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53419
大小:61.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吴玉红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吴玉红事迹材料吴玉红事迹材料__为了孤残儿童的未来文章导读:为教孩子说普通话,她坚持改掉半辈子的乡音,学说普通话。经过三个月的工作,吴玉红与孩子们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但这时家中正值麦收,靠丈夫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她不得不辞掉这份工作回家。亲爱的客户朋友您好,您正在阅读的文章是由中国演讲网编辑人员为您搜集整理的,若你需要原创作品请与我们联系!吴玉红是山东省安丘市大盛镇东田庄村村民。吴玉红今年50岁,和丈夫都是普通农民,两个孩子现读高中且成绩优秀。自xx年起,这个四口之家先后从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抱养
2、了6个孩子。四年多来,他们用浓浓的亲情给予了这些因残疾而被抛弃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孩子们重新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吴玉红一家被评为潍坊市优秀寄养家庭和潍坊市和谐家庭。吴玉红本人先后被评为安丘市十大杰出母亲、潍坊市十大巾帼道德模范,并连续五年被潍坊市儿童福利院评为“爱心妈妈”。爱心铺就育孤路XX年3月,吴玉红经人介绍,在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找了一份照看孤残儿童的工作。虽是临时工,她却格外上心,有的孩子站着随地拉、随地尿,她不怕脏,打扫干净之后,耐心地教会他们蹲厕所;有的孩子囫囵吞咽,不会咀
3、嚼,她把孩子的手放在自己的嘴上,轻轻地咬着教他们咀嚼;为教孩子说普通话,她坚持改掉半辈子的乡音,学说普通话。经过三个月的工作,吴玉红与孩子们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但这时家中正值麦收,靠丈夫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她不得不辞掉这份工作回家。临走之前,她把自己照料的孩子从头到脚看了一眼又一眼,把每个孩子抱起来亲了一口又一口,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孩子。回家后,吴玉红日夜思念着孩子们,经常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心想要是能领孩子回家抚养该有多好,这样既可以继续和孩子们生活在
4、一起,又能使孩子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不久这种想法就变成了现实。当时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正在探索对福利院儿童实施“回归家庭幸福”工程,就是将这些孤残弃婴分批寄养到家庭中去,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合同,给予每个家庭中的每个孩子一定的抚养费。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吴玉红与丈夫二话没说,立即向福利院提出了抱养孩子的请求,并于XX年6月第一批第一户与福利院签订了代养合同,领回来三个残疾孩子,最大的叫张伟国,当时三岁半,最小的叫党代员,一岁半,两人都少了一只手掌,另一个叫党代义,刚满两岁,一只脚掌残缺。不畏艰辛献真情孩
5、子领来家容易,但要他们认同这个家却是一件很难的事。3个孩子刚到吴玉红家时,由于不熟环境,整天没日没夜地哭闹,一闹就是五天五夜。这五天里,吴玉红整天守在孩子身边喂饭喂水、陪他们玩耍,饿了匆匆吃点饭,困了抱着孩子在椅子上打个吨,整个人累的又黑又瘦,最后孩子们终于安静下来了,而吴玉红则累得打了一周的吊瓶。面对这些从小失去家庭温暖、性格脆弱的孩子,吴玉红感到抚养他们比抚养自己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和爱心,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孩子们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全在屋里,有时大便后用手抓着到处乱抹弄得屋里又臭又
6、脏,吴玉红整天忙着打扫卫生累得筋疲力尽,这些对她来说都算不上什么,最令她心情沉重、焦躁不安的是孩子生病时,求医问药、嘘寒问暖,生怕他们有一点闪失。有一次,已经深夜12点多了,党代员醒来后,突然大哭大叫,任凭怎么哄也不管用,一直哭了近两个小时。因为住得偏僻,找医生很不方便,她急得团团转,心想:如果孩子在我们手里出点意外,那可对谁都没法交待。原来从不迷信的她竟跪下来乞求上苍,保佑孩子平安无事。或许是她的真诚促使孩子渐渐平静下来,一会竟安静睡着了。看到她身心如此劳累,有很多人劝她把孩子送回去算了,但看到
7、孩子们依赖的目光,想到福利院领导的嘱托和期望,她便一直坚持下来。不到半年时间,孩子们便适应了环境,完全融入了吴玉红的家庭,变得活泼、懂事了:看到吴玉红便一口一个的叫她“妈妈”;见到别人也主动打招呼,“叔叔”“阿姨”地叫个不停;在吴玉红生病挂吊瓶的时候,三个孩子总是围在她的身边,这个拉着她的手,那个去给她拿吃的,不停地念叨“妈妈怎么了?妈妈打针痛吗?妈妈吃饭吧”,每当这时,她的心里总是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幸福。xx年6月21日是吴玉红一家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党代员要离开她家到美国的一个家庭生活,虽然
8、打心眼里舍不得,但为了孩子今后的幸福,又不得不忍痛割爱。孩子临走时,搂着她的脖子不撒手,边哭边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前来送行的左邻右舍都感动的掉下了眼泪。孩子被接走后,她像掉了魂似的,整天呆坐着,眼泪流个不停。在以后的日子里,其他两个孩子也陆续被好心的家庭收养,每次与孩子们分别都要经过一次撕心裂肺的痛苦。全家齐奏和谐曲抚养残疾孩子,全家人都表现的非常积极,男女老少齐上阵,农活之余帮衬着照料孩子。她的丈夫是最忠实的支持者,是名副其实的义务“保姆”,他们的一对儿女也非常喜爱这些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