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衰退的机理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衰退的机理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

ID:27077797

大小:251.88 KB

页数:77页

时间:2018-12-01

上传者:U-23778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衰退的机理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_第1页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衰退的机理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_第2页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衰退的机理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_第3页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衰退的机理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_第4页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衰退的机理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衰退的机理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再一次出现在研究领域,要部分归功于波特(1990)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的出版,在书中,波特研究了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的作用,在这本书出版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产业集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且相关研究著作也开始问世。在当今的竞争全球化时代,产业集群的区域化在某种程度上有点自相矛盾(SchoonhavenandRomanelli,2001)。人们普遍认为,由于技术的革新和竞争的加剧使得经济传统的地区优势趋向减弱。资源、资本、技术以及其他投入可以在全球市场上非常容易的取得,靠近市场为客户提供服务已经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很容易得出选位的重要性在减小的结论。但是,几乎在每个国家、地区、州以及大都市集群的特征却日益明显。因此,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思路解释产业集群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本文试图从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并结合经济社会学的一些工具和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网络化、产业集群的组织特性以及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进行新的跨学科解释。网络组织是本文研究的首要概念工具。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企业组织的中间地带的组织形态的一种。它结合了市场与级层式组织的优点,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产业集群是网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的定位,与当地的社会网络结合成一种特殊的经济社会网络组织。本文以网络组织的产生、发展、其特点以及制度特性为依据,对产业集群的组织特性、结构、功能以及演化规律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本文的第1、2章主要完成两项工作,一是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产业集群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过程,并对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述,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任务、思路和方法的运用;二是对网络组织的兴起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网络组织产生的背景,以及运用分工、专业化和市场范围分析了网络组织产生的技术根源和运用制度经济学阐释了网络组织形成的制度动因。这两章的工作主要是以下分析产业集群做好准备工作。第3章主要是借助网络组织的特点和形态对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交易契约的特殊性和竞争与合作的共存形式I 摘要的产业集群既不同于完全的竞争市场也不同于一般命令和权威的企业组织,而是一种中间形态的网络组织,是网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落户而形成聚集经济体。并依据产业集群的组织特性,将其看作是一种地方集聚的企业网络系统、柔性生产系统、产业种群生态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第4章主要从产业集群网络化的动因入手,分析驱动产业集群网络的内部和外部动因。并且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组织的形成机理,本地网络组织的要素和网络组织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组织的功能。第5章从制度演化的特点,对产业集群制度惰性产生的根源、制度惰性所导致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进行了论述,探讨了结构性依赖和关系依赖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的行政锁定、区域锁定和低端价值锁定的成因以及对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影响。关键词: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制度惰性路径依赖II 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Inthe1990’s,clustersre-emergedasahottopicforscholarlyresearchinpartbecauseofPorter’s(1990)book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Whichexaminedtheroleofclustersaroundtheworld.Afterpublicationofthisbook,mostnationsandregionsbecamemoreinterestedinclustersandmanystudiesonclusterswerepublished.Geographicclustersinaneraofglobalcompetitionaresomewhatofaparadox(schoonhavenandroanElli,2001).Itiswidelyrecognizedthatchangesintechnologyandcompetitionhavereducemanyofthetraditionaladvantagesoflocation.Resource,capital,andotherinputscaneasilybesourcedinglobalmarket.Itwasnolongernecessarytolocatenearlargemarketstoservethem.Itwouldbeeasytoconcludethattheroleoflocationisdiminishingimportance.However,clustersarenowaneverincreasingfeatureofalmosteverynational,regional,state,andmetropolitaneconomic.So,wecannotcontinuallystudytheclustersonlybasedonthetraditionaltheoryandmeans.Ontheperspectivesofinstitutioneconomicandevolutioneconomic,thispaperanalyzedtheclusters’networking,theclusters’charactersandtheinstitutioninertiaaffectingclusters.Additionallysomenotionsinneweconomicsociologywereutilizedinthisdissertation.Networkistheprimaryconceptualframeworkinthesestudies.AccordingtotheWilliamson’sview,networkisakindoforganizationbetweenthemarketandentrepreneur.Itcombinestheadvantagesofmarketandclass-typeorganizations,andwelladaptstothechangingsocio-economicenvironment.Industryclustersisanetworkoforganizationslocatingintheregion,whichcombinesthelocalsocialnetworkintoaspecialeconomicandsocialnetworks.Thisdissertationanalyzedorganizationalcharacteristics,structure,functionandevolutionofindustryclustersinatheoreticalwaybasedonthegeneration,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andinstitutionidentityofthenetworkorganization.InChapters1and2twomajortaskswerecompleted.First,thehistoryofindustryclusterstudywassystematicallyintroduced,thentheliteratureofindustryclusters.AllIII