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566061
大小:2.84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2-04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第七章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第一节透视学基本概念第二节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返回第一节透视学基本概念透视图概念:透视投影图(简称透视图)是运用画法几何学的中心投影原理画出的图。是一种用点和线来表达物体造型或空间造型,具有直观效果的轮廓图。透视图具有的特点:1)它表达的图像十分准确和真实,符合人们视觉印象中的物体造型或空间造型轮廓。2)它表达的图像是根据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法则求出来的。1.透视的基本术语2.视点、视平线和灭点3.视高、视角和视距4.透视图种类返回1.透视的基本术语基面G—相当于水平投影面,物体所在的水平地面。画面P—垂直于基面G的平面,相当于正立
2、投影面。基线XX—画面P与基面G的交线,相当于投影轴X。视点S—透视投射中心,相当于人眼。站点s—视点S的水平投影,又称驻点。1.透视的基本术语主点s′—视点S在画面P上的正投影,又称心点。视平线HH—通过S视点作一水平面与画面P相交的交线。视高—视点S离基面G的距离。在画面P上即视平线HH与基线XX之间的距离。视距—视点S与主点s′的距离,即S与P之间的距离。1.透视的基本术语视点S与空间点A相连,即视线SA与画面相交于点,点即为空间A点的透视投影,简称透视。A的水平投影a的透视称A的次透视或基透视。返回2.视点、视平线和灭点视点:视点的位置决定透视图偏上、偏下、偏左或偏
3、右的变化。视点的位置确定了,视平线的位置也就确定下来。视平线:视平线的位置对求作透视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处于视平线下面的物体,相当于由上方往下看,看到的是物体上部表面;反之看到的是物体下部表面。灭点:当人们顺着两条笔直的铁轨观看时,感觉眼前两根相互平行的铁轨的间距,随着距离的渐远而变窄;等距的枕木和路两旁的电线杆,看上去不仅愈远愈缩小,而且间距也愈远愈接近,最后汇集到无限远的一个点上。这个点一定落在视平线上,该点就是轨道、枕木、电线杆的灭点。两种灭点的规律:第一,当矩形物体与画面处于平行位置时,矩形物体的水平边线永远与画面呈平行状态,而与画面相垂直的边线消失于一个灭点上,
4、这个灭点与心点重合,这就是平行透视或一点透视。第二,当矩形物体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矩形的四边均不与画面平行)时,则有两个灭点,灭点必定落在视平线上,这就是成角透视或二点透视。返回3.视高、视角和视距1)视高:视点相对于基面(地面)的位置称为视高。其选择主要取决于要表现物体的哪一部位而定。一般取人体站立时的视觉效果时,视高可取1.5~1.7m;取人坐视时的视觉效果时,视高可取1.3~1.5m。2)视距:视点相对于画面(图纸)的位置称为视距。视距与画幅的关系:D=f∙W式中:D—视距W—画幅宽度(包括对象的全部景物)f—视距比。一般为f=1~3,当视距比f=1.5~2时视域最为
5、理想。视距比与透视图关系一般物体外部透视及配景f=1.4~2.0室内透视f<1.4总体布置或鸟瞰透视f>2.03)视角:视角与视距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视角范围一般在18°~53°。返回4.透视图种类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3)三点透视(也称倾斜透视)4)鸟瞰透视5)仰望透视返回第二节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量点法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量点法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基线迹点法返回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量点法一点透视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量点法图步骤如下:(1)确定作图条件。三视图给出物体形状尺
6、寸,选定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前面与画面重合,视点位于物体右侧,确定主点S′位置。(2)作视平线HH确定主点S′的位置即灭点M,取ML等于视距,得量点L的位置。(3)作基线XX,画出正面各点的实际位置(c、d、e),并分别向灭点M引线,得正面的消失线。(4)在基线XX上画出侧面各点的实际位置(a、b),分别向量点L引线,得深度方向的透视位置,即可得底面的透视。(5)在高度量线上确定物体的真高,过正面各点的实际位置(c、d、e)作基线XX的垂线,交于高度量线,并分别向灭点M引线,得正面的消失线。同样,用(4)步骤的方法求出顶面的透视。(6)再将各相对应顶角作垂线连接,擦
7、去辅助作图线,加深可见轮廓线,即得到整个物体的一点透视图(也称平行透视)。返回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量点法作图步骤如下:(1)确定作图条件。三视图给出物体形状尺寸,选定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前面与画面夹角为30°(偏角),视距为SS′。成角透视作图步骤如下:(1)确定作图条件。三视图给出物体形状尺寸,选定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前面与画面夹角为30°(偏角),视距为SS′。作图步骤如下:(2)按作图条件画平面图、画面P和站点S。自S点分别引正面、侧面的平行线并交于画面P线上的M1、M2灭点。以M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