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ID:27544563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_第1页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_第2页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_第3页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_第4页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I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作者:邱俊作者简介:邱俊,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原文出处:《中学历史教学》(广州)2017年第20179期第57-59页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2011年以来文综全国I卷第41题进行简单的梳理,探宂了高考命题者对于高考在评价和选拔人才的能力形式和目标中的变化,指出试题的认知目标和命题立意都得到了提升,并对中学历史的教学提出了以下两条启示:化小为大;化大为小。期刊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1期关键词:文综全国I卷第41题/认知目标/命题立意每年高考结束,各位专家和广大一线同仁就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思考、

2、研究。而每年文综试卷中历史学科的第41题更是被大家重点关注,仔细品味。这是因为第41题不仅仅反映了高考命题的立意以及考查的方式,同时也蕴含了命题专家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体现了政府对于教育的思考和高校招考改革的意图依据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命题的发展,必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7年文综全国I卷第41题是在继承历年第41题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集中反映高考命题改革的立意和发展趋势,一、追本溯源,文综全国I卷

3、第41题的历史演变20世纪50年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针对当时的戏曲改革提出了一个"移步不换形"的理念,概言之就是京剧艺术必须要扬弃原有艺术体系,在不断的改革中得以完善和发展。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应该符合京剧艺术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考命题内容的改革也应该采取相同的思路。一方面历史试题要不断完善考查的目标和形式,但另一方面也应该让历史高考试题充满历史味道。笔者对2011年以来文综全国I卷第41题逬行了简单的梳理(详见下页表1),尝一指而知全鼎,尝试探究高考命题者对于高考在评价和选拔人才的能力形式和目标中的变化。从2011年起,主观题开放性设问独立成题的形式被固

4、定下来。但是在这七年内也在"移步不换形",从材料的选取到设问的方式到命题的能力取向也逐渐发生变化。从材料呈现的角度看,从2011年到2016年,除2013年是选取了两幅地[外、其余年份都是以一种或者多种学术观点作为依托(教科书的目录可视为体现教科书编写者学术取向的观点),并且从针对具体问题的学术观点向一般性的学术观点演变,体现了命题者不愿束缚学生答题时的思维广度。而2017年的材料尤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所依托的材料从观点变成了具体的史实,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回归历史史实,从史实中去寻找历史信息。试题设问方式的角度更能体现命题者的选拔意图。2011年和2012年是评析材料的观点

5、,(事实上学生更多的是论证观点,对观点价值判断的层次是较难达到的)2013年、2014年则是说明历史现象。2015年设问中的行为动词变成"探讨",这种"探讨",可以是利用史料来论证材料中关于生产力的公式,也可以对这个公式进行补充、发展,甚至可以对其进行证伪。到了2016年的设问干脆就要求考生就限定的范围"自拟论题"。当年著名的教授级高级教师、镇江一中的王生老师就敏锐地指出2016年高考第41题全国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层次有了新的提升,明确提出了观点和逻辑论证的作答要求,突出考查自行建构和解释观点能力的要求。[1]2017年设问相较于2016年又出现了重大的变化。2016年设问实

6、质上还是就一种观点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我观点并进行论证,而2017年却要求考生从以历史事实为基本的历史论述中发现不同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换言之,这种设问方式把考生思维的起点从"史论"推逬到"史实",这无疑更符合历史学科的学科特征。二、由表及里,试题认知目标和命题立意的提升试题形式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考查评价目标差异。以备受好评的2012年文综全国I卷第41题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为例,它打破原有历史问答题答案相对唯一的局限性,考生可以从赞同或者否定甚至其他的观点来说明这个观点,但绝大部分学生回答的重点仍然是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几次侵略战争和救亡图存的史实来论证外原说的观点,当然部分

7、同学可以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不断变迁和救亡图存的活动来论证内原说的合理性,实质上试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调动历史史实来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尽管题目中也允许可以提出其他观点,但是在实际答题过程中学生跳出题目所给观点的强大思维定势的可能性不大。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Bloom)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认知方面的目标包括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水平。以上6级目标由简单到复杂,构成金字塔式的排列。布卢姆认为较高水平的目标包含并依赖于较低水平的认识技能。[2]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