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花间集》与词学之“寄托”理论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花间集》与词学之“寄托”理论的论文摘要:通过对宋、清两代词学之“寄托”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清代的“寄托”理论建立在以《花间集》为经典词学范本的以词为本位的立场,而宋代则是以诗为本位的;《花间集》参与寄托理论建构发生于明代;以这些意识建构“寄托”理论,其一回应了词向诗歌发展的趋势,其二则树立了词体文学意识,指导创作实践。 关键词:《花间集》;词学;寄托 词学中“寄托”理论在什么时代真正形成,学界存在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成熟于“清代”,以朱自清为代表,其《诗言志辨》云:“宋人已有‘比兴’
2、论词的。到了张(惠言)氏,才更发扬光大,词体于是乎‘尊’起来了。”①(p82)因清代出现的常州词派直接以“寄托”言词,但将清人的观点遥接宋人,宋、清之间这么长的历史时段,词学观念难道真的静如止水?恐怕难以认可。其二认为成熟于宋代,以张惠民为代表,其《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中说:“宋代词学自北宋起即有寄托观念产生,而至南宋,自觉的寄托说已基本成型,虽尚欠周全,但规模已具,且已经相当深刻。”②(p234)这种观点的说服力也不是很大,詹安泰先生说:“《词源》不著寄托之
3、条,殆亦讳莫如深者”③(p234),张炎不著寄托之条,恐非讳莫如深,倒可能是理论意识未达之故,因此南宋有自觉的寄托说实属可疑。对宋代比兴寄托有过全面考察的段学俭,在其文《比兴寄托说在宋代词论中的生成与演化》中认为:“在绝大多数词人和相当多的词评家的头脑里,比兴寄托的观念是模糊的而非清晰的,自发的而非自觉的。”④其评价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其略于考察元明二代,将问题遥接清代,其思维模式和结论仍旧逃不出朱自清的宿命。 上述代表性的词学“寄托”理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其一,忽视对成熟形
4、态特别是常州词派“寄托”理论具体而辩证地分析,从而认为宋代所产生的“寄托”意识与后来的“寄托”理论具有相同的生成机制;其二,专以前人论述为是,疏于考察明代词学的发展;其三,专从诗学背景下的寄托观念审视词学的“寄托”理论,忽视对词学中“寄托”理论独特构型的关注,因而造成对词学中特别是张惠言“寄托”理论的重大误解。本文从历史角度具体考察宋、清二代“寄托”产生机制的不同,认为宋是“以诗为词”的诗位观念的产物,而清则是建立在以《花间集》为经典词学范本基础上的诗词文体互融的结果,正是后者建立了完美的理论形式ʍ
5、77;因此本文以《花间集》何时参与建构“寄托”理念为标本,认为词学的“寄托”理论建构开始于明代中后期,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清人完整的“寄托”理论。 宋、清“寄托”形成机制比较 宋、清两代“寄托”理论的形成机制具有显著不同,前者直接将词与诗骚相连,是宋代“以诗为词”思维的产物;后者则是通过建立《花间集》与《诗经》特别是屈骚的关系,以词学经典的确立来建构理论。从产生的效果看,前者鉴赏性多于理论的体系性,呈散漫无依状态;后者则企望建立一套严密理论,有创作导向之用。
6、; 宋代的“寄托”意识与《花间集》无涉。《花间集》在宋代是人们学习模仿的对象,但未用以参与“寄托”理论建构。宋陈善《扪虱新话》下集卷三:“唐末诗格卑鄙,而小词最为奇绝。今世人尽力追之,有不能及者,予故尝以唐《花间集》当为长短句之宗。”⑤《花间集》实为奇绝,可堪学习。但参与“寄托”理论建构是需要合法性的,宋人眼里的《花间集》是“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出于无聊故也?”⑥,而“寄托”理论作为中国风骚以来一以贯之的诗学传统,“无聊”
7、之作的《花间集》当然不具备“寄托”的神圣资格。宋代确有以“比兴”言词,也有以“寄托”赏词,但此时的“寄托”意识与《花间集》无涉,只与苏轼诗化的词学理念相关。苏轼提出:“微词宛转,盖诗之裔”⑦,倡导诗词同源的观念。其后出现的以诗解词的趋向,无不与苏轼有牵连。“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为晏几道词作序说:“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⑧,认为晏几道词中寓有诗人的句法,为此高者可入“高唐
8、5380;洛神之流”。南宋的“寄托”意识仍旧沿着苏轼的道路发展,代表者如鎢阳居士将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进行了类《诗经》的解释,并得出结论:“此词与考?诗极相似”。⑨林景熙《胡汲古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