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ID:1140534

大小:1.74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1-08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复习体验高考体验一(2007年广东卷)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体验高考体验二(2007年广东卷)“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D、商品经济的发达课标内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

2、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单元结构1、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2、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4、隋唐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犁耕的成熟;5、春秋战国时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精耕细作铁犁牛耕自然经济曲辕犁垄作法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农业手工业商业古代中

3、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民间俗语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一、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刀耕火种“耜耕”或“石器锄耕”出现青铜农具,但少量使用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原始社会——夏朝商周时期:奴隶社会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

4、了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探究: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时期阶段特点成就内容或地位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一些农田开始实行精耕细作垄作法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汉代发明耧车耕犁安装犁壁赵过推广耦犁和代田法耦犁是两牛牵引、三人驾驭;代田法也是一种垄作法以连年种植制为主,仍有休耕制,部分出现两年三熟制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时期阶段特点成就内容或地位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中国的犁耕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时期阶段特点成就内

5、容或地位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阶段南方稻麦两熟制出现标志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时期主要制度特点演变趋势及原因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土地制度的演变:井田制封建国家所有制(屯田和均田制)、地主所有制、农民所有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迫使无地少地的农民依附于他们。春秋形成战国确立(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国变法运动)明清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春秋后期逐渐瓦解(铁犁牛耕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三.主要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条件(原因)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形成时间:

6、春秋战国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主要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④精耕细作特点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散性封闭性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1生产力——铁器牛耕推广2劳动者——拥有一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积极性3技术——精耕细作技术提高4政策——统治者的重农政策制约小农经济发展因素(不利条件)1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十分薄弱,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2统治

7、者腐朽的统治,沉重剥削落后性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评价:作用: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局限: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你认为农业发展的原因一般有哪些?1、劳动力增长(人口增长)2、生产工具的改进3、生产技术的进步(包括耕作技术、农业书籍等)4、劳动对象扩大(土地开垦)7、政局的稳定6、赋税制度的改革5、土地政策的调整8、统治者的重视9、经济文化交流生产力因素生产关系因素其他因

8、素10、自然环境的优越1.商周时期,经济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2.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陕西关中地区3.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开始发展;4.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5.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