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ID:27254217

大小:1.37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2-01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_第1页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_第2页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_第3页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_第4页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第八章第一节我国预算体制的改革历程1980年1994年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型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的预算包干制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时间一、高度集权的计划型财政体制计划经济时代,排队是一道不绝的风景。逐步下放财权(一)统收统支体制的调整历程1949~1952年中央高度集权1953~1978年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中央地方收入支出(二)高度集中财政体制的特点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运行失灵,管理失范。公社食堂大锅饭二、转轨初期的财政体制:“分 灶吃饭”的预算包干制体制(一)“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财政

2、体制的的调整历程1980年划分收入、分级包干1985年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8年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二)财政包干体制的历史功效打破了长期以来财政统收统支的局面支出安排以“块块”为主,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成比例和补助额由一年一变,改为一定5年不变支持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20世纪50年代初吴波在财政部大楼前1978年后吴波历任财政部顾问,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财政部顾问、党组成员。(三)财政包干体制存在的问题束缚企业活力的发挥。强化地方“诸侯经济中央调控能力弱化。打破“统收”却未打破“统支分配方法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地方控制权扭曲降低中央发挥调节地

3、区收入分配的作用三、1994年后的分税制财政体制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1995年的过渡期转移支付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第二节我国分税财政体制的框架企业和个人缴纳各项税收国家地方地方税地方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税(国税)一、分税: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税的基本原则中央固定收入:关税、消费税等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等地方税: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二、中央对地方实行的税收返还制度(一)税收返还制度的基本内容1994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1994年后税收返还额在1994年基数上实行逐年递增返还的方法

4、。是一种年年都有的经常性收入返还。(二)税收返还计算的具体操作办法:1994计算1994年税收返还基数(二)税收返还计算的具体操作办法:1994注:增长率为负数的视为零增长。(二)税收返还计算的具体操作办法:1994确定超增长目标奖励数(二)税收返还计算的具体操作办法:1994确定未完成增长目标当年扣减数(1)凡未完成中央下达的“两税”增长目标,但超过1993年考核基数的,只扣减当年税收返还数,不扣减税收返还基数。公式如下:(二)税收返还计算的具体操作办法:1994(2)凡未完成中央下达的“两税”增长目标,也没有达到1993年考核基数的,除按公式三扣减基数外,当年还要扣

5、减未达到增长目标影响中央的数额。公式如下:(二)税收返还计算的具体操作办法:1994[例8-1]假设:某省1993年税收返还基数为90亿元,考核基数为100亿元,增长目标为115亿元;核定的减免税恢复征收数5亿元。(1)若1994年该省“两税”收入实际完成130亿元,计算当年税收返还基数和奖励数(2)若1994年该省“两税”收入实际完成99亿元,计算当年税收返还基数和扣减数(3)若该省1994年“两税”完成115亿元,计算当年税收返还扣减数(三)税收返还的特点采取基数法,保护地方既得利益的分配方法。地方在增量分配中所占比重下降速度过快。三、保留原体制上解与补助办法,并对

6、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照顾政策分税制保留原体制的上解与补助办法,延续了对民族地区以往的照顾政策,实行新旧制度双轨并行,并1995年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四、中央对地方资金调度比例的核定(一)核定各地区资金调度比例的原则高效率。科学性。制度化。(二)资金调度比例的确定核定资金调度比例具体步骤:确定采用的“两税”收入任务数。确定1997年中央税收返还数。确定1997年中央税收返还净额。计算1997年各地区资金调度比例。(三)资金调度比例的具体操作办法各地区省级国库在编制预算收入日报表时,按本地区省级国库《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中本日收入的“一般增值税”和“一般消费税”数额乘以核

7、定的资金调度比例,从《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的“预抵税收返还支出”科目中划出,转入《省级预算收入日报表》中的“预抵税收返还收入”科目。(四)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确定两税收入指标数。核定开发区资金调度比例问题。资金调度比例运行过程中可能与实际执行情况有出入。五、税务机构分设实现税收的分征分管:利弊共存(一)税务机构分设的有利效果(二)税务机构分设的弊端征管权限和事务划分存在交叉。国税与地税征管范围互有交叉。共享税征收上存在矛盾。机构分设使国税系统的纵向管理体制,同财政体制上的“分级管理”原则不协调。层层下达税收指标,形成“买税”现象。乡镇一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