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2).doc

展开与折叠(2).doc

ID:27234031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展开与折叠(2).doc_第1页
展开与折叠(2).doc_第2页
展开与折叠(2).doc_第3页
展开与折叠(2).doc_第4页
展开与折叠(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展开与折叠(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展开与折叠(2)教学目标:通过正方体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教学重点:通过正方体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几何直觉。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学生]两个正方体,一把剪刀,透明胶带。[教师]反映“给定平面图形,能否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多种展开图,以及正方体的十一种展开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明确正方体的有关概念:(为后文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对应关系做好铺垫)正方体有_____个面,_____条棱,______顶点,每个面都是_______形

2、。二、先做后想:(通过亲手实践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建立空间观念;先做后想,符合人的认识规律)1、师:请你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行吗?试一试。(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2、让学生将不同的结果用胶带贴在黑板上展示交流,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如果学生没有出现十一种不同图形,教师可有意识地将剩下的图形补充演示给学生,但本课不必要强求学生掌握十一种不同图形)3、师:你能设法得到下面的图形吗?试试看。(由刚才的随意操作到现在的定样操作,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3、              4、请说一说你是怎么剪的?(由动手到动口,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进一步明晰自己的数学思考。)你能通过移动某个展开图中一个正方形的位置得到新的展开图吗?5、你能得到下面的平面图形吗?                  三、先想后做:下列平面图形中,哪些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先想一想,再折一折。(因为正方体的展开图只有十一种,而由六个面组成的平面图形有好几十种之多,对于每一种平面图形能否被折叠成一个正方体,这对学生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正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个绝好素材,故本人在此设计了“先想后做,做了再想”这个教学

4、环节,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注:1、对于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平面图形,请说明哪两个面能成为折叠后正方体的一组对面;或者结合填数来培养空间观念:“请将数字1、2、3、4、5、6”分别填入适当的面上,使其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两面之和相等。(此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想”、“做”之间进一步明晰自己的空间观念而设的)2、对于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平面图形,请说明如何移动正方形的位置就能够使得它变为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平面图形。)四、检测练习:完成P15问题解决第1题(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进一步发展

5、学生的空间观念。)五、拓展思考:要将一个正方体沿棱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你需要剪几条棱?为什么?(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拓展其思维的深度)注:(参考答案)(1)从剪的活动过程中得结论;(2)由于正方体共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其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即未剪开的棱)有5条,因此需要剪开7条棱。(3)一条棱剪开后得展开图中小正方形的两条边,数一数展开图的外边线共有十四条边,故剪开了七条棱。以上三种答案不必学生全部说出,能说多少是多少,以体现新教材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六、延伸练习:1、完成教材P14的想一想;2、完成教材P1

6、5知识技能第1题。七、课堂小结: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说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七、检测作业:《课堂作业》P8当堂演练第1—5题,能力提升第2题(选做);八、数学实验:用六个同样的正方形在纸上做拼图游戏,并考虑你拼出的图形能否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同时探究什么样的图形一定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自我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正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设计的。本节内容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立空间观念的良好素材。故本课通过先做后想、先想后做、延

7、伸练习这三个主要环节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然后再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建立自己的空间观念。本节课设计层次清晰,思维有梯度。易于操作,学生整节课一直在活泼、有序的活动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完成空间观念的建立,效果很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