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

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

ID:27557687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4

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_第1页
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_第2页
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_第3页
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_第4页
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叶志良摘要:在中国当代,一些文学史上有影响的古今叙事文学作品,往往被改写成影视作品。影人利用题材多样的文学作品或文学文本,在基本尊重原作精神的自由度的前提下,进行电影的二度创作,对名著进行重新的阐释。文学成为电影能够找到并且能够使自己走向成功的母本。文学文本向影像文本的转换,不仅是两种不同文本在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明显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转型。因此,从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当代电影的改编问题,梳理并归纳当代电影改编的文化类型以及改编的历史、文化依据,就成为十分重要而且有意义的事情。关键词:当代电影;名作改编;文化阐

2、释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说,文学是电影的母体,足够的文学精神和品格是评价一部电影的重要标准。这位兼写小说和剧本的电影界负责人强调:“电影和文学是互生的关系。电影从文学中吸取养料,而电影能够为文学精神的传播插上翅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中国电影急需文学支援》,《钱江晚报》2006年11月13日。的确,电影急需得到文学的支援,以具备足够的文学品格。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影视剧的良好基础。当代中国影坛,有许多影片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探其源头,不难发现,正式揭开新中国由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的序幕的,当推1956

3、年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由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祝福》。从那个时候开始,改编文学作品成为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组成部分,也自然成为中国电影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影理论家普鲁斯东,就以充分的证据论述了电影改编的重要性:“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总是最有希望获得金像奖”,“在赢利最多的十部影片中,竟有五部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美]乔治·普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4页。。一些世界性的文学经典被反复搬上银幕。据称,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安娜·卡列尼娜》就被改编达13次之多,普希金、莎士比亚等作

4、家的名作也是影人乐此不疲改编的对象。在中国当代,一些文学史上有影响的古今叙事文学作品,往往被改写成影视作品。影人利用题材多样的文学作品或文学文本,在基本尊重原作精神的自由度的前提下,进行电影的二度创作,对名著进行重新的阐释。文学成为电影能够找到并且能够使自己走向成功的母本。文学文本向影像文本的转换,不仅是两种不同文本在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明显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转型。因此,从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当代电影的改编问题,梳理并归纳当代电影改编的文化类型以及改编的历史、文化依据,就成为十分重要而且有意义的事情。一在以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机制和政治伦理

5、秩序为核心的中国当代社会中,电影的改编首先体现出强烈的社会主义“政治无意识”。革命背景的夏衍先生特别注重将文学名作改编成为电影。建国初期在关于作品改编问题上他曾经说过有浓厚政治理念的话:“一部小说看的人最多不过几百万,一出舞台剧演一年也不过几十万观众,一部电影首轮上映,就可以有上千万观众,改编好一部作品,让一部名著普及化,让更多的人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是十分光荣的任务。”夏衍:《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第263页。夏衍提请将小说名作改编为电影剧本既要努力遵循原作的精神,但也应自觉地将小说改编纳入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新中国意识

6、形态的轨道和秩序之中。的确,在当代中国,很多文学名著的改编,往往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契合,他们的电影书写带有较多的意识形态功能色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略是无产阶级政党确立的意识形态的基本观念、长远目标及其实施的全局性方略和艺术。9而包括电影创作在内的文艺创作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表达途径和窗口。建国初十七年,在中国泛政治化的特殊的时间和空间中,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显示的勃勃生机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和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高涨成一致的方向。围绕着社会主义新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话题,电影改编作品的选择也自然纳入到建设的行列之中并自觉开展对新中国的尽情抒唱。从文

7、学到电影转换的作品有根据解放区的同名歌剧改编的《白毛女》、《刘胡兰》,根据孔厥、袁静同名小说改编的《新儿女英雄传》,根据老舍同名作品改编的《我这一辈子》、《方珍珠》等。仅电影改编的倡导者夏衍一人,就身体力行地推出了改编的电影剧本《祝福》(鲁迅小说)、《林家铺子》(茅盾小说)、《革命家庭》(陶承《我的一家》)、《憩园》(巴金小说)、《烈火中永生》(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等。这些电影,有的歌颂已经过去的人民革命战争和在战争中涌现的人民英雄,有的揭示黑暗社会和人民的苦难,有的歌赞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明朗天空下的新生活。落入电影工作者视野的文学作品,均无一例

8、外地传达出相同的声音,那就是改编后的电影作品,都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