Abstractthenewideasandmethodswerebasedonthisstudy.Second,theemergenceofnetworkwasanalyzedinatheoreticalwaymainlyonbackgroundofnetworkgeneration.Thetechnicalcausesofthegenerationofnetworkwereanalyzedonthebaseofthescopeofdivisionoflabor,specializationandmarketscopeandinstitutiondynamicsofformationofanetworkwasexplainedontheperspectiveofinstitutionaleconomics.Thesetwochaptersaremainlypreparingthefollowingworkofindustryclustersanalysis.Chapter3analyzedtheorganizationalattributesinatheoreticalwaybasedonthenetworkcharacteristicsandpatternsofindustrialclusters.Asthespecificityoftransactionscontractbetweenenterprisesintheindustryclustersandthecoexistenceofcompetitionandcooperationaredifferentfromneitherthecompletelycompetitivemarketnortheenterpriseorganizationofthenormalorderorauthority,butanintermediatepatternsnetwork.Itisagglomerationeconomythatnetworkoforganizationslocateinaregion,andisregardedasalocalpoolofenterprisenetworksystems,flexibleproductionsystems,industrialstocksecosystemsandregionalinnovationsystemsaccordingtotheorganizationalcharacteristicsofindustryclusters.Chapter4beginswiththedynamicsofindustrialclustersnetworking,toanalyzeinternalandexternaldynamicswhichdriveindustryclustertoformnetwork.Itputimportanceonanalyzingtheformingmechanismsofinternalnetworksoforganizationsofindustryclustersand,thelocalnetworkelementsandnetworkstructure.Thenitanalyzedthefunctionsofnetworkwithinindustrialclustersonthebasisofabove.Chapter5discussedthecauseofthegenerationofindustryclusters’institutioninertiaandthetrailsonandlockingeffectresultingfrominstitutioninertiaontheperspectiveoftheevolutionoftheinstitution,andexploredthestructuraldependenceandrelationaldependenceaffectingonthedevelopmentofindustryclusters,andanalyzedthereasonsofadministrativelock,regionallockandlowvaluelockandtheimpactofsustainableinthetimeofourcountry’sclusters’development.Keywords:Industryclusters;Network;Institutioninertia;PathdependentIV 南京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一、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日期: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及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办理。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硕士学位论文导论0.1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对产业集群从企业网络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影响等几个方进行深入地探讨?笔者主要依据以下两点:0.1.1产业集聚的驱动因素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市场主要行为主体的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也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中,由于受到资源、运输和市场条件的影响,降低生产成本的驱动机制促使企业在某个地区的集中,从而导致了企业集群的产生。在分工深化和市场扩大,所导致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以及溢出效应,为集群中的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推动了产业集群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以及各种生产要素流动范围的扩大,迅捷的交通、高速的通讯和广泛的市场似乎让人感到经济区位和企业选址不再重要。然而,宏观总量经济和企业微观行为在空间上的新特点表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全球化,并没有使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而是使得相关经济实体和经济行为的地理集中程度越来越加强,事实上,专业技术、组织机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和消费群体的区域集中使得在全球化的经济中区位因素越来越重要。Picard和Thisse(2000)指出技术的发展将会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贸易成本,但是贸易成本的下降却不一定导致经济分散化,甚至很可能会加强产业的空间集聚。0.1.2研究视角与方法的拓展面对经济环境的巨变,我们能否仍然将传统理论中产业集群动因看成是产业集群演进的唯一或者主要动力机制。如果我们仍然遵循原有的论证思路,有时我们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传统的理论在解释当今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的原因已显得力不从心。随着网络理论的发展,我们似乎可以找出一条阐释产业集群的崎岖小道。与经济和各种类型的企业合作持续增长相伴随的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有关企业网络研究文献的增长(Sydow,1997;Oliver,1990)。这些研究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主要是区别于价格和退出为基础的交换和竞争性形式的企业之间各种协调方式的特征和本质的研究,这些协调方式包括:以企业间关联决策为特征社会网络、以契约性权威为特征高度一致的科层组织、1 导论以风险分担为核心的网络形式和权力对等为特征的战略联盟(AnnaGrandori,2005)。这些研究为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理论界兴起的对产业集群的制度与行为研究突破了传统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研究,将制度与个人行为纳入到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因之内,扩大了研究视野。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为分析产业集群增添了新的研究工具,使得我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学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不少学者将其应用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从而突破了新古典理论研究过于抽象的缺陷,使得对集群的研究更加符合实际,操作性更强。0.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归纳和演绎,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种已有文献的理论前提、分析方法、价值取向、技术变革以及历史条件等差异,以此作为研究集群的切入点,重点剖析产业聚集网络组织形成的成因。首先,比较市场、组织与网络交易的成本与效率,研究市场分工的演化以及组织形式的演变;探讨网络组织的形成机理和动因。