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22493
大小:6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41例临床救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41例临床救治分析贾阿古丽•斯兰木汗(新疆福海县人民医院836400)【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11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41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n型呼吸袞竭患者临床资料,随即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患者治疗前后动脉气血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2、PaC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
2、II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缺氧状态,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炎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疗效【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50-02慢性阻塞性肺炎又称阻塞性肺气肿,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慢性阻塞性肺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种,由于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的进行性气流受限并不能完全可逆的疾病。COPD合并呼吸袞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机械通气是抢
3、救呼吸衰竭患者重要手段之一[1]。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炎引起的II型呼吸衰竭,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的使用率和患者的死亡率。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辅助治疗,其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病例选自我院收治的41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51〜75岁,平均63.4±4.5岁;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喘息不断加重;病程3〜20年。根据病史、体征、X线、实验室检查,符
4、合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满足下列条件:①无明显NIPPV治疗禁忌证,无严重意识障碍,无大量气道脓性分泌物,无持续性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误吸可能性小;②具备呼吸衰竭标准:呼吸频率>24次/min,中至重度呼吸闲难伴辅助呼吸机参与呼吸并出现胸腹矛盾运动,非吸氧条件下:PaO2<60mmHg,PaCO2>55mmHg,pH<7.35。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正
5、压通气治疗:选用自主呼吸/吋间控制模式(s/T),后备通气频率12次/min;初始设定IPAP维持在6〜8cmH2O、EPAP维持在2〜4cmH2O,当患者无明显不适后,IPAP调整为10〜20cmH2O,EPAP调整为2〜4cmH2O,鼻罩旁孔给氧,调节氧流量使脉搏氧饱和度维持于92%左右,每天治疗3〜4次,每次不低于2h[3]。1.3评价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pH值、PaO2、PaC02o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
6、为差异奋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2、PaC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指标治疗组对照组P值n2120pH值治疗前7.27±0.037.27±0.03>0.05治疗后7.40±0.037.36±0.04<0.05PaO2(mmHg){台;If•前52.2±5.253.2±5.1>0.05治疗后67.6±3.858.4±5.3<0.05PaCO2(mmHg)治疗前82.
7、2±8.481.7±8.2>0.05治疗后58.3±6.466.5±7.0<0.053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其发病与气道炎性反应和高反应性密切相关。而II型呼吸衰竭则是慢性阻塞性肺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功能障碍,最终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以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肌疲劳和痰液引流不畅是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两个主要原因。无创正压通气可冇效克
8、服这两个弊端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避免使用有创治疗,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预后。无创通气具有①简单操作,方便随吋开始和撤机;②不受损害上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少并发症;③避免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感觉舒适,对循环影响小,改善心功能,减慢心率;不容易发生气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