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交叉》ppt课件

《道路平面交叉》ppt课件

ID:27397353

大小:1.73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2-01

《道路平面交叉》ppt课件_第1页
《道路平面交叉》ppt课件_第2页
《道路平面交叉》ppt课件_第3页
《道路平面交叉》ppt课件_第4页
《道路平面交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平面交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道路交叉与道路交通设施§3.7路线的平面交叉1.设计要求和组成(1)平面交叉设计的一般要求:1)高等级公路大部分采用立体交叉,其它等级公路采用平面交叉;2)平面交叉范围内行车速度原则上与该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一致;3)交叉口宜选择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地方;4)尽量采用正交;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45°(1)平面交叉设计的一般要求:5)交叉路段宜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应保证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半径;6)平面交叉范围内应设置标志;7)交叉口范围内应保证规范要求的视距要求;8)交叉口范围纵断面应平顺,复合行车和排水的要求。§3

2、.7路线的平面交叉1.设计要求和组成(2)平面交叉(at-gradintersection)组成:1)交叉口。相交道路的共同部分。2)交叉连接段。与交叉口紧连的出入口道路。3)附加车道。为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并改善其使用功能,在交叉口连接部另设置的供转弯车辆行驶的车道。4)交通岛、导流路。在交叉口范围内,为控制和疏导交通路径而设置的交通岛和导流路。§3.7路线的平面交叉1.设计要求和组成§3.7路线的平面交叉1.设计要求和组成§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1)加铺转角

3、式(intersectionwithwidenedcorners)§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1)加铺转角式(intersectionwithwidenedcorners)一般适用于交通量不大、速度不高和转弯车辆少的交叉路口。特点:路口的每一转角,都用圆曲线展宽各个转角,使右转车辆可以沿着原来的右侧车道,顺利地转入右转岔道的右侧车道,减少了对直行车辆的干扰,其右转车速一般在10~25km/h范围内。边缘应采用的半径,按表3-24、表3-25选择。§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2)分道转弯式(c

4、hannelizedintersection)适用于交通量不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三岔及四岔路口,是一种极广泛采用的形式。特点:一般采取设置导流岛和划分行车道,以及增设左转或右转附加车道等措施使车流渠化。转弯车道或附加车道宽度一般为3~3.5m,转弯车道平曲线部分宽度如表3-26。§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3)加宽路口式(flaredintersection)-漏斗式适用交通密度较大的交叉路口,常采用增设转弯车道和变速车道等措施来加宽交叉路口,借以提高平面交叉的通行能力。特点:※左转车道可作左转车辆减速和等

5、待左转的专用道,而不致妨碍直行车辆。※当平面交叉角小于60°,或当右转弯交通量大,所需车速较高时,应设置右转车道。§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4)环形交叉(rotaryintersection)§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4)环形交叉(rotaryintersection)亦称转盘。适用当多条道路(两条以上)相交,通过交叉口的交通总量为500~3000辆/h时,左、右转弯车辆较多,且地形开阔平坦,则可考虑采用。§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1)环形交叉特点:※所有交叉的道路都不能直

6、接贯通;※交叉口设置具有一定宽度的环形车道将各交叉岔道相互连通;※无论是直行车辆还是左转弯车辆,都要先驶入环道环行一段路程,再从环道右转进入预定的去路;※驶入环道或驶出环道的车辆都只能右转,环道上的车流都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车流。§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2)中心岛中心岛直经,应与进入环道的计算行车速度相适应,最小20m,最大120m。围绕中心岛的环道长度,在理论上应大于各相邻岔道之间的各段最小交织长度之和。§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3)交织长度与交织角§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

7、置交织长度--环道在两相邻岔道口导流岛边缘至导流岛边缘之间的净距离,称之为交织长度。据经验估算,大于4s行程。交织角--两相邻的岔道口以转弯圆曲线车道边缘内侧1.5m(相当于外侧车道中心线)为定点,同时向中心岛边缘外侧1.5m(相当于环道内侧车道中心线)作圆弧的两条外公切线,这两条外公切线代表岔道与环道之间车流交织线,它们相交时所夹的锐角,称为车流的交织角。从安全和用地综合考虑,交织角一般以20°~25°为宜。§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4)环道宽度与岔道口①环道宽度一般采用三车道,包括圆曲线加宽在内,总宽

8、为l2m。也可采用双车道,总宽为9m。非机动车道宽<8m。②岔道出口和进口的转弯曲线半径,应与环道计算行车速度相适应。可采用等于或略小于中心岛的圆曲线半径。③环道横坡宜采用双面坡。§3.7路线的平面交叉2.分类及平面布置§3.7路线的平面交叉3.竖向设计(designofelevation)(1)立面设计要点1)优先考虑主要道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