其次,分析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属性,对产业集群的组织特进行分析,将产业集群定位于一定区域内的网络组织。再次,研究产业集群的网络的形成机理以及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产业集群网络化的动因;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最后,从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去分析产业集群在产生、发展以及衰亡过程的路径依赖趋向,并探讨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的几种锁定效应。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已有的观点进行验证,特别是对不同集群在制度构建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产业集群内部制度的形成机理,从长期动态的视角考察集群网络发展的趋势。0.3本文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0.3.1基本理论1、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最早由科斯提出,在威廉姆森的发展之下达于完善。交易成本理论融合了法学、经济学与组织理论三个学科的知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最深刻的2 硕士学位论文理解。“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这些制度的主旨和效果在于节省交易成本。”①由于人类的有限理性、资产的专用性以及机会主义使得市场中的任何一宗交易都要花费一定签约成本和保证合约履行的成本,在这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大量的额外成本,这些成本的产生源于交易的签订和履行,因此在制度经济学中把它称之为交易成本。肯尼思・阿罗(1996)则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科思认为,交易无论是在企业内部通过等级制度来组织,还是在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自发地进行,都是一种决策变量。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则要比较两种交易成本的高低之后决定。无论企业采取前向纵向一体化还是向后纵向一体化或是同心多元化,其根本的选择在于哪种组织形式的交易成本最小。2、网络理论企业网络指的是企业间因竞争与合作关系而形成的企业群。处于企业网络中的各个企业通过某种纽带联系起来,结合成为一个“准企业”的中间组织;同时,各个企业又是相互独立的,以市场交易组织资源配置,这又使之具有了某些“市场”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得企业网络处于市场组织与企业间的中间地带。因此,企业网络有时也被称为“无边界的企业”。所以在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协调机制中,企业网络不同于市场,同时又因财产权利的分散而区别于企业(LangloisandRobertson,1995年)。企业网络聚群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聚群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支,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将网络组织理论运用于研究企业家行为和中小企业的研究,同时还渗透到市场理论和组织理论的研究中,研究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和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这种观点认为组织网络指那些资产联合相对松散、经营单位包含在单个公司里面,并且经营单位是面对面的形式,认为面对面接触也是群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接触对于小型、专业化公司是最为有益的。因为填补刚出现的细分市场,它具有灵活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有方面的区域相邻,增加了生产过程的整体效益。集群中的社会基础设施使技术和知识转移更为容易,它强化了集群并为集群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自组织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自然科学前沿出现了一大批像“耗散结构论”①[美]奥立佛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商务印书局,2004年8月版,第8页3 导论(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突变论”(Morphogensis)、“超循环论”(HypercycleTheory)、“混沌理论”(ChaoticTheory)和“分形理论”(FractalTheory)等,这样的新兴学科,它们研究的对象尽管不同,但是都具有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或者线性的复杂的自组织形成过程。在这类系统或过程中,颇引人注目的是自组织系统或自组织过程。所谓自组织系统即指: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系统。自组织系统和自组织过程其实不仅极为普遍,而且与人类社会关系极为密切。由于这些新兴学科的兴起和出现,人们现在已经能够对自组织系统的起源、发展的动力、条件、途径进行比较科学的认识和刻画。0.3.2基本概念1、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式多样,从手工时代到大机器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都产生过大量的产业集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市场更为开放、运输和通讯更为便捷的条件下,仅仅因运输成本与要素的可得性为依据的产业空间集聚的解释一部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在市场供给过剩、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今天仅用规模经济来解释产业聚集的原因似乎也缺乏力度;随着要素的流动速度的加大,以及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物质资源的依赖程度的下降,地理位置和要素禀赋在竞争中的作用日益下降。依据新古典要素的流动规律,产业的布局则应当在世界各地呈现匀质化。然而,虽然随着新公司和新产业的兴起,产业集群处于不断地演进之中,但在几个世纪以来仍保持着勃勃生机,并焕发出更顽强的生命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128”号高速公路和北加州的“硅谷”以及20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北部形成的“第三意大利”(TheThirdItaly)奇迹,引发了学者们对一种新的网络组织的关注和研究。这种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是,在地域上集结的企业间长期合作导向的本地网络,在学术界被称为“企业集群”(EnterprisesClusters),“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s),“新产业区”(NewIndustrialDistrict),“地方生产体系”(LocalizedProductionSystem),“区域创新网络”(RegionalInnovationNetworks)等。本文将本地网络界定为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联结4 硕士学位论文而成的网络,并将其看作是由相互关联的企业、机构在某县(市、区)域内联结而成的商业网络或生产网络,包括市场交易网络、研发合作网络、服务网络等。也即生产网络或商业网络在空间上的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的网络组织。必须指出,虽然我们在实证分析时考察的是商业网络或者生产网络,但这种商业网络本身嵌入了社会因素,商业网络与社会网络高度缠结,这正是集群中本地网络的重要特色。2、网络组织伯恩斯和斯多克是迄今仍发挥巨大影响的组织社会学家,他们借鉴韦伯理想类型的分析方式所提出的有机组织概念至今仍为组织研究的典范。其中,他们认为,当组织处于变动为环境时,最合理的组织形式是有机组织。在这种组织中,组织的弹性是保障组织应对复杂环境的基本要求,为了增进这种适应性,网络结构是组织必须采取的结构方式,它能保障组织成员间及时的沟通与合作(BumsandStalker,1961)。把网络作为一种独立的概念体系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初的重点是关于组织间的网络关系。其原因在于分包和外购成为一种主流的生产方式,形成了有别于市场和等级的组织形式。在此问题上,阿尔钦和韦藤提出了“组织的形态和网络”(AldrichandWhetten,1981),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这一概念的肇始(参见Travic,2000)。此外,大量的学者与流派参与到该问题的讨论中,例如,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组织间分工创造了企业相互间依赖的网络,导致了对企业组织间作用的约束,产生了企业组织间长期性的合约关系。