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

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

ID:27645057

大小:71.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上传者:U-991
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_第1页
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_第2页
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_第3页
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_第4页
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参芪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临床观察研究姚家勇杨光济赵芳闵菊香(云南省大理州中医院云南大理671000)【中图分类号】R28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435-01【摘要】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联合胰岛素治疗消渴病(肾阴亏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消渴肾阴亏虚)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益气健脾、滋阴补肾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为1疗程,共观察3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其主要症状消失所需时间(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消渴肾阴亏虚)疗效肯定。【关键词】2型糖尿(消渴肾阴亏虚)参芪地黄汤中两结合疗法益气健脾滋阴补肾胰岛素类似物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木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细。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几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痺、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阴虚内热是主要病机。汉·张仲景《金廣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方有肾气丸、白虎加入参汤等。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消渴侯》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乂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刘河间对其病并发症作了进一步论述,《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症“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元·张子和《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癬、痤痱之类”[1]。我科于2009年10月一2010年10月,历时12个月,由木院内科门诊 及住院部收集60例2型糖尿病(消渴肾阴亏虚型)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各30名患者,其中第一组使用参芪地黄汤(潞党参黄芪山药生地黄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加减,配合使用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30);第二组则单纯使用门冬胰岛素30降血糖。治疗过程中观察消渴(肾阴亏虚型)尿量频多、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心烦失眠等主要症状缓解所需吋间(天为单位),血糖控制指标FBG2HPGHBA1C以及尿生化、肾功等变化情况,疗效较好,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2]。1.2病例来源于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60例2型糖尿病(消渴肾阴亏虚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4.2岁;糖尿病病程1〜15年;BMI25±1.3kg/m2o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5〜67岁;糖尿病病程0.5〜15年;BMI25±1.9kg/m2o排除感染、过敏、肿瘤等疾病。2组一般资料经统汁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对照组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等基础治疗的同时,常规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门冬胰岛素30每次10〜20u,每天2次,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处方:潞党参18g、黄芪30g、山药30g、生地黄10g、山茱萸15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加减:以肺热为主要表现者,加用天花粉15g、麦冬15g、葛根15g、黄连6g,以养阴生津、清肺降火;以胃热为主要表现者,加用生石膏30g、知母10g、麦冬15g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以肝肾亏虚,尿多而浑浊者,加三螵蛸15g、益智仁18g、五味子6g以益肾缩泉;气阴两虚伴乏力闲倦者,加用黄精18g、枸杞 18g,以补益正气;兼见淤血症者,加用丹参15g、郁金10g、红花6g、益母草30g,以活血化瘀。每天1剂,水煎取汁600ml,分3次服用。2组治疗1月为1疗程,共观察3疗程。3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3.1观察治疗2组治疗后消渴(肾阴亏虚型)尿量频多、头晕耳鸣、视物模糊、U干唇燥、心烦失眠等主要症状缓解所需吋间(天为单位),血糖控制指标FBG2HPGHBA1C以及尿生化、肾功等变化情况。3.2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4.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HbAlc<6.5%。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前明显好转,HbAlc<7.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前无明显好转或加重,HbAlc>7.0%o4.22组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奋效率60%,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所用吋间(天)比较组别n尿量频多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心烦失眠治疗组3014±3.1*21±4.3*20±2.77±1.625±6.4*对照组3019±9.233±7.721±1.68±3.238±8.7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12组FBG2HPGHbAlc比较 组别nFBG(mmol/L)2hPG(mmol/L)HbAlc(%) 治疗组30治疗前9.0±2.713.0±1.78.0±3.5治疗后6.4±1.9*治疗组12.0±2.68.0±3.1*6.5±2.3*308.0±2.9治疗前9.0±3.4治疗后8.0±2.3*A8.0±3.7*7.0±1.4*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5讨论本观察表明,“参芪地黄汤”其功效为益气健脾、滋阴补肾。方中:潞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效。用于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U渴;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表虚自汗,内热消渴;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的功效。用于温病伤阴,大热烦渴,消渴;山药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方中用药均有调整血糖、控制血压、降血脂、消除蛋白尿、保护肾脏、调节免疫力之功效。对2型糖尿病(消渴肾阴亏虚)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参考文献[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六版,305-310.[2]TheExpertCommitteeonthe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ReportoftheExpertCommitteeontheDiagnosisandClassifitionofDiabetesMellitus[J].DiabetesCare,2002,25(1):5-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