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

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

ID:2712722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_第1页
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_第2页
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_第3页
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摘要:加强公路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是提升施工企业效益的根本保障。在阐述常见的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施工生产要素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生产要素    1常见的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    就发包方而言,目前我国采用的模式较为单一,因此,发包模式向多种模式拓展很有必要。就承包方而言,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目前存在的项目管理模式如下所述:  (1)从管理层次上划分,根据工程对象特点和经营管理水平,一般采用两级或三级管理模式。两级管理制:公司——项目部/工程队。目前施工企业一般都采

2、用此方式,由公司直接和项目部签订经营承包合同,它既能减少管理费开支,还能使资源配置优化。  三级管理制: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工程队。对于企业规模较大,承包工程点多,而且工期又较长时,才采用此种方式在工程集中的地区设立分公司。它不具有两级管理的优点还消耗企业利润。  (2)从管理体制上划分,根据放权程度,分为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集权制和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分权制模式。前者把项目变成生产成本中心,公司总部就是利润结算中心;后者则是比较彻底地放权给项目部,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上交负全部责任。  (3)从承包方式上划分,根据

3、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方式的不同,分为工程项目总承包、工程项目联营承包、项目班子风险承包模式。    2施工生产要素的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生产要素主要是指投入施工项目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对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的管理,其根本目的在于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适时、适量、适比例、适位置地配置生产要素,满足工程施工进度、质量的要求,最终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2.1劳动力的组织与控制要点  (1)劳动力的组织。  劳动力的组织是指根据施工项目的性质、特点、规模、技术难度、工期要求及施工条件等对劳动力的组织方式及施工中工程队、班组中

4、工人的组合方式。一般可组织工程队、专业班组、混合班组,以满足施工的需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一般设置有土方工程队、桥梁工程队、隧道工程队、路面工程队等,按需要设置有钢筋班组、模具班组、运输班组、机务班组等班组。劳动力的素质应满足和适应施工内容的需要,特殊工种必须组织学习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劳动力的数量则与工程数量、生产周期等相协调。  ①工程数量计算。  工程数量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工程数量的计算规则,按照施工顺序的排列,分别计算各个施工过程的工程数量。其计算单位,应与相应定额的计算单位相一致。  ②劳动量计算。  劳动量是

5、指施工过程的工程量与相应的时间定额的乘积,例如劳动力数量与生产周期的乘积、机械台班数与生产周期的乘积。计算劳动量时,应根据相应的现行定额(施工定额或预算定额)计算。主导劳动量是指受施工条件或人力、设备数量的限制,对生产周期起控制作用的劳动量,一般取生产周期较长的劳动量作为主导劳动量。在人员、机械数量不变,采用二班或三班制将会缩短施工过程的生产周期。当主导劳动量生产周期过于长时,就可采用二班或三班制作业以加快进度来缩短生产周期。  ③生产周期计算:以施工单位现有的人力、机械的实际生产能力以及工作面大小来确定完成该劳动量所需的持续时间(周期);

6、以规定的工期来确定施工队(班组)人数配置或机械台班数。  (2)动力的控制要点。  劳动力的需要数量与生产周期、工程量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当已知劳动力需要数量以后,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种需要数量进行配置。每个施工项目劳动力配置的总量,应按工人劳动生产率进行控制。其控制要点如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