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76103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唯物史观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唯物史观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解析摘要:基于唯物史观的高度,马克思对人的发展问题作了深刻的历史科学解析,首先揭示了人的发展的理论前提。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从实践角度去看待人的发展,马克思从实践角度揭示了人的现实性及其社会性,明确地将人的本质界定为奠基于劳动实践基础之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出发,马克思分析了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指出:凭借其发达的生产力,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然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资本统治的实践超越之上,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2、和对立才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人自身才能够真正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基于这一历史科学视野,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活动内容,逐步提高自身的各种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不断满足自己各方面的合理需要,激发自身潜能,同时,不断提升自己需要的层次;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使各种社会关系协调发展。中国4/vie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人的发展;实践;自由Keywords: 追求自由、寻求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人学研究的核心。研究人的
3、发展问题,首先要对人的本质进行界定。马克思扬弃了近代西方哲学的抽象思辨,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过程考察人的本质,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批判和借鉴,论证和阐释了人的真正本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就是实践,从而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 一、人的发展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批判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性,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哲学变革,建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使历史上对人的理解第一次真正地回到实践的基础之上,使长期以来对人的抽象解释回到
4、了科学的轨道,人的本质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科学的阐释。 1.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存在物 自然界不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因而自然界与人类不是天然相适存的,人需要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的对象物。“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46因此,“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本质。实践是人作为主体以世界中的万事万物为对象的现实的活动,这一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是纯粹的自然存
5、在物的活动,它与动物的消极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它立足于人的类本质力量,并将之物化为客观实在。人类通过实践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检验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证实或证伪人关于客观世界的结论。所以,人类自由的、自主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也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身的过程,这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惟其如此,对人的特性的考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人的自我确证。实践是人的根基,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活动起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实践。物质生产是人的现实感性活动
6、的基本形式,也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67-68概言之,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进程中实现和发展着自己。因此,我们考察人的本质,就要从考察人的实践本身入手。人只要生存着,他们的实践活动就不会停止,人的自我创生就会继续,人也就始终是一个未完成的存在物。正是人的未完成性给人的发展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为人的发展留下了取舍的空间,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 2.人是具有无限需要的存在物 人的需要
7、永远处于开放的、未完成的状态。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自身所有需要的满足都是其实践活动最根本的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286也就是说,无论人做或不做事情都源于人的需要,受人的主观意识的选择和支配。而“人的需要萌发于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能够使观念性需求动机转换为实际行动,通过改造客体,表征和满足自身的需要”[3]289。这就充分说明:人的需要发端于人的实践,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人主观上创生的。不仅如此,人的需要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得以实现
8、和满足。人的需要产生于实践,实践的动力又来源于人的需要,因此可以说,实践与需要之间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对象性存在是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在对象性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根据自身需要不断改变客体,使之以适于主体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使对象成为有益于主体的有用之物。这一改造对象的、自由的、有目的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