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卷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卷

ID:27493502

大小:110.4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卷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卷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卷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卷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2016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70分)1、从本义上说,哲学是()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可知论C.不可知论D.二元论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联系是()A、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之科学”B、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C、哲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D、具体科学是哲

2、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4、“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5、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6、“心外无物”与“万般皆由命,由命不由人”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点在于()A、都认为意识决定物质B、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C、都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D、都否认运动的绝对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

3、治发展起决定作用B、哲学的产生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8、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B.水是万物之源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9、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征③气者,理之依也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10、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

4、、“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  )A、产生于寓言故事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D、源于对人们在实践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11、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2、《华严经》

5、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做判断的方式一致的是()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②事物是理念的影子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514、中国几千年的社会贯穿着

6、“明儒实法”,它们在构建社会和谐上具有借鉴意义。儒学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性体现了A.哲学的任务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社会变革的先导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15、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认为:“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这种观点()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元素②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③坚持物质第一性,但对物质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④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元气是构成世界的

7、本体”,“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第二性的,有能动的反作用。”关于这两个命题,说法正确的是()A.两句都彻底地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B.两句都具有形而上学特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命题C.两句在世界观的回答上,本质上都是正确的D.两句都具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真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