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

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

ID:27701844

大小:7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_第1页
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_第2页
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_第3页
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_第4页
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观林萤杨春丽(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621000)【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排龈线和推龈器两种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木院口腔科收治的龈下楔状缺损患者78例,共297颗缺损位于龈下0〜2mm内的患牙。根据修复前不同排龈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排龈线组43例155颗患牙填充前使用排龈线排龈,推龈器组35例142颗患牙填充前使用推龈器排龈。两组均使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接剂粘接,3MZ250树脂进行充填。随访1年,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署制定的USPHS直接临床评估系统评估远期疗

2、效。结果楔状缺损修复1年后复查,两组患牙充填体均无脱落。通过对患牙修复体脱落情况、边缘密合度、继发龋、边缘着色、新发缺损、牙龈反应及牙髓反应七个评定指标进行评价,两组患牙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8.06%、97.8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论采用排龈线还是推龈器排龈修复龈下楔状缺损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建议对边缘位于龈下1mm内的楔状缺损应常规使用排龈线进行排龈,而推龈器对于边缘位于龈下l-2mm的楔缺的治疗可能有较大帮助。【关键词】楔状缺损龈下排龈【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090-02牙楔

3、状缺损(wedge-shapeddefect)是牙体硬组织缓慢磨耗所致缺损,好发于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中老年人比较常见[1]。随着修复材料的发展和粘接技术的提高,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成功率也不断提高,然而对于缺损边缘位于龈下的病例,不仅治疗成功率较低,修复的疗效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2]。研究发现由于多种原因,楔缺修复后的临床成功率从2年时的85.5%下降为4年时的27.7%,并发现修复后2年、4年分别有1.8%和6.6%的患牙岀现新的楔状缺损[3,4]。排龈技术在口腔修复学领域应用广泛,一方面可以减少基牙预备时对牙周软组织的损伤,有助于获得精确的模型,提高

4、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另一方面减少对游离龈内侧上皮以及牙龈组织的损伤,同吋减少渗出,奋利于窝洞的干燥。临床上,充填物边缘与龈壁是否密合及窝洞的干燥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于模状缺损,尤•是缺损达酿下的病例,排酿是提高修复质量和成功率的关键[5】。为此,本院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治疗龈下楔状缺损吋分别采用排龈线与推龈器排龈,以探讨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本院口腔科收治的龈下楔状缺损患者78例,共297颗龈下楔状缺损患牙。纳入标准为楔状缺损位于龈下0〜2mm内,充填前牙周

5、健康、牙髓活力正常,无龋坏、充填体和牙周疾病,根据修复前不同排龈方法分为排龈线组和推龈器组。1.2修复方法(1)常规制备釉质斜面,酸蚀釉质后按分组不M各自排酿:排龈线组43例155颗患牙,使用#00Ultrapak排龈线(美国}排龈,推龈器组35例142颗患牙使用LM推龈器排龈(LM公司,芬兰),颊侧使用棉球、舌侧使用棉卷隔湿。(2)重度缺损需盖髓者用光固化氢氧化钙盖髓及玻璃离子水门汀护髓。(3)使用可乐丽菲露SEBOND自酸蚀粘接剂(可乐丽公司,日本)粘接,3MZ250树脂(3M公司,美国}进行充填。1.3疗效判定指标修复完成1年后复查,参照美国公共健康署制

6、定的USPHS直接临床评估系统对患牙修复体脱落情况、边缘密合度、继发龋、边缘着色、新发缺损、牙龈反应及牙髓反应七个评定指标进行评价:A极好、B可接受、C失败[4]。总疗效评定标准:各项评定指标中均为A或B者为成功,如果冇一项指标为C者为失败。1.4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共297颗患牙,排龈线组155颗,推龈器组142颗。楔状缺损修复1年后复查,所冇修复体无一脱落。排龈线组修复失败牙数为3颗,其中2颗边缘着色、1颗牙龈反应,修复成功率为98.06%;推龈器组修复失败牙数为3颗,其中1颗边缘着色

7、、2颗牙龈反应,修复成功率为97.89%,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o表1楔状缺损修复1年后临床疗效评估注:*组间相比,p〉0.053讨论牙楔状缺损是一种临床上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非龋性损害,由牙颈部牙体硬组织缓慢磨耗所致,随着病情进展,不仅深度接近髓腔,龈壁也达到游离龈以下[1】。龈下楔状缺损因龈壁被游离龈覆盖,充填修复时若不能充分暴露将直接影响治疗的成功率,加之由于龈沟液的存在,龈壁极易被污染,造成充填物的脱落。然而游离龈与牙面之间有0.5〜2mm龈沟,其具冇一定弹性,在外力作用下游离龈可被推开,去除外力后又可反弹冋原位。基于此生理特性,临床实践表明

8、,在楔状缺损修复前可利用排龈技术将牙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