋》所谓‘命吏计公掌之粟,藉长幼贫氓之数’是也。景公将身亲振给,故出舍于郊,示忧民困也。”再者《康熙字典》:“戒,又告也。《仪礼?士冠礼》主人戒宾。《注》告也。《聘礼》戒上介亦如之。《注》犹命也。又备也。《易?萃卦》戒不虞。《注》备不虞也。”(“不虞”的意思是“出乎意料的事”,“戒不虞”就是“准备好以应对出乎意料的事”。)在此,“戒”既有“告命”的意思也有“备”的意思,但前面已经论述过它作为“告命”的意思在“大戒于国”中说不通,而“备”的意思却符合“大戒于国”的解释。上述文献对于“戒”的记载与

6、杨伯峻先生对于“戒”的解释基本相同,因此可见,“戒”解释为“备”比较恰当。二、“许”词义辨析《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朱熹《孟子集注》将“许”解释为“犹可也”,“犹”在朱熹《孟子集注》里多次出现,这是朱熹注释的一个特点。“犹”的意思其实就是“相当于”,即“许”的意思相当于“可”,表赞同。杨伯峻《孟子译注》将“许”解释为“信也”。东汉赵岐注《孟子》将“许”解释为“信也”;宋孙注《孟子》将“许”解释为“信”;清焦循注《孟子》也将“许”解释为“信”。由此可见,无论是时代早于朱熹的还是晚于他的人都将“许”解释为“信”。如果将“许”

7、解释为“可”,则在情理上讲不通。《齐桓晋文之事》篇是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关怎样统一天下的篇章,在谈到齐宣王在祭祀时“以羊易牛”这件事情时,老百姓认为齐宣王是吝啬的,而孟子认为齐宣王是不忍,以此来证明齐宣王是有可以统一天下的好心的。至于百姓为什么会误解齐宣王吝啬,孟子便举了“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即“我的力气能够举重三千斤,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