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方法

ID:27476179

大小:5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4

现代设计方法_第1页
现代设计方法_第2页
现代设计方法_第3页
现代设计方法_第4页
现代设计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设计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 灵敏度分析就是研究当模型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参数或系数变化时,输出结果的变化。 3、所谓优化设计结果的灵敏度分析是指当取得最优设计方案时,分析由于约束或设计变量发生某些变化而对最优解造成的影响。 4、无约束设计的优化方法 (1)以导数信息为基础的方法,通常简称间接法或解析法。这类方法从某一迭代点往下搜索时,所选用的搜索方向和补偿因子,根据目标函数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的信息所决定,如梯度法、共轭梯度法、变尺度法。 (2)只比较目标函数值来确定搜索方向和步长因子,称为直接法。这类方法避免了计算导数的问题,减少了工作计算量,如Powell法。

2、   第三章 有限元法 1、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化整为零,集零为整,把复杂的结构看成由若干通过节点相连的单元组成的整体. 2、单元刚度矩阵的特性:对称性, 奇异性(行列式等于零), 分块性。 3、总体刚度矩阵的特性:对称性 ,奇异性 ,稀疏性。 4、求总体刚度矩阵的两种主要方法和特点: (1)直接根据总体刚度系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它们,从而写出总体刚度矩阵,概念清晰,但是在分析复杂结构时运算复杂。 (2)分别先求出各单元的刚度矩阵,然后根据叠加原理,利用集成的方法,求出总体刚度矩阵。从单元刚度矩阵出发,单元刚度矩阵求法统一。 5、总体刚度矩

3、阵[K],它是节点力矢量[F]与节点位移矢量{Φ}之间的转移矩阵[K] {Φ}=[F]。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是一个奇异矩阵,它的逆矩阵不存在,因而从式中无法求出各节点的位移矢量。因为,没有任何约束的结构师一个悬空结构,可以再空间做刚体运动。这时,即使各节点力是已知的,各节点的位移矢量一不存在位移确定的解。所以,还必须引入支撑条件。 6、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的区别: (1)应力状态不同:平面应力问题中平板的厚度与长度、高度相比尺寸小很多,所受的载荷都在平面内并沿厚度方向均匀分布,可以认为沿厚度方向的应力为零。 平面应变问题中由于Z项尺寸大

4、,该方向上的变形时被约束住的,沿Z项的应变为零。 (2)弹性矩阵不同:将平面应力问题弹性矩阵中的E换成E/(1-u2)、把u换成u/(1-u),就成为平面应变问题的弹性矩阵。 7、有限元分析中,采用半带存储: (1)单元尺寸越小,单元数越多,分析计算精度越高单元数越多,总刚矩阵的阶数越高,所需要计算机的内存量和计算量越大。 (2)总刚矩阵具有对称性、稀疏性、以及非零元素带形分布规律。 (3)只存储主对角线元素以及上(或下)三角矩阵中宽为NB的斜带形区内的元素,可以大大减小所需内存量。 8、有限元分析过称中,如何决定单元数量:单元的数量取

5、决于要求的精度、单元的尺寸及自由度的数量。虽然,单元的数量越多精度越高,但是这也存在一个界限,超过这个值,精度的提高就不明显。单元数量大,自由度数也越大,计算机内存量有时会不够。 9、有限元分析时,当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载荷和约束条件对称于某一平面(对平面问题对称于某一直线),其结构内部的应力及位移必定也对称于该平面(线),则称之为对称结构。   研究对称结构时,可沿对称面(线)将其切开,只研究它的一半。若结构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对称面(线)时,可只研究其四分之一。 10、在现有的有限元分析程序中,其前处理程序一般应包含: (1)单元的自

6、动分割生成网格; (2)单元和节点的自动优化编码实现带宽最小; (3)各节点坐标值的确定; (4)可以使用图形系统显示单元分割情况; (5)检查单元分割的合理性。 11、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后处理,后处理所显示的结果主要由两类: (1)是结构的变形, (2)是应力和应变在结构中分布的情况。 一般用结构的三维线框图,采用与结构不同的比例尺,放大地显示其变形的情况,在受动载荷时,也可用动画显示其振动的形态。结构中应力、应变或位移的分布用云图或等值线图来显示。 12、各种单元的刚度矩阵分类: (1)杆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是2x2的, (2)刚架的单

7、元刚度矩阵是6X6 (3)三角形单元刚度矩阵是6X6 (4)刚架和三角形转换矩阵6X6 (5)桁架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是2X2 (6)桁架的转换矩阵是2X4 (7)桁架在总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是4X4  第四章 1、可靠性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可靠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是对产品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3、传统设计和可靠性设计都是以零件的安全或失效作为研究内容。 4、在t时刻存活频率()()0sNtRtN=;在t时刻的累积失效频率()()0fNtFtN= 5、平均

8、失效密度表证了这段时间间隔内,平均单位时间的失效频率。()()0fNtftNt=VV;()0tft®V得到。 6、平均失效率:产品工作到t时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即产品工作到一定时刻t后,在单位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