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465例临床分析论文

唾液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465例临床分析论文

ID:2738919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唾液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465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1页
唾液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465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2页
唾液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465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3页
唾液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465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唾液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465例临床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唾液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465例临床分析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经唾液酶法检测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465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占我院门诊阴道炎症的34.5%。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常见的阴道炎症,有较高的发病率。【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唾液酶法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阴道炎症。BV是正常人阴道内存在的一组微生物(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消化链球菌、紫单胞菌、动弯杆菌及人型支原体等)异常增多,产生过氧

2、化氢的乳杆菌减少或消失,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调的一组临床症候群。BV可引起绒毛膜炎、早产、胎膜早破、输卵管炎等多种妇产科疾病,已经引起妇产科医师的重视。国内外报道BV感染率有很大差异,国外文献报道BV患者占妇科门诊就诊者15%~29%[1]。我国文献报道BV发病率为10%~50%[2]。BV唾液酸酶检测法是一种简便、客观、快速诊断BV方法,通过检测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活性的显色试验进行,在有症状的妇女中其敏感性(88%)和特异性(95%)较好[3]。细菌性阴道病是女性生殖道感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将200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门诊经唾液酶法检测

3、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465例病例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以阴道分泌物异常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1234例,年龄17~72岁,平均37.4岁.freelsel法诊断标准由Amsel于1983年提出,要求患者满足下列4项中3项即可,(1)阴道匀质、稀薄、白色分泌物。(2)pH值阴道分泌物pH值≥4.5;对BV诊断有帮助,该项敏感但不特异。(3)胺臭味试验阳性:阴道分泌物加入10%氢氧化钾出现,该项特异性最高而敏感性最低。(4)线索细胞阳性:湿片检查线索细胞是唯一特异和敏感的指标,能准确诊断85%~9

4、0%的BV,是临床诊断BV的金标准。最近研究证实,这4个临床指标简化为任意2个指标并不影响诊断的敏感性或特异性[4]。1.4唾液酶法检测将采集到分泌物的长棉签浸入BV测试管的溶液中,轻轻搅动混匀,置37℃中温育10min,加入两滴显色剂到反应管中,轻轻摇晃后立刻看结果,BV测试管或棉签头变蓝色或绿色为阳性,BV测试管或棉签头淡黄色为阴性。1.5试剂盒唾液酸酶法测定试剂盒由华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结果2.1在门诊有异常阴道分泌物患者1234例中465例符合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占门诊有异常分泌物患者中人数的34.5%。2.2细菌性阴道病合并

5、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25例,占5.4%;细菌性阴道病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47例,占10.1%。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宫颈炎患者89例,占19.1%。3讨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而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主要是阴道加德纳菌,GV)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目前仍不清楚导致乳杆菌减少的原因,以及乳杆菌减少或缺失是BV的起因还是结果。S,.freelanRE,PeipertJF,ethodsfordiagnosingbacterialvaginos

6、is[J].ObstetGynecol,2005,105(3):551-556.[5]Ssinbacterialvaginosis[J].ObstetGynecol,2005,106(5):1013-1023.[6]吴文湘,廖秦平.阴道炎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2):949-952.[7]胡立平,刘利.唾液酸酶测定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5):50-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