而种群生态理论则把种群指为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这种网络组织是由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商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的动态适应系统,企业间的竞争进而演变为种群间的对抗(HamonandFreeman,1989)本文将网络组织看作是一个由活性结点的网络联结构成的有机的组织系统,这种有机的组织系统主要指企业间的联系与互动,因此本文的网络组织一般指企业间的网络组织,而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则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之内。在整个网络组织系统中,信息流驱动网络组织运作,网络组织协议保证网络组织的正常运转,网络组织通过内部的重组去适应外部环境,通过网络组织成员合作创新实现网络组织目标。5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第一章产业集群理论综述1.1传统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理论诠释1.1.1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1、古典分工与市场扩展下的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经济学界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谈到的分工与市场范围的关系/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关系等都包含着与产业集群有关的一些经济思想,只是由于当时产业集群在现实经济中还没有凸显出来,没有成为当时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斯密,1776)。分工理论对产业集聚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的集聚一方面扩大了市场的范围,另一方面也促成了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深化,从而提高了整个集群的生产效率。“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的限制。”①随着集群内企业数量的增多,交易量也会不断的放大,市场狭小的限制也就逐步地消失,网络内部的分工以及合作是市场与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经济学史上第一个阐述产业集群理论的经济学家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曾在《经济学原理》(1920,第三版)中从三个要素对产业的地区性集聚作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共享(laborforcepooling)、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technologyspillover,马歇尔的用词是新思想和新主义的传播,后人总结为技术外溢)。后人在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起源时,总是要把马歇尔的三要素学说当做经典的论述(徐康宁,2003)。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1909)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他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用现代的概念来说也就是形成了产业集群。随后,杨格(Young,1928)提出了规模报酬理论的一些核心内容,他重视分工、交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关系,重新阐发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从这一角度提出了一些对产业集群的看法。而①[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局,2004年1月版,第6页6 第一章硕士学位论文胡佛(1975)将产业集群看作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从企业区位选择等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一些研究。2、新经济地理学下的产业聚集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将空间维度引入现代主流经济学,一些经济地理学家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引入经济地理学研究,现代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融促使新经济地理学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克鲁格曼,他以传统的收益递增为理论基础,引入地理区位等因素,分析了空间结构、经济增长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新的空间经济理论。其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政治经济学期刊》1991年第3期)是一篇更有影响和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在这篇论文中,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简明而有效的(他自己本人称是简单的)关于中心-外围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克鲁格曼力图说明区域或地理在要素配置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模型中,处于中心或核心(core)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periphery)是农业地区,这种模型的形成及其效率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制造业的聚集程度。。3、竞争学派的产业聚集理论:除新经济地理理论以外,管理学、竞争理论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波特于1998年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波特认为,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是其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这是产业集群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波特指出,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政策对集群的形成、发展模式和发展周期都有重要的影响(Poter,1998)。4、演化经济学的集聚理论:安德森(Anderson,1994)考察了传统的熊彼特主义分析创新关联度的不足,主张用演化经济学来分析创新关联度,并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内,构筑了交互创新的两产业模型和三产业模型,探讨了创新关联和国际专业化问题。这一组织演化的观点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开辟了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陈剑锋,唐振鹏,2002)。7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1.1.2传统理论的局限性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技术,产业集群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解析与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产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认识与结论。然而,现有研究的局限也是明显的。首先,前人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境况、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水平、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人类一定的认识水平等诸多现实情况之上。随着外部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的不同,人类的经济行为决策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运行规律以及运行方式都会与以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阶段,资源要素的禀赋状况、地理位置以及本地市场的容量都将成为企业选址的重要依据。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主要是考虑到各种外在成本的降低以及一些特殊要素的可获得性,比如,熟练的工人群体,信息的可获得性以及交通运输的便利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素流动范围的扩大,经济日益国际化,通信方式的日益便捷,一些外在的成本在企业的生产运营的决策过程中不再是主要的决策变量。人们获得资源的途径和范围越来越广,市场的范围也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自由化程度的加深而变得日趋广阔。