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i相关性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i相关性研究

ID:27305554

大小:7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i相关性研究_第1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i相关性研究_第2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i相关性研究_第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i相关性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i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l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l)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水平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ACS患者5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7例作为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8例作为UAP组,同期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6例作为SAP组以及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浆H-FABP和cTnl水平。结果AMI组、UAP组血浆H-FABP水平升高,其中AMI组患者显著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

2、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当日或住院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健康体检者门诊空腹静脉采血5ml,离心后吸取上层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FABP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cTnl浓度,使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进行测定,所有检测方法按试剂盒说明操作。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FABP与cTnl相关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回归曲线,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2结果各组H

3、-FABP和cTnl检测结果显示,血浆H-FABP水平AMI组、UAP组均升高,且AMI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血浆cTnl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AMI组患者血浆H-FABP与cTnl之间存在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为0.82(P<0.01)o表1各组H-FABP和cTnl检测结果(x-士s,ng/ml)组别例数H-FABPcTnlAMI组2775.08±52.65a17.25±6.79aUAP组2814.17±5.55b0.62±0.46SAP组264.58±3.220.24±0.15健

4、康对照组353.37±1.600.20±0.16注:与其他各组比较,aP<0.01;SAP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bP<0.013讨论ACS由于不穂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起心肌缺血,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早期对ACS进行综合评估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以cTnl和肌红蛋白(Mb)为主,但cTnl通常在心肌损伤后4〜6h释放入血,迗到诊断决定值,而Mb缺乏诊断特异性。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近几年推出的一种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AMI早期的诊断、预测AMI的复发、推测AMI面积、监测AMI后再灌

5、注是否成功、评估心力衰竭预后等方面应用广泛[2]。H-FABP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胞浆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胞浆中,在正常人血浆和尿液中H-FABP表达水平极低,而当心肌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时H-FABP可快速释放到血液并较早检测出来,且特异性较高[3]。H-FABP在心肌缺血或损伤0.5〜2h内即可显著升高,6h达峰值,24〜36h内恢复正常水平。在早期(胸痛发生6h内)诊断AMI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优于Mb,心肌损伤后,其升高的速率高于Mb和cTnlo本实验检测了四组血浆中H-FABP和cTnl的水平,结果显示,H-FABP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其中AMI组升高更

6、显著,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l水平AMI组明显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MI组H-FABP和cTnl存在正相关。临床资料表明,cTnl高的患者,其H-FABP水平越高,H-FABP可能与ACS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危险度密切相关。综上所述,H-FABP作为AMI损伤的早期标志物,在较早阶段检测心肌梗死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参考文献[1]林岫芳,董丹丹,夏晓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预后探讨.中国医师杂志,2006,8(11

7、):1443-1445.[2]冯建忠,李铁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3-75.[3]李云鹏,吴新华.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80-182.[收稿日期:2014-07-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