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功和能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评价教案 沪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功和能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2.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订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提高。3.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和谐、有效、生动的课堂。教学方法讲评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重点选择题第3、4、5、6题;实验题第10题;计算题第11题。教学难点1.易错题的突破,审题思维的培养。2.选择题第6题,计算题第12题。教学过程一、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1)选择题(第1~8题,每题6分,共48分
2、):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实验题(第9、10题,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3)计算题(第11~13题,共47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原理、物理公式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2.难度比例:容易题:约60%;中等难度题:约30%;较难题:约10%。试卷立足面向全体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突出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3.试卷集中反映的问题(1)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2)审题能力欠佳,对问题缺乏深层次、全面思考。(3)实验分析、评价能力差。(4)计算
3、题书写不规范。二、小组讨论、自主更改1.小组在试卷下发后自主订正,能自己订正的在题号前打“√”,不能自己订正的在题号前打“×”(课前学生自己解决)。2.小组合作订正:针对上一步骤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完成。三、典型分析,总结提升在学生自主更正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引导,方法的总结提升。【以下是教师讲解部分】考点一:主要对“功、功率”等知识点的考查【考点解读】功和功率的知识是研究功能关系的基础,高考对功率的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主要考查功率的计算和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功的
4、计算,常结合功能关系、物体的运动进行考查,题目难度以中档题为主。【考查题目】第4题【考题详析】第4题第4题:选A 解析:设小环的质量为m,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为α,由题图乙知,小环在第1s内的加速度a=m/s2=0.5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5-mgsinα=ma,又4.5=mgsinα,得m=1kg,A正确;sinα=0.45,B错误;分析可得前3s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以1s末为最大,Pm=Fv=5×0.5W=2.5W,C错误;前3s内小环沿杆上升的位移s=×1m+0.5×2m=1.25m,前3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ΔE=
5、mv2+mgssinα=5.75J,故D错误。【易错剖析】(1)学生的读图能力差。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有些学生无法从vt图像中求出加速度,从而无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质量及细杆的倾角。(2)由P=Fv可知,最大功率应该是“Fv”的乘积最大的时刻,有些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出最大功率在什么时刻导致出错;(3)机械能的增加量应该是动能改变量和势能改变量的代数和,有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只考虑了其中的一项导致出错。考点二:主要对“动能定理”等知识的考查【考点解读】该知识点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考查的频率
6、很高,分析近几年的考题,命题有以下规律:1.物体在单一过程中受恒力作用,确定物体动能的变化。2.物体经历多个过程,受多个力的作用,且每个过程中所受力的个数可能不同,确定物体动能的变化。3.在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的某一过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相结合,分析力做的功或物体的动能变化情况。【考查题目】第2、3、7、10、12、13题【考题详析】第3、10题第3题:选D 解析:设小球上升至离地面高度h时,速度为v1,由地面上抛时速度为v0,下落至离地面高度h处速度为v2,空气阻力为f,上升阶段:-mgH-fH=-m,-mgh-f
7、h=m-m,2mgh=m;下降阶段:mg(H-h)-f(H-h)=m;mgh=2×m,由以上各式联立得:h=H,故选D。【易错剖析】(1)动能定理中的功是合力的功,有些同学误将某个力的功当作合力的功或者将研究对象对外做的功也算入总功之中;(2)不明确各力做正、负功的情况;(3)利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时,常常使合力做功对应的过程和初、末动能对应的过程不统一造成错误。第12题解析:(1)由于08、抛初速度不变,所以物体在A、B之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由图像可知在传送带速度v带=1m/s时,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平抛初速度为v1=1m/s,由动能定理得:-μmgL=m-m在v带=7m/s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平抛初速度为v2=7m/s,由动能定理得:μmgL=m-m解得v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