然而,宏观总量经济和企业微观行为在空间上的新特点表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全球化,并没有使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而是使得相关经济实体和经济行为的地理集中程度越来越加强,事实上,专业技术、组织机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和消费群体的区域集中使得在全球化的经济中区位因素越来越重要。传统理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以显得力不从心。其次,一个重要局限是忽视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过程进行演化动态学的分析与研究,对揭示产业集群的深层演化机理和衍生规律研究不够。现有研究的基本理论视角是把产业集群作为不同企业产业资本的空间聚集,把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网络作为是外生的非历史的平面的关系网络。因此,现有的研究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些自然演化形成的企业集群具有很强的自生长、自繁衍能力,而一些人为建构的企业集群区(如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却无法形成内在的自我发展机制?为什么政府对产业发展的人为“理性”设计安排总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市场主导下的地方专业化产业群落总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为什么一种产业集群可以在原生地迅速繁衍与成长,却难以在异8 第一章硕士学位论文地大量移植和复制?产生现有研究上述局限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对象不相匹配。国内外研究者迄今为止所采用的是一种线性的机械的静态的分析方法,它仅适合于特定时间断面上的线性经济关系,对类似于生物群落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成演化发展过程,则难以展开它的理论逻辑。再次,忽略与空间经济发展相关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等因素。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数学形式来表示,新经济地理学家就片面地认为,这些因素是次要的或无关紧要的。可是,各地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在确定区域发展的可能性或制约因素,以及为什么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出现于某些特定地方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说明它们为何和如何在空间上的发展不平衡,对理解空间经济具有决定性意义。但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在对于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模型极少涉及到制度。另外,传统的分析的抽象模型与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关联性非常薄弱。(1)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一般化空间聚集模型是很困难的。马尔库森(1996)认为,根本不是只有一类工业区或工业聚集体,因为每个工业区在起源、经济结构、社会管制、制度安排和政府干预程度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各个工业区的多样性使得建立一般化的空间聚集模型难以成功。(2)对不同地方出现的聚集和空间经济变化的解释,既需要深入地研究更一般的过程,又需要对各地不同的因素做出准确的阐述。路径依赖具有地方化的特征,而不只有“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所揭示的情形。(3)主流经济学重点研究的产业空间聚集和区域收入长期趋同,是一种以数理经济学对传统区位理论和区位科学所做的修订,与传统经济地理学就区域开发和产业聚集所进行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反,两者难以一致1.2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1.2.1“战略”学派对集群生成的制度安排的研究早期的战略途径是建立在安排一整套特定的资源和制度之上:研究大学、工业园、风险资本以及期望的社会环境(Saxenian,1988)。他们认为只要安排好适合产业集群产生的一整套设施和制度,创新和经济上的成功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这种发展产业集群的途径在西欧尤其普遍(Cooke,2001)。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自我支持的集群能够安排(Saxenian,1988;Dearlove,2001)。另一种计划途径则包括通过税收减免和其他的激励措施吸引主要的公司和9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它们的分支机构到某个区域,这些主要的公司通过担当吸引其他主要公司以及小供应商群体的“磁石”来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Porter,2002)。这些主要公司是大量相关公司向地区集群的动力源,这些主要公司对形成硅谷和波斯顿128号公路起到了工具性作用(Saxenian,1994)。经济地理学家们发现,通过计划意向造就的企业集群,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并不成功(Scott,1992;Cooke,2001)。这些发展产业集群的意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因素如:学校、风险投资、当地的休闲设施或者接近国际机场,并把这些作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催化剂。斯科特(1992)指出,即使这种意图成功的说服了一些公司将一些分支机构落户于这一地区,但是这种计划方式对支撑经济发展的更广泛的目标的成功是失败的。法国的SophiaAntipolis作为政府计划下产业集群经济增长率低的一个案例而经常被引用(Cooke,2001)。计划下的产业集群在通过创造有活力的小企业和网络来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方面是失败的。1.2.2“自发演化”学派对集群的有机演进的研究企业家创立小企业和形成网络对于企业集群的持续生产和发展是必需的,这一点在计划学派中却非常少见(SchoonhavenandRomanelli,2001)。经济理论为企业和集群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基本原理。亚当・斯密(1776)曾经指出,私有企业和自由市场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马歇尔的一般均衡模型在新古典学派中极大的忽视了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以及展现的是一个比较静态观点——经济由那些长盛不衰的大公司所主导。新古典理论在整个20世纪完全处于主导地位,造成了对其他经济理论学派发展的压制。Kirchhoff(1994:3)认为,公司形成、成长、萎缩和消亡的动力造成了一个复兴循环,这个循环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驱动因素。这种复兴循环同样表现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中心环节中。在过去自发的产业集群是怎样成功的?大量的企业家行为导致了大量新公司和新产业的产生并且带动了现有产业的进一步演化(Saxenian,1994)。然而,大量的企业家启动并没有导致商业化的存活的公司,这些集群形成后并没有继续扩展和发展(Cooke,2001;Porter,2002)。由于历史演化、技术创新和环境变化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生长的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10 第一章硕士学位论文我们需要其他的新的研究才能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成长的复杂动力学有更加广泛的理解(SchoonhavenandRomanelli,2001)。1.2.3对产业集群生长周期的研究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有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对于产业集群的这种“生命周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集群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另一是从构成集群的企业和其他机构个体角度,通过考察企业等组织的进入或新建、发展、衰亡或迁出来研究集群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从产业集群整体角度看,集群的发展过程必然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Garofoli根据意大利的经验研究将集群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区域生产专业化阶段;(2)地区生产系统化阶段;(3)区域系统化阶段。他指出,在区域生产专业化阶段,企业只是集中于某一地区,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的特殊优势(如低成本的劳动力)造成的,各个企业争夺共同的市场,企业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到了地区生产系统化阶段,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多了,同部门企业开始合作,不同部门也开始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而在区域系统化阶段,产业集群完全成熟,内部结构复杂而完善,集群内企业和组织联系紧密而稳定(Guerrieri&Pietrobelli,2001)。