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54212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略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略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任艳艳甘肃省渭源县路园镇中心小学748207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以准确、优美的语文引领小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语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关键词:语言训练语文教学能力一、语言教学的因材施教1.可以在拼音教学中渗入语言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听觉灵敏、记忆力强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词句训练。如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幅彩
2、图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如教学韵母“O”时,彩图上画着一只公鸡在“喔喔叫”。我就让学生说说公鸡在干什么,然后让学生听记:“早晨,公鸡喔喔叫,叫人们早起。”教单韵母“ü”时,彩图上画着一条鲤鱼在水中吐泡泡,就让学生先说说鲤鱼在干什么,然后让学生听记小鲤鱼一边游一边顽皮地吐泡泡。例如:用“花”组词(花盆、花朵、花篮……),然后分别用这些词造句(“这里有一个花盆”、“我有一件花衣服”等)。在这个活动中,给孩子们的任务都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对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求知欲表现了对事物的兴趣,带有语言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的提问应異体形象因为抽象性的问题
3、,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问题的提法必须能促使学生思考具体的答案,不一定要作出抽象的概括。在低年级,最好先让学牛.描述对象的特征再过渡到抽象概括。为了突出低年级训练重点,特别要注重语言文字提问,例如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换词、加一些词使句子更具体等。3.汉语教学要与写作结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阅读水平,从一年级开始,我便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说写结合。刚开始只要求他们说句写句。之后过渡到说段写段,最后要求学生加工润色、整理成文。如观察小白兔的外貌、吃食、活动后,就让他们冇条理地先说后写。我也写范文,为学生进行示范。学生兴趣浓厚,写出来的文章生动,很有生活
4、气息。说写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生活中转化语言的积累、语言文字的积累,应该服从于学生的运用。1.合理地使用词语学生课外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文字,但这些语言文字都是死的、消极的词汇。课堂上鼓励学生多用好词。组词的吋候,说话指导的时候,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不应满足于基本的课内的词语。如何使这些消极的词汇转化为积极的词汇,被学生消化吸收,到了写话训练的吋候,学生才能吞吐自如。每天抽一点吋间,让学生进行句子的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说上一句或者两句话,指导用词的准确性并检验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教师还该主动运用学生积累
5、的语言文字跟学生进行交流,达到“共振”效果。二、汉语教学的改革1.生动性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如小学语文《月光曲》中有幽静一词,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词典解释为幽雅安静,尽管十分准确,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与意境。一位冇经验的教师这样阐述: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境界。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幽静的氛围中
6、,深深地感受到了幽远静谧的意境。2.语言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不少,这些文章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几乎包罗了所有的语言现象。各种形式的语言应有尽有。所谓语言现象,就是按照语言的规律(如,语法的规则、修辞的规则)生成的无穷无尽的言语。在语言训练中,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了解更多的句子表现形式是必要的。当然,这种认识应该是感性的认识,浅显的认识,非理性的、非系统的认识。因为语言训练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语言技能的形成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积累语言。没有一定量语言的积累,则无法形成语言技能。1.语
7、言训练要重视语感的培奍语感简单说来就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受能力。语感有诸多特征。其中直觉性是语感最显著的特征。人对语言的这种直觉性,并非是直来直去对语言的一种简单的感知,而是人们长期对语言的学习、揣摩、比较的结果,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为基础的。换言之,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对语言的使用逐步达到了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的程度。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