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ID:27533368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_第1页
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_第2页
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_第3页
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_第4页
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许多中师生认为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在于学习方法不对路,学习物理重在“悟”,而建构主义为学生学习领悟物理知识或现象提供了平台。本文试就建构主义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作一阐述。  [摘要]建构主义中师物理教学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进入中师后,普遍觉得物理难学。究其原因有中师物理与初中物理比较,中师物理无论深度,还是广度较初中物理

2、有很大的提高;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对路,物理重在“悟”。物理知识不管老师讲得如何透彻,学生未领悟,结果学生是学生,知识是知识,更何况有些物理知识是讲不清楚的,如“时间”,没有人能讲清楚,但学生能领悟,一说“时间”就知道是么回事了。建构主义给学生领悟物理知识或现象提供了平台。    二、建构主义及其教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的加强而形成的,是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

3、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围绕问题而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倡导自己学习和自由探索。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建构主义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利用已学习的一些物理知识和对自然界的一些物理现象构建自己的物理知识体系,这样他们就不觉得物理是空洞洞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并

4、且可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不局限于苛刻的精密的专门的仪器。这样就可将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就可感到物理是实在的,有用的。  案例:中师物理学第一册自由落体运动,教师首先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及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2。  创设情境:一张纸片和一个重物在同一高度下落,观察它们运动的快慢。  问题1:自由下落的物体谁先落地?  学生讨论,一种结论:重的物体快,轻的物体慢(由观察中得出);另一种结论:一样快(伽利略的斜塔实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问题2:怎样验证结论?  学生利用已有的经

5、验和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讨论),最后不外乎两种想法:质量一样的物体会不会同时着地;质量不同的物体会不会同时着地。  学生根据身边的材料进行实验:①一样的纸片,把其中的一张折成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下落得先后;②纸团和重物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下落得先后;③纸片和重物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分别观察落地的先后顺序。  对上述三个实验进行讨论。  形成结论:同时着地。  分析为什么刚开始会有快有慢,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然后用毛钱管验证,最后形成自由落体的定义:在只有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问题3:自由落体的规律怎样呢?  看书中照片,从

6、图中看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肯定是加速运动,可能有些同学说是匀加速运动,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看书上的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讨论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特点:  1.仅受重力作用(阻力相对重力很小时可近似认为是自由落体);  2.初速度为0;  3.匀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规律:1.速度和时间关系vt=gt;2.位移和时间关系s=1/2gt2。最后作巩固练习。  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重力加速度g与G=mg的g是否相同?  四、评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要学习的知识: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特

7、点及重力加速度g。通过建构既巩固了前几节所学的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自由落体;既有知识学习,又有处理问题方法的迁移。实际上物理学上有很多知识可利用建构来学习。建构利用的好,可使物理贴近学生的生活,还可做到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最终做到使学生见物思理、见物明理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