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

ID:27500668

大小:66.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04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本单元由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习作2、练习2组成。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读书,不仅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同时更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分步揭题。  、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

3、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 沃野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绚丽  三、细读课文。  、细读第一部分。(1)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

4、、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读书,不仅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同时更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细读

5、第3节。  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4、5节。  ①男生齐读第4、5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6)  ①齐读第6节。读书,不仅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同时更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

6、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从本文学习一些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生字词。正音:芬,览,馨。  二、总结课文  、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

7、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读书,不仅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同时更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押韵。  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时,会发现有些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

8、叫拟人。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段话:  红柳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