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ID:27482459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_第1页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_第2页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_第3页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_第4页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摘要:审美理解是一种渗透代写论文着感知、想象、情感的直观把握,它具有三层建构:最基本的理解是对不同于“实用状态”的“虚幻状态”的理解;第二层是对作品的象征意义、典故、题材、技巧等内容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各个民族的深层意识、哲学思想的理解;第三层是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直观性的把握。  关键词:审美理解;距离说;民族的深层意识;有意味的形式    审美理解力是审美心理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说过,审美认识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外在方面的感受和对内在本质的理解,这两个方面

2、是对立的统一体,“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的概念”〔1〕,而不是让理性认识脱离形象观照,“使概念作为概念符合呈现于意识”〔1〕。所以,审美的理解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的认识,而是一种渗透在形象感知、想象之中的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它不是用概念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对形象的直接感受中自然体现出来的,这是审美理解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以,审美理解是与丰富的形象感受结合在一起的,是理解力和想象力、思想和形象的高度融合。它包容的内容很难用一个概念或判断来表达。叶燮说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

3、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2〕所以,对作品的审美理解有时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具有很大的个体体验性,仅靠教师的语言的理性讲析显然不行。既然如此,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对于学生更深地理解作品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很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呢?笔者从理解的几个层次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包含着若干个不尽相同的层次。  首先,最基本的理解是对不同于“实用状态”的“虚幻状态”的理解。也就是说,要把真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情感区别开来,采取明确的观赏态度。瑞士美

4、学家布洛提出过“距离说”,主张审美时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就是说,第一,审美理解是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理解。普列汉诺夫说过:“当我们看见一件艺术品时,我们身上只产生了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考虑,这样的作品就不会有审美的快感。”〔3〕我国古人审美阅读提倡“虚静”二字。虚,“罄澄心以凝思”〔4〕;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5〕。由于胸无利己的杂念而又注意力集中,读者的整个审美心理才能活跃起来,产生美感。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以自由、宁静、专注的精神状态去阅读作品,理解作者的心

5、胸。第二,审美理解需要审美主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可过大,过大则麻木不仁,进入不了作品;也不可过小,过小会导致距离的消失。让当今的儿童欣赏《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神话,他们有的会说:“那就是假的,月亮上根本没有树,没有人,银河是个星系。”这就是距离太大。一个生活中很圆滑的学生看《变色龙》,觉得作品处处在影射自己,这是距离太小。两者均无法欣赏理解。只有理解到这是一种“虚”的东西,用想象去取代现实,才能在经历和分享著作品哀乐的同时,得到审美的快感。所以,在审美阅读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和审美对象——

6、作品保持一个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  审美理解的第二个层次,是对作品的象征意义、典故、题材、技巧等内容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各个民族的深层意识、哲学思想的理解。  在这个层次的理解中,对象征、典故等内容上的理解,较为容易些,需要的是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中国古典文学中,“菊”象征高洁,“竹”象征气节,“梅”象征坚贞,杨柳喻惜别,“鸿雁”喻远游、相思等,这些需要广泛的积累才能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图式,从而参与新作品的理解。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它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及社会学、艺术史

7、的知识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好结合对具体艺术作品的分析,作一些纵向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和横向的(不同地域的)作品比较。比如同是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王维的《鸟鸣涧》却是那样的空灵,静寂,不染纤尘,如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个性教养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们各具特色的美。除了以上两方面之外,就是对民族的深层意识的把握了。举个例子来说吧。《孔雀东南飞》中刘焦双双殉情,故事之悲,可想而知。但结尾是“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

8、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二人死后团圆了。为什么中国文学作品中多是大团圆的结局?即使是情侣被拆散了,死后也要化为连理枝、比翼鸟、双飞的蝴蝶,等等。为什么表达感情时,总是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原来,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是“和”,即“中和”,它的社会伦理基础即中庸,“过犹不及”。它要求以理智节制情感,表现在文学上要求“温柔敦厚”、“含蓄蕴藉”。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