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28336
大小:62.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试论师宗县龙庆乡彝—汉中介语声母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师宗县龙庆乡彝一汉中介语声母特点摘要:师宗县龙庆乡全称为龙庆彝族壮族乡,因少数民族所占人口比重较大而且多为彝族、壮族而得名。笼杂村是该乡的为数众多的彝、汉杂居的村落之一。本文将围绕该地彝-汉中介语声母的特点进行写作。关键词:笼杂村彝-汉中介语声母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在这种大潮流的冲击下,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汉语越来越成为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交际用语,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汉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使用水平日益提高。一、调查点的选取及其概况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隶属曲靖市。龙庆乡全称为龙庆彝族壮族乡,位于曲靖、文山
2、、红河三市州交界处,坐落于师宗县东南部;有汉、彝、壮、苗和回族五个民族,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笼杂村隶属于龙庆彝族壮族乡笼杂彝族村委会,位于龙庆乡西北边。该村现有农户130户,乡村人口520人,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杂居村落,其中彝族197人。二、师宗县龙庆乡彝一汉中介语声母的的特点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笼杂村彝族村民所使用的汉语应归为中介语。中介语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塞林格于1972年提出的,它指的是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十分重要而复杂的语言现象。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中介语是指在双语区使用不同民族语言的人们在互相接触过程中
3、为了进行有效交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带有鲜明民族语言特色的汉语系统。本文描述的笼杂村彝族村民所使用的汉语即属于后一类。以下将对彝一汉中介语声母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述。彝一汉中介语声母表注:还有零声母。从上表可以看出,笼杂村彝_汉中介语的声母共23个,加上零声母,便有24个,比普通话多出了唇齿音声母和舌尖前浊擦音声母。同普通话一样,发音部位分为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七7类,发昔方法分为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5类。它与普通话声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唇齿油擦音声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并没有声母,而在该村彝一汉中介语里则有
4、声母,它与普通话的声母系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声母包括古微母字和普通话中单独成音节的韵母字以及除了以外的部分合口呼零声母字。如午、问等在该村彝一汉中介语里都为声母。例如:无
5、蚊子
6、注:本文注音均为彝一汉中介语读音,且都采用国际音标。但音节、、等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别不大。例如:我们青蛙口(二)舌尖前浊擦音声母普通话中的零声母韵和韵的字,在该村彝一汉中介语里大部分读为。在这种情况下,韵母舌位前移,接近舌尖前元音。例如:衣裳鱼肉11I(三)声母读为声母在该村彝一汉中介语里同时存在着声母和声母,但部分声母会读为声母,尤其是在声母与合口呼单元音相拼时,并且这种情况下变
7、读为唇齿音。例如:呼吸老虎但当不是与单元音相拼时,声母的发音不变。例如:环保I(四)舌尖后音、口、读为舌尖前音、口、在笼杂村,不管是当地汉语方言还是彝一汉中介语,都会把部分舌尖后音读为舌尖前音。例如:摘梨II衬衣口
8、师宗按照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舌尖后音、口、只与开口呼、合口呼相拼,这一规律也适用于笼杂村彝一汉中介语。与普通话不同的是,该组声母在与合口呼单独成音节时,要变读为。(五)舌面前音、口、读为舌尖前音、口、在昔韵学中,把舌面前昔、口、读为舌尖前昔、□、这一发音现象称为“不分尖团”。该地彝一汉中介语就有这一现象。例如:机器口
9、气球□I口
10、洗衣机(六)
11、部分组声母字与普通话的组声母字相对应在普通话中部分读为组声母的字词在该方言中读为组声母。例如:赶街敲门口
12、项目I(七)彝一汉中介语中的组与当地汉语方言中的组的音读差异相对于当地汉族村民的汉语方言,彝一汉中介语中的组更倾向于读为组。部分在前者的口语中不读为组的字,中介语中也要读为组声母。例如:吃饭口
13、是的I三、结语从上文可以看出,师宗县龙庆乡彝一汉中介语的声母相对于普通话而言,在数量、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语言不是静止的,它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就笼杂村而言,虽然几乎全村的彝族村民都稳定地使用彝语,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汉语,但年轻
14、一代的彝族村民其汉语使用水平明显的高于年纪大的,由此,我们可以预知该村彝一汉中介语会日益向汉语靠拢,与此同时,他们的母语,即彝语也无疑会作为最重要的交际语言而继续存在。参考文献:[1]戴庆厦.从民族关系看我国早期社会双语现象的形成及特点[J].民族教育研究,1998,(2).[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简启贤.音韵学教程[M].成都:巴蜀书社,2⑻5.[4]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B].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