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419706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60例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0例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裘晓红叶秋云林清叶邬珊志罗汀(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58例在我科就诊的急性创伤患者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了解其心理状况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抑郁60%焦虑70%,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对患者不良情绪有明显帮助。结论急性创伤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期间存在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应及早进行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护患和谐。【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
2、【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389-02近年来,创伤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10余万人[1]。创伤患者大多由交通意外、工作意外、火灾等突发事件致伤,患者有较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我们对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就诊的急性创伤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其心理状况,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7年1月至2009年1只期间在我科急诊,意识清晰自愿参加且无精祌异常病史的急性创伤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0〜59岁,平均38.
3、1±5.3。创伤部位:头外伤24例,四肢外伤22例,胸腹部外伤9例,多发伤5例。1.2填写问卷: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2]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问卷调查,在急诊室由护士询问患者木人及家属,由护士填写。评定标准:由我科护理人员按标准评分。①SDS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计分/80结果: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度抑郁。②SAS将20个项0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
4、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1.4护理方法(具体对策):①理解创伤患者的心理反应,以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关怀患者,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②与患者家属多沟通,让家属协助患者治疗和消除不利的社会因素干扰。③心理特别紧张的患者,尤苏是重伤员,优先检伤,优先安置,优先处理,让患者到了医院就放心,给患者宾至如归的感受。④行为关怀,恰当的做一些肢体接触,如治疗性抚摸,按摩及某些穴位刺激,恢复伤者的自信心。⑤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的治疗、护理和休息环境,减轻不良情绪
5、刺激。2结果60例急性创伤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期间抑郁或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发生率70%,其中42例(70%)有焦虑,36例(60%)有抑郁。轻度抑郁26(43.3%),中度抑郁9(15%),重度抑郁1(1.7%),轻度焦虑29(48.3%),中度焦虑12(20%),重度焦虑1(1.7%),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抑郁情绪与性别及年龄无明显关系。经过我们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患者不良情绪有明显改善,焦虑者40例冇改善,抑郁冇31例冇改善(p<0.01)。表一抑郁情况表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人数242691
6、百分比40%43.3%15%1.7%表二焦虑情况表无焦虑轻度焦虑人数182912百分比130%48.3%20%1.7%表三护理干预效果表有效无效焦虑402抑郁3153讨论度焦虑重度焦虑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救护急性创伤患者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尽可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否则积极的救治可能因为缺少良好心理支持而减弱作用,患者不适感的加重也易引起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对情绪不良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全身放松,还可以借助家属的帮助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的,直观地
7、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本调查结果显示急性创伤患者常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高,给治疗、护理及患者健康带来不利。由于突发的创伤性事件,病情和预后难料,加上疾病所带来的种种不适,这些精神和躯体的双重打击,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甚至发生精神失常。有的人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愤怒、悔恨、沮丧、绝望、自责自罪,严重吋有自杀行为;并有失眠、噩梦多、疲乏,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生活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心理护理知识,结合护理程序的方法,有计划的对创伤患者实施全面
8、整体的护理,使心理护理更有效。早期行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应激,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突发的创伤事件,更好的配合治疗,更快的康复,早日冋归社会。参考文献[1】王正国.21世纪的创伤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