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业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业论文

ID:272935

大小:29.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17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业论文_第1页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业论文_第2页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业论文_第3页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业论文_第4页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我们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科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从实施德育渗透的内容、要求、方法、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数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利用数学美对学生审美教育、贯彻素质教育原则。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德育渗透要适时适度。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1数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1.1理想教育数学源于实际,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

2、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将激发他们学好数学,以报效祖国的情感使学生了解科技的突飞猛进对数学工具的更高要求,而有待后人不断探索创新的事实,必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将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发奋学习这样可为学生树立革命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像陈景润,他攀登“哥德巴赫猜想”这一科学高峰的艰险历程中,为了理想,为了科学,以契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斗室中,埋头苦干,常常为了一个公式,一个数据而废

3、寝忘食,终于在1972年把人们200多年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名人的感人事迹无疑会让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此激励、教育学生像这些楷模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2].1.2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历史悠久,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史、数学史.商高定理(勾股定理)、祖恒原理、杨辉三角、《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是传统数学的宝贵财富.历史名人举世瞩目,仅公元前三世纪的刘徽一人就赢得了多项世界之最:他最早提出分数除法法则,给最小公倍数以严格定义、应用小数、提出非平方数的近似

4、值公式,给出负数定义和负数加法法则,把比例和“三数法则”结合起来,给出一次方程定义和完整解法,提出割圆术、把圆周率计算到3.1416,用无穷分割证明了方锥的体积公式,创造“重差术”(即测量可望不可及目标的一种方法)现在虽时过境迁,但割圆术仍不失为极限这一费解概念极好的几何解释.刘徽的辉煌成就不时的在教材、习题中闪光,结合于教学必将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诚然,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近代我国数学曾一度萧条、落后,但新中国成立带来了科学的春天.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华罗

5、庚、苏步青、陈省身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们的辉煌业绩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足迹在数学教材中的再现,必将为后人敬仰,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1.3结合数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客观世界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故反映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处处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同时在漫长的数学知识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积累

6、了一整套科学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立论基础和科学证明.如正负整数,正负分数对立统一于有理数,有理数无理数对立统一于实数,实数和虚数对立统一于复数;引入负数后、加减法对立统一于加法,引入分数后、乘除法对立统一于乘法,引入分数指数后、乘方和开方对立统一于乘方;而函数、轨迹、数形结合、化归换元又是运动、变化、联系转化思想的体现.数学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传播者.如圆的定义为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即圆为平面内一点运动变化且遵循一定规律(和定点

7、保持定长)运动时所留下的痕迹.教学时经上述分析、不仅给学生静圆以动感,而且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变化是有章可循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运动、变化、联系等观点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良好基础.1.4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数学是逻辑性最强的科学,通过对定理、法则的严格推导,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正直讲理的思想品质;结合学生作业错误,从反面领会数学的严密性,从而逐步树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对一些综合题、复杂题的分层推演又可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韧不

8、拔的毅力;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变革精神……,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特长,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十分有益.1.5利用数学美对学生审美教育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4].数学源于自然,大自然的美妙不难在数学中找到其“缩影”,如对称美、和谐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