塞格列和迪尼(Giovana&Dini,1999)根据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墨西哥和牙买加等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从投资项目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网络化发展的5个不同阶段,即以少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来组织和推动中小企业网络形成的阶段、形成战略计划阶段、联合发展阶段、选择战略性项目进行实施的阶段、自主管理阶段。1.2.4产业集群研究视角的拓宽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的触角逐渐伸向传统的社会学领域。在产业集群的研究中,一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概念也应用到集群的行为分析中。其一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所作的探讨。认为企业家的协作网络关系是建立在网络成员之间彼此的承诺与信任关系之上的,而这种承诺与信任关系则是需要依靠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因此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维持网络安定的主要力量。其二则是依据经济学的观点进行研究。认为企业因降低交易费用、依赖稀缺资源、降低不确定性等原因形成网络关系。OlavSorenson(2003)11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认为:尽管劳动分工、劳动聚集与知识外溢在决定产业聚集时作用很大,但是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产业聚集的重要原因在于处于产业群内的企业以及从事创业的企业家可以通过在集群内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获得在正常渠道难以获得的内隐信息和技术。并且对企业家、风险投资公司以及企业所需的各种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随着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复杂性科学在社会领域的应用,鉴于产业集群的复杂性,一些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将其应用于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复杂性科学对网络和集群演化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组织演化的观点被用于解释集群的起源、发展以及结构惰性(e.g.PouderandSt.John)。ValerieJ.Lindsay(2005)运用复杂性科学对新西兰造船业的实证研究认为,集群保持期持续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成熟的产业集群易于生成结构性惰性导致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下降,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会减弱。在新生集群的竞争下,原有的集群将会走向衰退。1.3以网络理论的视角对传统理论的深化与扩展1.3.1资源配置机制的多样化自亚当・斯密(Smith,1776)以来,市场机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看不见的手”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唯一方式。科斯(Coase,1937)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指出企业可以替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另一选择。钱德勒(Chandler,1977)更是明确提出了“看得见的手——管理协调”的概念,他认为管理协调有时比市场协调更为有效。至此,人们深信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有效配置方式。然而,企业和市场这种严格的“二分法”日益受到工商实践的严峻挑战。从19世纪40年代进入钱德勒意义上的工商企业阶段开始,企业不仅发生了从U型向M型的内部组织结构转变,而且企业外部组织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与市场的相互渗透、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了许多新的组织形式,这种现象虽然一直存在,但在20世纪末尤为突出,人们已无法简单地说出它们究竟是企业还是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新的组织形式迅猛出现表明企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组织变革:——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分包制以及供应商与分包商之间长期紧密的合作12 第一章硕士学位论文关系被认为日本成功的关键——“第三意大利”和华人企业网络等中小企业网络的成功为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世界范围内的企业联盟潮:在汽车业有奔驰与三菱、福特与马自达、通用汽车与菲亚特等,航空业中波音和麦道等,信息业有IBM、摩托罗那与苹果等,此外家电业、金融业等产业中的联盟更是数不胜数。快餐(如麦当劳等)或饮食以及许多服装、钟表等商品的世界知名品牌大多采用特许或连锁经营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开办新店或开设专柜以扩大自己的销售。——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等企业集群现象给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创新树立了榜样。思科公司、DELL公司等一大批企业被公认为虚拟企业成功的典范,网络时宠儿。对于这场组织变革所产生的新组织,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称之为“混合结构”或“混合治理”,拉森(Larsson,1993)形象地比喻为组织间的“握手”。目前更为普遍的认识是鲍威尔等人(Powell,1990;Thompson,1991)的观点:这些组织应统称为企业网络,它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随着分工的深化,传统的亚当・斯密式分工逐步为模块式分化所替代,也使得市场与组织的边界在新的分工模式下以逐步模糊,衍生出市场与组织的混合物,诸如战略联盟、知识联盟以及本文所要阐述的产业集群等以网络为特征的市场化组织。1.3.2产业集群——企业网络化的空间表现形态传统的组织理论大多以韦伯的官僚式层级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在经过人们有目的的设计产物。层级组织是伴随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从实践中自发产生的管理组织形式。如果说伴随工业化进程而不断深化的管理层级化实践,以卓有成效的管理效率和管理业绩展示了层级制至高无上的优越性,那么,20世纪经典作家们对管理层级组织的理论概括,使层级制在社会哲学和经济哲学的高度上得到总结,最终确立了管理层级制在工业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前有马克斯・韦伯对理想行政组织结构及其一系列运行准则的刻画,后有小阿尔弗雷德・钱德勒、奥立弗・威廉姆森等人对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归纳和设计,使层级组织在工业社会中的合法性、主导性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与此同时,层级组织也变成了工业社会官僚政治、等级制度的同义语,成为“理性的”、“形13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式的”官僚制度的组织基石。然而人类的经济行为却不总是在完全的理性支配之下做出的选择,人们在这个不完全和非对称的信息世界中,依赖于长期的动态的博弈而形成的一些制度和组织形式却成为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方式和结果。产业集群这个一开始就表现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行为主体长期动态博弈的均衡结果,而不是人为有目的的安排之下活动的结果。在经济学说史上对制度演化机制的认识一直沿着两条路径:一是亚当・斯密-门格尔的产生机制,二是康芒斯的“制度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制度设计论(安德鲁・肖特,2003)。产业集群的产生机制正是在前一种的机制作用产生的一种人类经济行为的自组织在某个地区产生、发展和衰退。而这种自发性的、经济组织一旦产生却又表现出康芒斯的“制度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制度锁定效应。因此,作为自组织的产业集群网络与我们日常所看到的层级组织在运行机制和作用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集群中,企业之间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现象,又维持着一种长期的交易与合作关系。