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ID:27238066

大小:370.5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2-0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单元(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程标准的内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第4课古代的经济

2、政策——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单元结构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早期的农业生产——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传统农业经济的最大特征——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商、周原始农业农作物耕作技术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刀、石斧、耒耜少量青铜农具,石器木器骨器为主刀耕火种排水、沤肥除草、治虫南稻北粟五谷②植主畜辅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1、起源:2、表现:3、意义:4、特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

3、出现石器锄耕耕作方式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清铁农具和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北方耕耙耱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一年两熟一年三熟耧车(完善)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年一熟南方耕耙技术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封建生产关系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影响积极消极条件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技术发展概况冶铜技术冶铁技术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一、官营手工业的发

4、展概况(1)冶金技术原始社会:掌握商周时代:繁荣西周时期: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2)制瓷技术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明清种类丰富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原始社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代—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西周—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唐朝—技术提高,吸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明清—水平超过前代,特别是细致精密的缎(3)丝织业: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衣食租税民营手工

5、业:民间消费2、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发展魏晋南北朝遭摧残隋唐恢复发展两宋以后艰难发展元朝棉纺织业得到发展(黄道婆贡献)明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的部分行业超过官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丝国:汉开始(丝绸之路开通)(2)瓷器大国:唐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造船业发达)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商周:已出现商人和商业活动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秦汉以来: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受时间地点限制发展艰难隋唐:随农业手工业发展和运河开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

6、市贸易发展起来;出现柜坊、飞钱。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交子出现元代: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明清:棉花、茶叶、甘蔗、染料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繁荣货币作用增大(白银普遍流通)“商帮”出现:徽商、晋商宋以前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两宋市的变迁城市发展两宋以前多是政治军事中心,两宋以后也成为经济中心“扬一益二”特点:南方商业中心二

7、、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原因:丝绸之路开辟)唐朝:在外贸港口广州设立市舶使两宋:同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对外贸易达到顶峰,但主要体现在“朝贡贸易”上。此后逐渐衰落。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表现在外贸开口少(广州十三行)、贸易量极少(仅占市场商品总量3%左右)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

8、封建土地私有制(农民、地主、国有)①确立:商鞅变法②弊端:土地兼并③措施:均田制,制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税二、重农抑商目的原因作用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直接:根本: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了自然经济产生发展明清固守: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