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57329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措施对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B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死亡率、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发现,B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死亡率较低、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1.2护理方法A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入院后立即配合医生实施抢救。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2、快速补充液体,及时输注抗生素,必要时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必要时输注血浆、白蛋白等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减少缺氧状态对脑组织的损害,对呼吸、心跳暂停者进行人工呼吸、有效胸外按压。同时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以辅助呼吸。高热者迅速实施降温措施,给予冰枕、冰帽迅速散热,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查,以供临床医生用药时参考。留取大便标本送检,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神志、面色、皮肤弹性,准确记录24h尿量。如有异
3、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B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给药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抢救工作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静脉穿刺力求一针见血,护理操作娴熟稳健,以过硬的业务素质赢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针对患儿及其家长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使其参与到对患儿的救治过程中,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防止因患儿哭闹而延误治疗[3]。惊厥患儿及时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采用浓度为50%的酒精擦浴,避开后项、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遵医嘱给予灌肠治疗,将一次性肛管插入肠道,
4、彻底清除肠道内容物,既能起到降温效果,又能清除肠道内毒素。灌肠过程中密切注意患儿的不良反应,如发生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症状,立即停止灌肠。灌肠液温度控制在37°C,不宜过热或过冷,以免发生烫伤或肠痉挛[4]。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一切不良的声光刺激,使患儿中枢神经系统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休克患儿取去枕平卧位,给予吸氧、扩容以改善微循环,也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腹泻次数多时注意预防脱水。指导患儿家长每次便后采用温水洗净患儿臀部,以软纸擦干,并采用5%鞣酸软膏涂抹肛周皮肤,以防发生皮肤溃烂[5]。指导患儿家长在治疗期间禁止患儿食用生冷、油炸、辛辣、刺激性等食物。呕吐频繁者暂时禁食,以减少
5、肠蠕动,减少毒素吸收,同时经静脉给予营养支持,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病情好转后可喂服少量淡盐水、米汤等流质食物,之后逐步过渡至少渣、清淡、易消化食物。少吃纤维丰富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脑型患儿如有吞咽困难者可给予鼻饲饮食[6]。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并采用0.3%过氧乙酸擦洗地面和台面。加强对患儿粪便、便器、尿布的消毒处理,餐具煮沸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向患儿家长解释隔离消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督促其配合医院的各项隔离消毒制度[7]。1.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
6、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患儿预后情况比较与A组对比发现,B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死亡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护患满意率比较与A组对比发现,B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细菌性痢疾是临床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好发于夏秋季节。小儿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如误食不洁饮食后,可导致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如细菌内毒素进入循环系统,可导致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迅速发生循环衰竭
7、、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不良后果[8]。对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应以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为原则,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抢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好的掌握病情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及时制定护理计划,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个方面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使患儿及其家长处于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的最佳状态,达到预期的良好治疗目的,避免发生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当患儿病情处于危险阶段,患儿家长多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和压力,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