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43310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常伟芹山东省寿光市第二高级中学262713;刘欣杰寿光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2718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训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一、体育教学在创新能力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1.健全身心,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能使
2、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体育课、业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参与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培养。一节生动活泼的体育课与一场激烈的体育竞赛无时无处不伍括创新意识因素的参与。如在教学比赛的顺境中怎样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逆境中如何及时摆脱或克服焦虑、急躁、不安的情绪等,这些都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学生们在体育锻炼和竞赛实践的体验中不但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心理素质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锻炼意识、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培养创新、完善自我,进而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2.培养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兴趣在人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
3、要的作用,是人积极探宄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大凡一个人对某项活动有了兴趣,并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他就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牛.的兴趣是提高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3.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创新素质体育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较之于其它学科更有其独特的效果。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附载的种种情境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如运动竞赛以获胜为0的,在获胜动机的驱动下经常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发挥一些创造性技术。在运动竞赛中,每一次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沮丧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4、都是强烈的。在比赛中要正常发挥技术则需要相对稳定的情绪,这种非智力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了培育。1.磨砺意志品质,保持创新激情创新既需要激情,也需要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体育教学对此项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如中、长跑运动是学生经常涉及的项0,中、长跑运动中出现的“极限”状态给学生的意志品质带来了挑战。这些挑战都能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心理素质。可见,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具有重要意义。二、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激发1.营造教学民主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先导一个民主的教与学的氛围,教师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
5、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对不同程度、不Ml类型的学生给予不Ml的练习要求,分别对其特征进行不同的分析,在相互诱导的前提下,让众多的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其中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外就会自行认真准备,在课内一展自身才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与创的活动中去。而作为老师,一方面达到了教学目标,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空间更由此打开了。2.课堂教学“再创造”,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上挑式”交接棒技术后,教“下压式”交接棒技术之前,可先请5名学生出来,成一路纵队站位,每人间隔1.5米,从后向
6、前连续用“上挑式”交接棒,交接棒中不准移动握棒位置,观察的同学不难发现“上挑式”交接棒法的不足之处。此吋,教师适当地加以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归结出了“下压式”交接棒的技术要领。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得到了体现,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开启。1.适时进行激励,激发创新需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奋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措施:一是表扬激励。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应用期望激励学生,学生会朝老师所期望的方向靠近。二是表扬激励。要多表扬,少批
7、评。三是竞争激励。体育教学在竞争条件上冇其独特的优势,这些教学优势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新动机。四是成功激励。要努力创设机会,将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适吋的激励,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常置于“高期望一一高表现一一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激发。创新是素质教育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紧密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利用直观生动的教育方法启迪诱导,不拘•一格求创新,在创新中摸索规律,借鉴传统文化,吋刻强化和调整创新方法,探索创新途径。参考文献[1】李
8、焕萍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M].北京教育,2000,(8)。[2】陆晓燕试论创新教育[」].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涨力基础教育与创新[M].人民教育,2000,(8)。[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赵鸣九心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