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525462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笔者认为采用产学研融合、多样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等为内容的培养模式,是促进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国3/vie 【关键词】法律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双师双能型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法学科目数量增长迅速,教育质量稳
2、步提高,培养层次日渐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1]”。我国在《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校应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来迎合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笔者认为建立“产学研、多样培养、多路成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是促进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含义 应用型人才就是“精于理论
3、研究的学术性人才和擅长世纪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世纪将知识应用于世纪的人才[2]”。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和能力,“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法律人心智活动的特质主要是以法律的形式理性、抽象化的规则、概念化的思考、三段论式的逻辑推演构成。如何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法律人才培养相结合,致而形成一套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即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法律
4、的生命不在于逻辑性,而在于经验[3]”,这是美国学者霍姆斯在1880年他对兰德尔论合同法的书所撰写的评论中出现经典名言,被众多法律人广为传颂。这句话明确表明:法学教育的目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产学研 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校政联合的方式构建多元融合、协同育人、多元联盟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机构体系。学校与学校的法学院、法学教师机构及人员之间;学校与企业比如与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机构及人员之间;学校与政府相关行业,比如法院、检察院、司法、仲裁、调解等部门及人员之间,形成一套产学研相互融合是应用型
5、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一是通过学校、行业、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成领导机构,统一负责学校法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体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订、评审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指导工作方案的制定,从整体上把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新专业申报、重点项目申报等,特别是适用于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大纲,推进学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有序进行。二是通过校企政之间,共享师资、实习设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教学。三是资源互补、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师、企业、政府法律工作人员的科研水平,大力开展应用科研,发展应用型学科,建立协同发展的
6、新机制。 2.多样培养、多路成才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立足法学理论专业教育为主导,强化司法实践应用、多样培养法律人才,构建了能满足知识、能力、实践、体验及德育等多种需要的培养体系,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多证培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及各类法律知识竞赛、考试证书等)、国际交流、卓越人才计划等方面的教学计划和培养项目。形成学科联动、交叉组合、协同培养的机制。 (1)以法律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
7、全面融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正处等司法部门对法律人才需求标准,用人单位深度合作,突出法律职业资格教育的内容与法律人才能力本位的特色,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2)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分层次建设网络课程,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学生不同类别的学习就业,采取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多种渠道为学生开设法学研究生、法律研究生、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招聘、律师事务所、出国留学等�W络辅导课程,不仅节省教学支出,而且能够做到为不同职业规划的法律人才继续深造学习或者就业进行针对性辅导。
8、(3)以慕课推广探索多元化教学:加强校校联合,不断在法学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中全面引入高水平的慕课,做到学校与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转课堂的建设。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使任课教师与学生同步成长,老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讲台上的“圣人”,学生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主体,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三、“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