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ID:27318210

大小:76.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2

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1页
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2页
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3页
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4页
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我市的城区交通拥堵主要出现在特定的时间点和节点上,包括节点性拥堵、“潮汐性”拥堵、过江性拥堵等。造成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因素:路网结构有待优化,缺少环线连接;老城区功能集中;过江、跨铁路通道不足等。结合我市治理拥堵一年来的实践,认为我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应采取加强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城市项目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等对策。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公交优先严管严治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一、我市城市道路交通现状(一)节点性拥堵。城市在中心区域聚集大量公共服务设施,而穿梭在城市中心区的主要干道往往是超负荷运作的,特别在主干道的交叉口,极易产生拥堵现象。

2、我市较易造成交通拥堵的交叉路口有:三衢路一衢化路通行能力4523/h,高峰期车流量5706/h,通行饱和度迗1.26;府东街-新桥街通行能力3761/h,高峰期车流量4080/h,通行饱和度达1.08;劳动路一上街通行能力5048/h,高峰期车流量5513/h,通行饱和度迗1.09。除了道路上的拥堵外,我市往往存在“局部性”拥堵。例如市人民医院、市实验学校等,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导致人流量密集,往往不能满足高密度车辆通行与停放需求。(二)“潮汐性”拥堵。我市中心大量公共资源聚集,导致市民在早晚通勤时段往返于市中心单位、学校和市民居住区之间,在市区主要干线和连接环路的反射线上,形成了上下班

3、高峰时期交通流的“潮汐性”拥堵。市区一些主要交通节点车流量高峰期一般发生在07:45-08:45和17:15-18:15,其它时段通行顺畅,形成了明显的“潮汐性”拥堵。(三)过江性拥堵。随着我市行政、高教、金融等城市功能西迁,西区已成为城市新的中心。老城区与西区隔江而建,主要通道为衢江大桥和西安门大桥。迎宾大道及衢北方向到西区须经浮石二桥、西安门大桥,增加了书院路和西安门大桥交通压力。目前,西安门大桥、衢江大桥的24小时流量达到21461和18116,平均饱和度达0.7以上,高峰时间饱和度迗1.2-1.48,已经严重影响通行效率。(四)“人为性”拥堵。市民在交通出行中,规则意识、秩序意

4、识等文明意识淡薄。车辆行人闯红灯、酒后驾驶、违法停车、违法使用公交专用车道、路口违法穿插排队车辆、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严重影响道路行驶秩序,造成不必要的“人为”拥堵。(五)施工性拥堵。2013年起,实施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十大专项”工作,同时,还开展了“四大森林”建设。这些项目的全面开工,历时较长,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分析路网结构有待优化,缺少环线连接各城市组成区块之间缺少环线连接,导致大量的货车、大客车穿城而过,导致浙西大道等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老城区五横三纵主干道车道偏少,影响了通行效率;老城区支路不能循环,85%支路闲置,15%支路拥堵。三桥街、马站鹿、东河

5、沿、长竿街、百岁坊待支路饷度超过0.7,其它大部分不足0.3)老城区功能集中,成为主要拥堵地段老城区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道路网密集、用地集中、规划不合理、内部集中了大量的商业、居住、办公和公共设施,每天吸引和发生大量交通量,特别是劳动路和西安路之间片区,支路网密集,土地高强度开发,是整个城市规划区域最为拥堵的地段。(三)过江、跨铁路通道不足,高峰时间车辆延时较长。老城区与与区、东区缺少跨江通道,与西区目前只有两条跨江通道,分别为西安门大桥和衢江大桥,导致早晚高峰车流大量集中于这两个路段,车辆排除延误时间长,车流通行不顺畅。与南区只有衢化路一条跨铁路通道,目前衢化路高峰小时车流平均饱和

6、度接近1,车流通行不顺畅。(四)小汽车快速增长,道路和停车都十分紧缺。目前市区城市道路里程每年增长不足3%,并且主要在城市新功能区,而小汽车保有量增长25%。由于历史和规划的原因,老城区内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公共停车场缺乏,区域内道路内停车已过度开发,但停车缺口巨大,乱停违停严重,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衢州交通主要问题之一。(五)城市公交发展滞后,公交出行分担率较低。我市建市时间短,城市发展比较滞后,特别是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历史欠帐多,公交线路的覆盖、运行速度、服务质量等都不尽人意,目前市区公交改出行的分担率不足全国主要城市公交分担率(20%)。提高公交分担率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7、,更可将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上。(六)城市交通管理措施与力度有待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是系统性工程,涉及公安、规划、住建、综合执法等多个政府部门。在我市城市交通管理中,由于警力不足,执法管理中有空白地带,尤其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处罚不力,纵容了交通违法的存在。特别是没有发挥好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交通素质是解决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的根本。要解决好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必须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处罚和宣传教育管理,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让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