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ID:27114499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_第1页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_第2页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_第3页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_第4页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摘要】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数学教学中就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努力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中国7/vie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数学;培养意识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小学

2、数学教材非常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新《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些都体现了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努力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无穷乐趣,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求知欲  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学习过程。数学就是生活的再认,概念从生活实际引入,问题从实际得出,最后再回归现实。儿童的思维能力发展是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再过渡到抽象思维。因而,要加强数

3、学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数学。就是说,要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才能真正学好数学知识。  比如,我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先让孩子们伸出小手跟老师做手指游戏,以此激发兴趣。当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我忽然让孩子们停下来,说:孩子们请停下来,看着你的小手,回答下面表格里的问题:  当孩子们填到20只手、100只手有多少个手指?学生只能列式但不能一下说出来得数来,可老师一下就知道得数是100和500。孩子们十分疑惑,而且很多个5写起来非常麻烦,怎么办呢?有没有一种比较简便的算法呢?于是我借助孩子们求知的

4、欲望,说: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没做加法就一下能说出50、100只手的手指个数吗?学生齐声说“想”。紧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观察主题图,进行新课教学。  这样的设计,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为学习乘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的特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生活中的问题很感兴趣,很想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5、会使学生更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  如我在教学“整理和分�”时”,我这样设计:  师:3月8日是什么节日?(生:妇女节)这天,我很荣幸收到了2份礼物,是什么呢?你们猜猜。瞧,我把它带来了,哇,是两束美丽的鲜花。孩子们,你能帮老师算算我一共收到了几朵花吗?(学生汇报:4+4=8。)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是把左边和右边的合起来。)  师: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生汇报:5+3=8。)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生:我是把红色的和黄色的分开再加起来。)哦,我听明白了,你是把红花分一起,黄花分一起,然后加起来,你真棒。然后我抽学生帮老师来实际的分一分。  师:孩子们,刚才这个孩子把红花分一起,

6、黄花分一起的过程就是分类。板书:分类。分类就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然后再让学生举一举生活中的一些分类的现象。这节课,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回归“生活天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用。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

7、钱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模拟同时相向、同时同地反向、相遇、同地同向、追上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相遇问题中常见的专用术语有了清晰的认识后,理解和掌握算理,解法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