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对龈下楔状缺损的修复与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

不同材料对龈下楔状缺损的修复与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

ID:26865902

大小:3.01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8-11-29

不同材料对龈下楔状缺损的修复与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_第1页
不同材料对龈下楔状缺损的修复与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_第2页
不同材料对龈下楔状缺损的修复与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_第3页
不同材料对龈下楔状缺损的修复与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_第4页
不同材料对龈下楔状缺损的修复与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材料对龈下楔状缺损的修复与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牙体楔状缺损是牙颈部发生缓慢磨耗所致的缺损,是牙齿非龋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基于楔状缺损发生的特殊位置,尤其是接近龈缘或深达龈下的患牙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影响充填疗效的因素,继而造成牙龈局部炎症,因此充填修复体邻近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是评价楔状缺损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将缺损龈壁接近龈缘或深达龈下的楔状缺损列入研究对象,选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类新型修复材料充填治疗,观察不同充填体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选择80颗上颌前磨牙颊面楔状缺损(龈壁位于龈下0~1

2、mm内)的活髓患牙为研究对象,缺损分为平龈组和龈下组,再随机分别选用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离子(FujiLCⅡRMGI,富士,日本)和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FiltekTMZ350,3M,美国)材料修复。根据缺损龈壁位置和充填修复材料不同,将患牙分为4组,每组20颗患牙(Ⅰ组:RMGI+平龈;Ⅱ组:Z350+平龈;Ⅲ组:RMGI+龈下;Ⅳ组:Z350+龈下)。所有患牙于修复前和修复后6个月、12个月检查牙周状况并汲取龈沟液,检测分析局部龈沟液(gingivalcrevicularfluid,GCF)量及龈沟

3、液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se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修复后6个月和修复前指标配对;修复后12个月和修复前指标配对)。同时所有充填体进行临床随访,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的USPHS充填体评定系统记录检查结果,以评估楔状缺损充填体的临床修复疗效。1龈沟液量四组患牙修复后GCF量普遍

4、高于同组修复前,且随着充填使用时间的延长,GCF量也随之增加,在修复12个月后复查,GCF量较修复前增加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下楔状缺损(Ⅲ组和Ⅳ组)由于龈壁位置较低,充填体进入龈沟内,两种修复材料充填12个月后分别与同组修复前比较,发现GCF量明显高于修复前患牙,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01)。I----万方数据----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龈沟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与同组患牙比较,修复6个月后,四组GCF-AST水平较修复前均有所增加,除Ⅱ组(纳米树脂Z350修复

5、平龈组)外,其他三组增加较多,统计学有差异(P<0.05)。修复12个月后,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离子RMGI(Ⅰ组和Ⅲ组)GCF-AST水平增加明显,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01);纳米树脂Z350(Ⅱ组和Ⅳ组)GCF-AST有所增加,统计学有差异(P<0.05)。3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四组患牙充填6个月后,GCF-ALP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变化不大,统计学无差异(P>0.05);修复后12个月,由于菌斑的持续刺激以及充填体表面形态的完整性变差,不断刺激损伤牙周组织,四组GCF-ALP水平与修复前比

6、较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离子RMGI(Ⅰ组和Ⅲ组)修复缺损12个月后,龈沟液IL-1β升高明显,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01),尤其是龈下病例(Ⅲ组),修复6个月时检测即有差异(P<0.05);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Z350)修复6个月后,与修复前同名患牙比较变化不明显,统计学无差异(P>0.05),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龈沟液IL-1β升高较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充填体USPHS临床评价指标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离子(

7、RMGI)在充填6个月及12个月时复查,无继发龋和牙髓反应发生,各项指标表现大都良好,但个别患牙修复12个月后出现了边缘着色,色泽不协调,充填体表面粗糙不光滑,严重的甚至出现小的裂隙,这可能与RMGI远期机械强度的下降有关,耐磨损性降低,充填体的表面形态保持欠佳,更易发生菌斑附着和微渗漏。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Z350)修复后,由于其优良的理化特性,强度高,耐磨损,临床观察充填体表面形态保持良好,色泽稳定,无继发龋和牙髓反应发生。修复12个月后,与RMGI材料比较,机械性能更稳定,临床效果更佳,容易获得

8、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仅有少数充填体出现边缘裂缝不密合现象,特别是龈壁位置较低且位于龈沟内的缺损病例,由于操作困难、视野不清,更易发生。II----万方数据----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临床牙周检查结果纳米树脂Z350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在修复平龈缺损患牙时,充填体对牙周刺激较小,修复6个月、12个月后,尽管多数患牙的菌斑指数和探诊深度有所增加,但与修复前患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龈下楔状缺损患牙后,短时间内(修复6个月)牙周状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