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doc

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doc

ID:27211111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doc_第1页
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doc_第2页
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doc_第3页
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doc_第4页
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角的认识》课后反思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徐青松最近本人在三衢课改论坛上了一节《角的认识》(北师大版)展示课,在课后互动交流中与会专家、老师针对这一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该课的几个片段片段1:师:今天徐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板书“角”),叫什么名字?生:齐读角。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角吗?请你们在周围找一个角,指出来给大家看看?生(1、2、3):分别指角。(但只指尖尖的点,大多数学生都争着发言)师:这样的角找的完吗?老师看了你们的指点,似乎觉得角只是这样的一点。(在黑板上点一点)生(态

2、度一致):不是。(很肯定)师:看来除了指出这样的一点之外,还要指出什么?(用手势辅助说明)生:思考,有的开始比划着边。师:我这里有一块三角板,上面有角吗。?谁愿意来指一指?生1上讲台:指出了一个顶点,还指出了两条边。师:我还想采访你一下,你刚才摸的这两条边感觉怎样?生:感觉到平的、滑的。师:哦!是直的,还有两个角也摸摸看?生1:摸。并说出感觉是直的。师:是不是这种感觉呢?请其他小朋友把刚才指的角也摸摸看。生:自由摸,并体验。师:拿出一把剪刀,问:有角吗?请哪位小朋友上来指?生2;指出剪刀刀锋尖角以及相对的柄夹角。师:拿出一把展开

3、的折扇,谁来指出上面的角?生3;指出柄与上面展开的曲线部分。师:请你说说这一条线(曲线)与刚才指的那些角的线一样吗?生:它是弯弯的。师:这种图形我们以后再研究,请你再指指还有角吗?生3:指出两扇柄所夹的角。]争论焦点:对角的直观认识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观点1:要大大加强触觉(摸)的认识,充分感受到边是平的、滑的;顶点处是尖尖的、刺刺的等。观点2:开门见山的谈谈、摸摸角,简洁、明了。反思: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把握起点很重要。北师大版教材呈现的情境图是一幅十字街头的图片,上面有很多角;有的教师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片(如

4、学校、社区)创设情境,让学生找角。体验角无处不在,来自生活等。我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孩子们对角的直观认识其实很到位,信手可以在周围找到、指出角,不必费时间到那些图片上再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导入时就直接让学生指指角、谈谈角。然而,怎样有效的开展呢?在正式上这样一堂课前我曾有两次试教。第一次试教时学生认识到角不是一点之后,我曾设问:(点)不是角那你认为角是怎样的?你能再指给大家看看吗?结果学生一连7、8个还是指着点,说尖尖的是角,而不知道指边。摸角时他们有的摸两边所夹的面,说平平的,有的说是刺刺的、尖尖的(此种情况最多)。好不容易

5、让小朋友知道指角摸角怎么指怎么摸(指出顶点,还应指出边),时间却过去了14分钟,并且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还有很多学生弄不明白:我这个角面积明明很大,但却又说小。第二次试教吸取前次教训,在这时设问:看样子不能指着一个点,谁能比划出你刚才找的角呢?预定3名学生可以正确比划出角(顶点和边),结果一连请了8位学生才达到预设的效果。在讲触摸感时,学生表达也很迷茫,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能表达触感,这一次用的时间是8分钟。通过两次试教和今天上课(今天用时4分钟),我认识到所谓直观认识角不是认识直观角,并非一定要从感官上去感觉、一定要去摸,而是通过一

6、系列直观的活动,如:“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等来直观认识角的,这种认识过程是贯穿于整堂课的,甚至是几堂课的,而不是一个环节就可以直观认识角的。有的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往往非常重视触觉的体验,这种意愿很好,但实际效果不佳,甚至后面的教学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干扰,生活中的角的强化使小孩子对数学角的认识变得困难起来。第二、对直观认识不要刻意去追求用语言描述。像对角的认识,二年级小朋友心里其实很清楚,当老师出示一点后,学生马上说出这不是角,但又无法解释清楚。很多老师会耐心细致的让学生说感觉从而会把数学课上成为语言训练课。在这里

7、我想起《小学数学教师》2004年(7-8)合期第122页,该作者创设了在学具袋中摸出有角的物体,并且对比着说说摸几样物体不同的感觉,意图是让学生在触摸、比较、体验的基础上找到角的感觉,辨清角的结构,提炼出角的组成要素。但实践中学生表述语言有困难,对比没比清反而把直的半圆的弧形的角混淆在一起,最后还得老师强行纠正,同时这种设计还非常费时。第三、问题指向性要很明确,在新课程理念下很多教师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创设探索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担心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但问题常常很大很散,指向性不明确,这样反而矫枉过正了。在正式上课时我问:除

8、了指出一点外还应指出什么?并辅之于手势,紧扣角的特点,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思维干扰因素,使学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而不会茫茫然不知所措,空空浪费时间,并且请一位优等生直接就摸老师给的三角板上的角,然后全体学生再摸角,进行体验。问题指向明确显得组织严密引导富有成效。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