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走向全面的制度创新

2007,走向全面的制度创新

ID:27673579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2007,走向全面的制度创新_第1页
2007,走向全面的制度创新_第2页
2007,走向全面的制度创新_第3页
2007,走向全面的制度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7,走向全面的制度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7,走向全面的制度创新进入2007年,全面制度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如何有策略地推进制度创新,已成为改革新阶段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经我院调查研究,在社会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四个方面有待推进全面创新。据我院调查,改革开放28年以来,社会公共服务体制上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突出矛盾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而2006年中国改革调查问卷显示,我院提出的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的建议有94.62%的专家表

2、示赞同。这表明,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已成为广泛共识。同时,应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并将破除垄断和要素市场化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根据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会议精神。破除垄断和要素市场化,将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应加快推进国有垄断行业改革,为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此前的2006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今后应促成这项法律尽快出台。此外,在国有商业

3、银行为重点的金融改革方面,应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应当充分估计国有商业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已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有银行要继续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应加快推进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纵观2006年改革,社会领域的改革,尤其是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可以明显地增强整个社会的承受力,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2007年,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同时需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以参与

4、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促进民间服务组织发展,进而探索多元的社会参与机制。另外,应当从缓解社会最突出的矛盾出发,尽快形成各个社会群体,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使改革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基础之上。比如在征用农民土地、国有企业裁员等环节进行探索,使改革决策和方案能充分体现困难群体利益。在农村综合改革上应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线全面推进。我院2006中国改革调查问卷报告显示,有84.27%的专家认为当前农村改革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到位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事实上,农村基本公共

5、服务的长期严重缺失大大制约了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在15岁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农村目前还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进一步的工业化仍然需要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此,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应尽快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为农民提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村的人口数量压力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失形成了乡镇政府改革巨大的现实压力。“乡财县管”后,乡镇政府的公共

6、服务职能有所改善,但与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随着农村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释放,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不仅成为广大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期盼,也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