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_说课稿

荷塘月色_说课稿

ID:27082352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荷塘月色_说课稿_第1页
荷塘月色_说课稿_第2页
荷塘月色_说课稿_第3页
荷塘月色_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_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荷塘月色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我来谈谈自己不很成熟的教学设计,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相信阅读过这篇散文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她结构精致,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细腻、含蓄,通篇气韵贯注,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此外,由于本文系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开篇之作,对他们初步感受到高中语文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加之高中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任务,又肩负着培学

2、生养人文素质和健康性情的重任。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课文和情境进行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是指教材,也是指学生。教授此课时,我们面对的是刚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他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因此,我确定《荷塘月色》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物境美、语言美、结构美,进而体会意境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接纳美的能力。今天,我从五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和双线索环形结构。(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下,培养学生

3、“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并掌握赏析散文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因此我确定重点是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由于学生散文阅读知识积累较薄弱,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两个:一是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二是理解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三、教学时间:拟定两课时。四、教具使用:多媒体五、教学设计原理第一课时一、通过预习,让学生归纳,这篇散文我们学什么?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2.释题:思考问题,文题改为《清塘荷韵》好不好?此教学环节,鼓励

4、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教师明确荷与月组成的文题具有象征义,在此讲析象征的概念,为学生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做知识积累。二、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明确(从作者人格美角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三、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教师准备课件),同时思考问题,你觉得课文那段几段语言最美?将重点转到4、5、6段。四、教师鼓励学生站起来,配乐朗读,再次体会三段语言美。思考问题:为什么这几段最美?将重点转为语言。五、比较阅读:展示《拿来主义》片段。提出问题:鲁迅的语言让我们感觉到的是犀利,而这篇课文语言读来感觉如何呢?学生明确:清美柔和。六、

5、思考问题:课文运用哪些技巧使语言达到这种效果?学生明确:比喻和叠词的妙用。七、分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找出含有喻词的句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现代文筛选信息打下学习基础)学生讨论明确,用比喻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为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教学打下基础。八、接着,从《再别康桥》切入,体会叠词的妙用,播放配乐诗,体会这首诗的语言美,思考三个问题。1.问题:这首诗语言有何特色?明确:运用叠词2.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叠词?3.思考问题: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词语替换法揣摩语言,明确叠词的表达效果,为完成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做准备。九、运用叠词,

6、仿《再别康桥》的结构,写一首关于语文课的现代诗。(培养学生诗歌写作兴趣,为语文审美教学打基础)第二课时一、展示作业,让学生评价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当堂完成此教学过程。二、速读全文思考问题1.思考问题:第6段,为了意境,何不删去“蝉鸣”和“蛙声”,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宁静的环境吗?教师在此明确这就是衬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表现手法的考察重点。2.请同学找出表示作者出行路线和心情的句子,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板书设计),学习本文艺术特色,同时培养学生文章分析概括能力。外:作者的游踪(明线)(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内:作者的情感变化(暗线)情感(

7、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三、探究讨论1.《荷塘月色》中有一段不写‘荷’与‘月’的文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语文》中删去了,你们猜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中的哪些部分被删节了?删得有无道理?”(明确:从“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2.现在教材上又恢复了原貌,说明了什么?3.问题:这几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对比,表达作者现实中淡淡的哀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向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