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02282
大小:80.4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1
《信息化视野中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化视野中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逐步深入,如何提升教育的软实力显得尤为迫切。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均衡发展瓶颈的手段。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北京义务教育跨越式发展,是实现教育过程与结果公平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学习元理论为指导,重点阐述了将现代教育技术嵌入义务教育核心实践的思路和实现路径。【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习元【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6-0025-05
2、研究背景1.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教育均衡发展是借用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与教育机会均等观念相融合,形成教育均衡发展要义,即: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建立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1]针对义务教育来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本文认为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的信息化视野中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逐步深入,如何提升教育的软实力显得尤为迫切。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均衡发展瓶颈的手
3、段。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北京义务教育跨越式发展,是实现教育过程与结果公平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学习元理论为指导,重点阐述了将现代教育技术嵌入义务教育核心实践的思路和实现路径。【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习元【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6-0025-05研究背景1.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教育均衡发展是借用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与教育机会均等观念相融合,形成教育均衡发展要义,即: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建立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1]针对
4、义务教育来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本文认为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的教育发展,其核心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__为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增加教育机会,保障教育供给,提升教育“普惠性”的公共服务水平。尽快解决好首都人口入学高峰、随迁子女激增和人民群众强烈的“上好学”的三个方面的刚性需求。其二,全方位地促进教育公平一一为学生提供学业成功机
5、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均等化满足起点公平,关键是过程和(学业成功)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构建长效机制,包括目标责任、投入机制、评估机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均衡发展监测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成长需求,为学生“共享人生出彩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提供保障。其三,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优质均衡发展__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6、,努力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教育质量品牌。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阶段的现实需要按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理论,均衡发展是从低水平至高水平的螺旋上升,是教育质量的动态提高。[1]每个周期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低水平均衡阶段,是以追求机会均等为目的的义务教育普及阶段。二是初级均衡阶段,是以追求教育过程和条件均等为目的的教育体制改革创新阶段。三是高级均衡阶段,是追求教育质量均等的深化改革阶段。四是高水平均衡阶段,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理想阶
7、段。北京市经过五个轮次的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硬件、软件得到较高水平的提升,并于2010年完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为0.63,介于0.5-1.0之间,其中,普及水平、经费保障、办学条件、干部师资配置四项一级指标的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19、0.60、0.82和0.63”,[2]表明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达到总体比较均衡。因此,北京义务教育正在从高级均衡阶段向高水平均衡阶段迈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内涵也更加丰富。首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
8、阶段需要新的增长极。超越时空的泛在学习需求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能够满足“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分众化教育需求对每一个学习者而言越来越迫切。信息化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穿戴技术,使学习者之间及其周围学习环境有机融合,为实现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泛在学习”教育服务奠定了基础。但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仍然很不均衡,“数字鸿沟”仍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存在,开放性、公益性和智能性还不尽如人意,受到地域和条件限制因素影响,只有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获得。如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