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86983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唐宇乐林志光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摘要:FI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参比组各35例。两组采取同样的对症治疗措施,参比组应用单纯低流量氧气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以3个月作为一个周期,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得到改善,其屮治疗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参比组(P<
2、0.05);此外,治疗组患者的SGRQ得分也显著优于参比组,差异同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研究推广。关键词: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稳定期慢阻肺;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肺气肿、支气管炎等原发疾病引发的,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较人。肺泡通气不足还有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低流量氧气吸入是临床屮常用的治疗措施,有研宂表明,在低流量氧气吸入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的效果显著,病情改善明
3、显。本文分析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满足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肺部切除史的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抗胆碱能药物过敏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比组各35例,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为52岁、最大81岁,平均为(69.4±7.3)岁。参比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为51岁、最大83岁,平均为(70.5±7
4、.0)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参比组患者单纯给予低流量吸氧治疗,流量控制在2L/min左右,每天持续的吋间在14-16h之间,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参比组基础上应用噻托溴铵治疗,将噻托溴铵颊囊使用装置吸入,疗程同样为3个月。1.3观察指标(1)肺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VC/FEV1;(2)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包含临床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三个方面。分值越高代表疾病的影响越人【2】。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
5、2.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中得到的数据资料实施处理,肺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plusmri;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应用X2值检验,以P<0.05代表治疗组与参比组之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3】。2、结果2.1治疗组和参比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差异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VC指标分别为(2.08±0.39)L和(2.50±0.44)L,参比组分别为(2.11±0.35)L和(2.21±0.38)L;治疗组患者前后的FEV1指标分别为(1.03±0
6、.25)L和(1.52±0.23)L,参比组分别为(1.06±0.20)L和(1.25±0.20)L;治疗组前后的FVC/FEV1分别为(55.58±6.43)%和(65.07±7.33)%,参比组分别为(54.87±6.83)%和(57.32±7.06)%。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均得到改善,但是治疗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具奋统计学意义(P<0.05)。2.2治疗组和参比组患者的SGRQ评分结果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GRQ评分分别为(43.4
7、±3.8)分和(31.8±3.0)分;参比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为(43.1±3.5)分和(38.2±3.6)分。对比治疗后的差异结果具奋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胆碱能导致的支气管收缩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痉挛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用抗胆碱能药物能够显著缓解神经紧张症状,扩张中央气道,降低静息状态下气道的阻力【4】。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的抗胆碱能药物,对于Ml与M3受体具冇强人的亲和力,通过竞争性抑制M3受体,起到松弛平滑肌、扩张器官的作用。药物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一次用药的效果可以
8、持续24h以上。奋资料表示,长期应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能够增加深吸气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