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32600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2
《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与初中语文衔接策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与初中语文衔接策略谈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与初中语文衔接策略谈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的现象。许多在小学高年级还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走进初中后似乎进入了学习的另一个阶段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语文成绩也在下滑。究其原因,当然是小学语文教师和初中语文教师的工作都需进一步改进。本文笔者仅从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如何更加有效的角度,谈谈语文教学中小衔接的方略。 让我们先来分析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往往着眼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2、,忽略了对教材写作方法的体悟,阅读的目标仅仅是读懂文章内容,而非通过学习某篇文章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2.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多,放手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时间少,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几乎被教师的满堂灌或个别学生满堂说挤占,大多数学生少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少有静心学习的空间。 3.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比较注重课堂上外在的自我素质的展示,而内在的解读文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对学生引领、指导不深入,学生解读文本也是浅尝辄止,缺乏思考的深度和学习的广度。 4.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高年段仍然未敦促学生形成良好
3、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进入初中还缺乏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等着老师去管,等着老师去灌,学习主动性缺乏。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教学观。 小学语文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学科的基础,应该承载着为孩子的一生奠基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不能仅仅将工作目标定位于教会学生多少生字的任务,教会学生读懂多少篇课
4、文,评价学生会做几张试卷。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她的内涵从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来解说,可以理解为:(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3)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感受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形成学习后的思考。 围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三维
5、目标,小学高年段语文的阅读教学应当担负以下教学任务: 1.学习语文,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做有道德、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教师不仅应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习教材中的课文,还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博览群书,自然学富五车。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精读一些课文,学会朗读、默读,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通过带领学生略读一些课文,粗知大意,并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通过引导学生读书看报,使他们学会浏览,学会迅速提取有用信息,学会根据需要加工、应用信息。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地读书,
6、批判地读书,欣赏地读书,学习成果呈现方式可以是他们的学习笔记,可以是教材旁的自学批注,也可以是读书后的读后感、讨论发言。只有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有了阅读方法的积淀,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的习惯。 2.学习语文,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在于弄懂几个关于文本内容的问题,教学中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应发展他们的思维。比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学习表现形式是学生一边读文字一边想画面,培养再造想象能力,一边思考文字表面意思,一边结合上下文体悟内在
7、的涵义,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凭借文本,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鼓励学会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提出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由此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学习语文,教给学生认真观察事物、深入思考问题和表述见闻、表达思想等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应重视指导学生读懂文本,更应重视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习并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教学要落实从读悟写,从读学写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作者遣词造句
8、、布局谋篇的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小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落实,学习方式上,学生习惯于听命于教师的引领和指导。而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