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

ID:27372965

大小:7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_第1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_第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_第3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_第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内容摘要:通过分析比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两大主要转移途径,以找到提高农民收入更有效的方法。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民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城市化农民城市化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三农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表明,在GDP小于1000美圆的时候,国家经济发展更多情况下是依靠牺牲农业为其他经济建设提供支持。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圆后,一般由压榨农业变为扶持农业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则更应该关注8亿多农民的生活。不仅如此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消费率仅为55.4%,是19

2、78年以来25年里最低的水平,而消费率持续降低的根子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减弱。,进一步分析2003的消费率会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占57.6%,呈上升趋势。农民消费占42.4%,是下降的。这也更说明了当前,农民增收问题,也关系到了中国的消费率,关系城乡差距的扩大,进一步,关系国家的稳定。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当前的情况是,一方面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化的经济、政策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务农人口自发转向在农村从事非农业劳动,比如第三产业。针对这两个农民收入的增长方向,本文希望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方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入手,试图通过分析,讨论当前状况下哪个方向的转移更

3、能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二、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主流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农民收入总量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者人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而目前,中国粮食价格总体水平已与国际粮食价格基本持平,部分粮食品种的价格已高于国际价格。由于粮食收购价格的提高会增加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困难,再加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临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所以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余地已经很小同时,发展农业生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希望在短期内使农民收入有很大的提高是不现实的。而且还应该看到,在过去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中,政策因素(例如

4、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在今后时期内,政策因素的作用将显著减弱。再加上投人(化肥、电力、农药等)的效益递减,其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提升力不是很显著。所以只有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制度性转移,以“农转非”为主,平均每年的制度性转移规模目前在100万人左右;二是自发性转移,以“民工潮”为主,目前出乡的农民工规模为7,500万左右,在省外流动就业的农民工规模为4,500万左右(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三是内部性转移,以从事当地非农产业(如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为主,目前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大约为12,500万

5、人,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大约为750万人,个体从业人员大约为3,800万人。这种理论并没有提出自发性转移和内部性转移,哪种形式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有更大的促进作用。这将是本文着力探讨的要点。三、我们的思路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试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来调整农民年均纯收入Y。(实际收入=货币收入÷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样本采集初始年份1978年作为基期。得到1978年至2003年的农民年均纯收入。见附表1。X1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以1952年为基期);X2为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X3为外出务工人数占农村常住人口的比例;X4为在农村从事非第一产业人数占农

6、村常住人口的比例。数据平稳性检验首先对y值进行含趋势项和飘移项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附表7-9。首先对y进行含趋势项和漂移项的单位根检验,由于结果非平稳,因而,我们继续进行。最后结果为y是平稳的。同理,我们进行x1,x2,x3,x4的单位根检验,得到x1,x3,x4都平稳。2.模型设定及回归:第一步:我们首先根据农民收入的情况,我们认为来自农业的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因而我们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来反映农民纯收入的主体部分(这里暂不讨论其他因素),构造以下模型:LX1代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以1952年为基期);x2代表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y

7、代表消除通长后的人均纯收入指数。由1978至2003的数据回归,我们得到如下结果(见附表2)Y=-4.955556+1.1612lnx1-0.144351lnx2(-18.3864)(10.37796)(-1.56334)=0.965283=0.962264f=319.7461Df=24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到,lx2的t检验值不显著,并且,其系数为负,既当产品的收购价格增加,反而引起农民纯收入的降低.这是违背经济现象的。另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