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76190
大小:58.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论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构建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代写论文对高级人才人格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抓好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构建这个根本。关键词:知识经济;大学生;人格素养;构建21世纪是一个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和转变的世纪。努力培养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这对知识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对人格及人格培养的理解所谓人格,在伦理学上,它是指社会成员中的个体在一定的经济、道德、文化关系中所显现的道德品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学上,则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在法律上,主要是
2、指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如果我们从社会人才培养的角度去看,则以上几种含义都兼而有之,可以说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大学生人格素养是指将来要在社会发展中勇挑重担、从事各种各样职业的大学生们所应具有的共同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既体现有个体在未来职业中所特有的人格上的道德规定性,又体现有未来职业的社会要求在其个性品质上的内化,并集中体现为个体先天在气质、性格等方面所具有的以及后天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能力、品德和情操的统一。由此可见,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
3、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他们成长的里程碑。在大学阶段,让他们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和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亦即构建完美的人格,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高等教育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既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重视思想感情的培植;既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又重视职业规范的引导;既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又重视人文素养的熏陶;既重视显性教育作用的影响,又重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通过实施系统的教育影响,有机地实现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塑造和合成。、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构建要想实现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有机构建,就必须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4、,理性地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树立现代人才培养理念,最大限度地完善当代高等教育的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为他们未来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转变教育策略,培养创新品格在知识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培养敢于竞争、勇于挑战、不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划时代战略性任务,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而创新品格是创新型人才的人格核心特征,因而,转变传统高等教育的观念和片面做法,把高等教育单纯从注重知识的传承向注重学生创新品格培养方向上转变,已是大势所趋。首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
5、以创新为荣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人格的重要前提。在教育教学中,发扬教育民主,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恰当的引导、鼓励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策略。教师应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和答案应给予赞扬,对错误的、不当的地方给予正确引导和分析,而不是讽刺挖苦或置之不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其次,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培养创新人格的重点所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多向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非常规思维等思维能力。多让学生进行一些研宄性学习,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全方位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个性品
6、质,这是培养创新人格的重要的体现。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主要体现在积极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性格等方面。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和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积极道德感,顽强拼搏、坚初不拔的意志和勤奋、上进、自信、谦虚等健康性格,这是学生创造与成功的有力保证。(二)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大学生诸多人格因素的构建都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至于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学科包括有广泛的内容,如哲学、艺术、文学、历史,等等。这些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有人类思想和行为最有价值的记录和评述,它可以告
7、诉人们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轨迹,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和文化发展长河中最光辉、最有价值的东西。其次,人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就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言,并不仅仅局限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和技术方面的训练,而是向学生提供如何在社会历史中加强对自身及人类生活的认识,如何理解人、理解人性和认识个人价值、发展审美情趣、接受文化传统、增强思想底蕴。在这里,其教育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其在构建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完善自我意识,同时也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宽容,获得一种正确的人性意识以及与他人共处的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