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法》ppt课件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

ID:27091934

大小:359.62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01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_第1页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_第2页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_第3页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_第4页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薄层色谱法,又称薄层层析(《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薄层色谱法),系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标准物质按同法所得色谱图对比,亦可用薄层色谱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薄层色谱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试样和展开剂用量少,展开速度快。特别适合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易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分离。薄层色谱经常被用于探索柱层色

2、谱分离条件和监测柱层色谱过程。薄层色谱在药品食品检验、化工化学、临床医学、农药残留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发展历史1938年俄国人首先实现了在氧化铝薄层上分离一种天然药物。1965年德国化学家出版了“薄层色谱法”一书,促进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因TLC法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结果直观,很快被用作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70年代中后期发展了高效薄层色谱。80年代以后发展了薄层色谱光密度扫描仪,各步操作实现了仪器化,并实现了计算机化。发展起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概述薄层色谱扫描仪二、基本原理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

3、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液-固吸附三、仪器与材料①薄层板按支持物的材质分为玻璃板、塑料板或铝板等;按固定相种类分为硅胶薄层板、键合硅胶板、微晶纤维薄层板、聚酰胺薄层板、氧化铝薄层板等;固定相中可根据需要加入粘合剂、荧光剂等辅助物;可使用预制板或在保证色谱

4、质量的前提下实验室自制的薄层板。用于制备薄层板的玻璃板要求表面光洁,平整,最好使用厚度为l-2mm的优质平板玻璃,普通窗玻璃一般不宜用于制作薄层极,玻璃板需用洗液或碱液洗净至不挂水,晾干,贮存于干燥洁净处备用;反复使用时应注意需再用洗液或碱液清洗,如选用预制板应注意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参数,挑选,检查并试用是否符合要求。常见固定相种类:硅胶—为使用最广泛的薄层材料氧化铝—有碱性、中性、酸性硅藻土—为化学中性吸附剂纤维素—天然多糖类聚酰胺—特殊类型有机薄层材料,对能形成氢键的物质有特别的选择性纯度高,含杂质少;粒度,结构均匀一致,有一定的比表面积;在展开剂中不溶;

5、与展开剂和样品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具有适当的吸附能力;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按固定相粒径大小分为普通薄层板(10-40μm)和高效薄层板(5-10μm),实验室自制板固定相粒径一般要求10-40μm。固定相要求: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为硅胶薄层板。常用类别有:硅胶H:不含石膏黏合剂硅胶G:含煅石膏(硫酸钙)粘合剂硅胶S:用5%淀粉作黏合剂硅胶: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作黏合剂硅胶GF254:含煅石膏和一种无机荧光剂,即锰激活的硅酸锌,在254nm紫外光下呈强烈黄绿色荧光背景。硅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多孔性微粒,表面带有硅醇基,呈弱酸性。②点样器一般采用

6、微升毛细管或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点样器材。微升毛细管常用规格有0.5ul,1.0ul、2.0ul、3.0ul、4.0ul、5.0ul及10ul等。对点样用的微升毛细管的要求是标示容量准确,管端平整光滑,管壁洁净,液流通畅,无堵塞,无污染,也可选用色谱用微量注射器(应选用针尖平头适合薄层点样的)。微升毛细管半自动点样器材全自动点样器③展开容器薄层色谱展开方式按几何类型份为:线型、环型和向心型。(a,b)线型(c)环型(d)向心型环型与向心型展开为特殊情况需求,需要借助特殊展开仪器进行展开;线型根据展开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上行展开、下行展开、双向展开,水平展开,实验室

7、一般使用的为线型上行展开与水平展开。上行展开一般可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用平底或双槽展开缸,展开式必须能密闭。水平展开用专用的水平展开槽。平底、双槽展开缸水平展开室流动相(展开剂)要求:①对的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②可使成分间分开;③待测组分的Rf在合适的范围之间(除另有规定外,在杂质检查时,各杂质斑点的比移值Rf以在0.2-0.8之间为宜);④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⑤沸点适中,黏度较小;⑥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⑦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流动相的选择: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迷<己烷<苯<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

8、根据被分离物的极性,先用单一溶剂展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