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模拟练习

教育学模拟练习

ID:27580479

大小:26.6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4

教育学模拟练习_第1页
教育学模拟练习_第2页
教育学模拟练习_第3页
教育学模拟练习_第4页
教育学模拟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模拟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模拟练习一:判断题1.“儿童是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着他来运行”,这是儿童中心论的观点。(T)P127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提示我们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必须以他们个人的间接经验为基础。(F)3.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F)P144.《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T)P265.教育与政治之间是彼此制约的。(T)P416.皮亚杰所提出的“运算”与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意义接近。(F)P1197.卢梭是“教师中心论

2、”的代表人物。(F)P1268.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F)P1789.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T)P20410.通过拨款方式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说明了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F)P4111.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T)P6112.在陶冶教育法中,陶冶的方式主要有人格、环境、艺术、内容的陶冶四种。(F)P22113.活动课程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F)P13814.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

3、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F)P13815.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教学必须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T)P17416.终结性评价往往是一种非正式评价。(F)P25017.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T)P251-255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直接与教育相关的法律。(F)P24619.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决定的。(T)P10320.对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它称为“反思性教学”。(

4、T)P11721.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T)P15022.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属于教育中的显性课程。(F)P14223.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T)P20424.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自我形成的过程。(F)P20525.课程组织按前后内容上是否重复分为: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T)P15026.在陶冶教育法中,陶冶的方式主要有人格、环境、艺术、内容的陶冶四种。(F)P22127.果断纪律理论是行为改变取向模式的代表。(T)P24028

5、.人际互动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情意方面的影响。(T)P24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T)P24530.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T)P251-255二:单选题1.就学人口比例、小学人学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等属于(A)。P53A、压力指标   B、状态指标   C、响应指标   D、信息指标2.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的规律(B)。P60A、以刺激性的语言责难学生B、布

6、置过多、过难的作业C、体罚学生 D、满堂灌的课堂教学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达的是人才培养的(B)。P104A、间接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主体性4.以下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是(B)。P59-61A、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持续递进性 C、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指教师工作具有(C)。P105A、长期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6.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的方式

7、组织课程内容是运用了课程的理论(C)。P148A、目标理论   B、过程理论   C、纵向理论   D、横向理论7.综合课程的优点是(AB)。P140A、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内在要求   B、培养学生完整的世界观C、有利于学习系统的知识       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8.关于隐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P143A、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非公开的方式呈现B、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C、隐性课程的实施往往表现出非计划性、非预期性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9.“教

8、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C)规律。P168A、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B、知情意统一C、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D、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10.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D)提出。P146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斯滕豪斯11.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P173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