同时,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地方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都作为支持性主体存在,从而与企业共同形成了具有强大市场生命力的本地网络。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将网络组织理论运用于研究企业家行为和中小企业的研究,同时还渗透到市场理论和组织理论的研究中,研究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和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网络组织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内部网络、静态网络和动态网络。这种观点认为组织网络指那些资产联合相对松散、经营单位包含在单个公司里面,并且经营单位是面对面的形式,认为面对面接触也是群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接触对于小型、专业化公司是最为有益的。因为填补刚出现的细分市场,它具有灵活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有方面的区域相邻,增加了生产过程的整体效益。群中的社会基础设施使技术和知识转移更为容易,它强化了群并为群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关面对面接触的应用如Rosenfeld的Mississippi家具产业和北意大利的服装产业的案例研究。Saxenian也讨论了硅谷经济增长中面对面接触的重要性,将硅谷早期的许多成功归因于社会基础设施。14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网络组织产生动因及其特点2.1网络组织的产生动因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两个最根本的动因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与制度的变迁,而技术的变革导致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又推动交易方式的变化,交易方式的变化又带来组织交易的制度变化。因此,网络组织的出现,一方面是技术发展导致分工方式演化所至;另一方面则在于推动技术发展的制度变革的内在诱因。2.1.1分工方式的演化与组织形式的演变——网络组织产生的技术动因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一个组织问题(杨小凯,2000)。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实践所表现得跟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①在其看来,分工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一,劳动者技能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缩短劳动者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第三,简化劳动和节约劳动时间的机械的出现。分工的结果不仅导致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表现为劳动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因此,分工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演进,同时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组织形式的演进。马克思也高度重视分工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②他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过程,不仅以分工概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变迁,而且提出了一个报酬递增导致资本主义内生演进的宏大理论。从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来思考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关系,导致了马克思关于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的两种区分方式,这一区分对报酬递增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垂直分工或企业内分工取决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而社会分工或水平分工的问题则归结为最小经济规模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交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并且导致了产业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自发演进。“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①亚当斯密.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1972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5页。15 第二章网络组织的产生动因及其特点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③。企业内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对立运动蕴涵着报酬递增的机制。“下面一点可以订为普遍的规则:社会内部的分工越不受权威的支配,工场内部的分工就越发展,就越从属于一人的权威。因此,在分工方面,工场里的权威和社会上的权威是互成反比的”。④从生产过程的一般性质来看,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但从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规律来说,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是资本主义企业特有的制度性质。对资本主义企业性质的认识使马克思对报酬递增的根源和机制做了精辟的分析。(贾根良,1999)从马克思对分工方式的论述,尽管其并没有明确对企业内部的分工组织形式作进一步明确的说明,但是可以看出马克思区分了企业内部分工与市场分工的不同驱动因素。1、古典式分工与直线职能式组织模式的形成在早期,传统的分工模式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获得规模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人们推进劳动分工的首要动因。就分工理论而言,马克思比亚当斯密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在古典式的分工条件下,市场和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在亚当斯密时代,由于生产技术、市场范围以及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在规模和形式上都相对简单。无论是手工厂内的分工还是社会范围内的分工唯一地决定于分工所产生的收益与分工所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差额。在古典的分工模式下,交易成本对资源的配置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交易成本系数越低,分工水平就越高,使用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低。因此,市场和企业也就成为资源配置的选择。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旧式分工占据了主要地位,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市场态势是求大于供的卖方市场,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相对宽松、简单、静止、不确定性程度低,企业不必过于注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顾客价值的实现,是将其主要精力放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企业外部的分工占据了整个分工的主要位置,而与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大多采取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企业生产单一的产品,生产技术较为简单,管理也不是和复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91页。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9516 硕士学位论文杂。直线职能制结构具有权力高度集中且等级明确,专业化分工细致的特点,适合于企业进行大规模、标准化、单一或较少种类产品的生产,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销售量及利润的目标。这种由市场主导的专业分工,在钱德勒看来主要是因为,“只要生产和分配过程依赖于传统的能源——人力、畜力与季风力,就不会产生改革的动力。这种能源无法创造庞大的生产量和交易量,无需建立大型的经历使企业,或者发展新的公司形态及策略。慢吞吞的生产,以及经济领域内慢吞吞流动的货物,意味着个人拥有并经营的小企业就足以处理生产及分配过程中每一环节上最高日常动量。”⑤在工业革命早期,“这些公司的数量以惊人的数度增长,其活动方式也正如亚当斯密所预测的那样,日益专业化。