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_1

《鱼我所欲也》教案_1

ID:27596540

大小:17.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鱼我所欲也》教案_1_第1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_1_第2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_1_第3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_1_第4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教案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鱼我所欲也》教案    《孟子》  一、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  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  三、教学设想:  、在教

2、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法,明确各层级的要求(具体见“教学过程”);注重体现新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全文,力求做到能当堂完成背诵要求。  2、针对文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层分析,逐步理解其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幻灯片,将要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印象,便于今后的复习记忆。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

3、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3、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  《鱼我所欲也》属于文言说理文,的重点和难点是论证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落实。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习,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注重文言诵读,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

4、正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

5、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

6、小结本课时内容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六)落实背诵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结合课后练习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

7、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2、预习《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板书设计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舍生(即“义”)  生与义——舍生而

8、取义取义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舍生取义  (即“不义”)是人的本  (设喻引出中心论点)(假设逻辑推理)心(正面  “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论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向)(今)为宫室之美受之见利忘义  万钟:为身死而不受不辨礼义为妻妾之奉受之是丧失人  而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的本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