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73969
大小:7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1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姜波(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巩义451200)【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8-036-02【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176例经颅脑CT和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卒中病程、肢体肌力与非抑郁组对照比较。结果(1)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6.6%;(2)病程在3-6个月时更易发生抑郁;(3)脑卒中后抑郁严重程度与肢体肌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症状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病程、肢体肌
2、力显著相关。【关键词】脑卒中抑郁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1],其发病率为30%-5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作者采用Zung氐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7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脑卒中组:选自2004.3-2010.03在我院祌经内科住院的50岁以上的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标准,均为第一次发病,并经颅脑CT/MRI证实。其中脑梗死病人106例,脑出血病人70例,病程≥2周。排除伴明显失语、失认等症状不能配合检查者,精
3、神障碍,既往史或家族史阳性者,病情严重或伴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对照组:按照配对资料的要求,选择正常人170例,对照组与脑卒中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城乡生活条件相同或相近。对照者是来门诊就诊的病人,部分为患者家属。1.2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分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2]测试2组被试人员,由专人进行。计分方法[2]:SDS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以标准分来评定,标准分≥50分确定为抑郁。抑郁程度分为4个等级,无抑郁(≤49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2结果2.1抑郁发生情况(1)SD
4、S总标准分比较:卒中组的均值为52.48±10.24;对照组为40.25±7.68,2组有显著性差异,(配对t检验,P<0.05)o(2)2组抑郁情况比较,脑卒中组176例中发现抑郁患者82例(占46.6%),其中中度、重度抑郁者40例(占22.7%),而对照组中仅发现轻度抑郁者20例(占11.8%),2组抑郁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检验,P<0.01)o2.2抑郁与病程的关系在病程达3-6个月时,SDS均值比较最高,而当病程≥6个月吋抑郁症状的发生率由6月以内的68.2%下降到31.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t;0.0
6、5),见下表。注:(1)与病程3-6个月比较;(2)与病程≥6个月比较;(3)与病程≤5个月比较。2.3脑卒中后抑郁与肢体肌力的关系肌力≤m/6级者52例,SDS得分48.81±10.29,肌力≥IV/6级者34例,SDS得分为31.42±3.58,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7.34,P<0.01)o3讨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1)原发性内源性学说认为:PSD与脑损害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病变损害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级传导通路,使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
7、量下降而导致抑郁[3】。(2)反应性机制学说认为家庭、社会、生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致卒中后生理和心理平衡失调而产生反应性抑郁。多数学者倾向于后一学说。本组资料表明,脑卒中后不仅抑郁的发生率高,而II程度较重,表明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脑卒中患者往往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今后的生活和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表现为沉默、闷闷不乐、自寻烦恼、缺乏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早期易为临床医师所忽视,因此临床应加强观察,给予重视,早期心理干预也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重要手段[4】。脑卒中的病程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抑郁症状高峰期位
8、于发病后3〜6个月[5],此时正值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语言及肌力恢复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此期间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因此,应特别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必要吋加用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使患者尽早摆脱抑郁症状的阴影。患者肌体肌力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即肌体水平越低者,导致生活自理能力越差,艽抑郁症状也往往越严重。总之,脑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康复责任心,运用科学的手段、恰当的方法、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