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4463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季氏将伐颛臾_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2.能够归纳出“疾、止、见、过”四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3.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2.对孔子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对于孔子,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有写过什么书?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并不是孔子自己写的,而是在他逝世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其言
2、行的文集。从宋朝开始,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二、背景介绍大家知道,孔子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
3、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是季氏,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季氏肯定会扩大势力,取代鲁国公,进而吞并天下。)那如果遇到障碍或将成的祸患,又该怎么办?(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季康子(就是课本中的“季氏”)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三、讲解课文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然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辨析:见冉有、季路见于孔
4、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谒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敕勒歌》)通“现”出现谡sù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孔子的反应如何?(求,无乃尔是过与?)大家体会一下,这句话传达了孔子怎样的感情?孔子平时称呼学生一般是在名字后面加语气词“也”,如回也、求也,语调显得舒缓而亲切。这里对冉有的称呼却省去了“也”字,直呼其名“求”,语气急促,紧张严肃,把孔子当时那张深恶痛绝的神态全部传达出来了。“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
5、”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表示反问语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王以为东蒙主(不可伐)孔子反对讨伐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何以……为”表示反问的句式,相当于“为什么要……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辨析“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无乃尔是过与责备且尔言过矣错(形)是谁之过与错误、过失(名)辨析: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走过、经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拜访、访问孔子首先引用周任的话,指出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
6、职务,也不应该尸位素餐。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无道”,冉有、季路不能进行有效的阻止,这本身就是错误,现在二人不仅认识不到这点,反而推卸责任,这是孔子不能容忍的。孔子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教育冉有和季路认识自己的失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一用辅相应尽的责任作比,一用看守柙和椟的人作比,说明冉有、季路不能推卸讨伐颛臾的责任。引用周任之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孔子驳斥冉有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比喻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
7、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冉有替季氏开脱,显然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但前面他却说:“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憎恨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于是他直接对冉有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辨析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痛恨(疾恶如仇)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疾风知劲草猛烈、急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痛苦声非加疾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