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35627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症的ct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症的CT诊断【关键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螺旋CT薄层连续扫描 [摘要]目的:总结本院临床发现隐匿部位的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病例,评价螺旋CT局部薄层连续高分辨扫描,对诊断隐匿部位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14例患者的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先行螺旋CT常规扫描(10mm层厚,10mm或6mm重建),未能明确诊断,同时经螺旋CT薄层连续局部扫描(1.25mm或2mm层厚)诊断支气管扩张症19个肺段。结论:螺旋CT对可疑部位薄层连续扫描,对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较高的
2、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提高对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症的检出率。 [关键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螺旋CT薄层连续扫描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支气管慢性疾病,也是临床咯血常见的病因。自CT问世以来,被认为是诊断本病金标准的支气管造影已大部分被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所取代。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一些病人具有痰血、咯血,或反复出现肺部及支气管感染症状,而疑似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例,虽经各种常规螺旋CT检查仍未能确诊。这是因为常规螺旋CT10mm重建图像产生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诊断的敏感性不高;HRCT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但由于层
3、间距较大,呼吸移动度大,会遗漏与扫描层面平行的或局限性支扩,对诊断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螺旋CT薄层连续扫描,克服了上述缺陷。为了评价螺旋CT薄层扫描在诊断隐匿性支扩中的作用,本研究对14例临床疑为支扩,后经螺旋CT薄层扫描,临床随访观察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X线胸片、10mm或6mm层厚的螺旋CT扫描及1.25mm或2mm层厚的螺旋CT薄层连续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病例均在我院肺科随访证实,男6例,女8例。年龄16岁~67岁,平均39.7岁。临床症状主要为近期痰血12例;部分病例有咯血1例,反复同一部位肺部感染3例
4、;无明确症状体检发现1例(见图1),部分病例具有两项以上症状。所有病例均有近期全胸片,9例有过去胸片,7例曾在外院行CT检查,其中1例病人2a中于全国各地医院做4次CT检查。最近影像曾诊断肺炎4例,结核2例,肺纹理增多2例,阴性11例。 1.2检查方法 CT设备为Siemens欢悦双增强形双排螺旋CT机。矩阵512×512。采用管电压130kV,60mA(有效毫安)×0.8s,高分辨算法重建图像(卷积核80s)。图像窗位为-600Hu,窗宽为1200Hu。常规螺旋CT扫描:在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屏气的情况下以X线准直宽度5mm、床进速度20mm,重建层厚10mm行全肺扫描,部分
5、病例另行6mm层厚重建。螺旋CT薄层扫描:扫描范围,根据患者的10mm或6mm层厚重建图像,观察肺部表现,对局部发现有浸润病灶,纤维条索阴影,局部肺气肿或局部肺纹理紊乱的部位分段扫描,X线准直宽度1mm,床进速度6mm/s,螺距3,重建层厚1.25mm;或X线准直宽度1.5mm,床进速度8mm/s,螺距2.75,重建层厚2mm,高分辨算法重建,其中5例用同样参数,缩小FOV进行了局部放大重建。 1.3诊断标准 参照李果珍等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按扩张的形态,分为柱状型、囊状型、静脉曲张型和混合型。符合以下1条以上者即诊断该肺段支扩:一是以肺段为单位,某一段支气管远端大于或等
6、于近端;二是胸壁下1.0cm以内范围见到支气管;三是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相比较,支气管的内径明显大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腔,管壁明显增厚;四是与伴随肺动脉相比较,支气管的内径明显大于伴随肺动脉的管径。 2结果 14例共70叶182个肺段中螺旋CT常规扫描(10mm层厚),发现局部斑片浸润病灶9例;局部纹理紊乱7例;局部条索样改变6例;局部肺气肿6例;6mm重建后发现局部支气管壁增厚,或可疑支扩3例(见图2);部分病例具有两项以上征象。对发现异常征象区域,使用1.25mm或2mm层厚的薄层连续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19个肺段,其中右上叶尖段2例,右肺中叶内侧段2例,左上叶舌段1例,
7、右下叶背段3例,右下叶后基底段4例,右下叶内基底段3例,左下叶后基底段3例,左下叶内基底段1例,部分病例有两个以上肺段支扩(见图3)。 支扩的CT表现因扫描层面、层厚、扩张程度及支气管走行方向而异。本组病例以混合型支扩为主,部分为柱状支扩,扩张程度均较轻,表现为低密度的支气管直径大于其伴行的肺动脉管径及邻近肺段的支气管腔,呈圆形透亮影及管状透亮影,大部分为成簇扩张之小支气管,大部分病例(13例)有管壁增厚,即“印戒征”和“双轨征”,有2例支气管内含有黏液栓,表现为扩张支气管内柱状、结节状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