然而这些公司仍有他们的老板管理。他们遵循传统的商业习惯,以传统的方式经营企业。”⑥2、近代分工方式的演进和组织形式的转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较快发展,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也日益扩大,商品的交易量也急剧放大。由此,带来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市场开始细分化,消费者的选择性和个性有所增强,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为了减少市场风险、降低对供应商的依赖以及获取范围经济所带来的效益,市场分工逐步为企业内部分工所取代,企业纵向一体化成为企业扩大规模的主要途径。“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结合,使得制造业者有机会有效地管理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以及协调经过这些过程的货物量量的办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⑦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了能够赢得市场份额和降低经营风险,就必须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开展产品的多样化经营,传统的企业模式此时已不再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新的企业组织模式便应运而生。从单一制的U型企业组织形式到多部门的M型企业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的变化基本上是与企业规模的扩展是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而引发。在这段时期,矩阵制结构也常常为企业所采用,矩阵组织的实质是把按职能划分部门和按产品划分部门结合起来,用临时性项页⑤⑥⑦小阿尔弗雷的.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页小阿尔弗雷的.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页小阿尔弗雷的.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0页17 第二章网络组织的产生动因及其特点目小组来解决特定的问题和任务。事业部制和矩阵制都是在直线职能制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也具有权力集中、等级明确、专业化分工细致的特点,因而连同直线职能制一起被称为科层等级制或官僚制。19世纪这种科层组织在欧洲和美国初露端倪,及工业革命引发下的经济扩张时期。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革命的完成与机器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分工促使财务资本所有者逐步从经营过程中退出来,原来的所有者的日常组织管理主导控制地位逐步让位于新的控制主体——技术官僚。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内部化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促使了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经营的多样化的发展,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不仅繁琐而且复杂,众多的出资人不可能去亲自经营,只有那些专职经理才是适当的人选,于是便出现了伯利与米恩斯式的两权分离、企业控制权的分化和经营决策主体的二元化,仅企业的日常组织管理权被分离出来,委托给技术官僚与专职经理,而且企业资产所有者所掌握的经营决策权已经不完整了,一部分经营决策权已经委托给了专职管理人员。组织不仅在数量和应用的范围方面飞速增长,而且经历了结构上的转变:从先前的基于血缘纽带和私人关系的社会形式转变为基于契约性的合作形式,在这其中个体之间除了追求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以外,没有其他的任何联系(Starr,1982,148页)。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商品生产的专业化和标准化,通过市场主导的斯密式分工也逐步由钱德勒意义上的组织内分工所取代。与此相适应的是那些庞大的公司帝国的出现和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些超然的大型企业组织把原来属于市场内的分工通过一体化的方式转为组织内部的分工,其理论依据主要是通过组织范围的扩展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降低因利用市场价格机制而带来的交易成本。3、新经济条件下组织模式的演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工业界曾经历过几次纵向一体化的浪潮,出现许多巨型企业“恐龙”,如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杜邦等。这些企业为了控制的需要,几乎生产一种产品的全部零部件,成为封闭一体的生产结构(钱平凡,1999)。纵向一体化的作用在于克服信息不确定性的影响,防止过高的市场交18 硕士学位论文易费用。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使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张,导致组织成本过高和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到70年代初,由于巨型企业效率低下和成本高昂,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现象,严重阻碍了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力。为了克服这一弊病,这些大企业转而向其他企业采购一部分零件,并将自身效益不佳、质量低下的资产剥离出去。采购最初是用传统的招标形式自由采购,但这种方式又导致了质量不稳定、交货不及时和交易费用过高等问题。为此,一些大企业采用了外购和分包的方式,选择一些零部件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建立起企业组织网络。在这种企业组织网络中,中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通过长期的契约联系起来,各种零部件生产企业按契约要求按时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零部件,而中心企业则按契约要求收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知识、技术与信息日益增长,社会消费或使用正由传统的实物消费转变为以高科技产品和知识消费为主,消费者日趋成熟、理智,消费者需求愈来愈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个性化及变化迅速且捉摸不定的特点,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兴起。它打破了人们应用知识所受到的时空限制,使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以及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它大大提高了知识商品化的能力,知识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的速度大大加快;它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经济的增长转向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这是一种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企业要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动态的、不确定性程度很高的经营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提高对市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因而创新的速度便当仁不让地成为企业经营的准绳和原则。在创新速度加剧以及市场环境多变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也日益增加,企业不仅要提供价格便宜的产品同时产品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也成了厂商取胜的关键因素。以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经济在日益取代工业经济,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宰的同时,也在无情地冲击着适应工业化社会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制度和权力框架。以工业社会经济活动原则和特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组织层级制,其生存环境正在瓦解,其19 第二章网络组织的产生动因及其特点效能合法性、运行合理性的根基正在丧失一方面,网络经济使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并日益难以预测。正如德鲁克所言,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传统的计划和控制毫无用处在新的经济形态下日趋复杂的管理任务面前,强调专业化、稳定性和集中化的基本组织原则,以计划和控制为核心职能的层级组织已经明显力不从心。层级组织控制信息的能力远不能适应信息爆炸的决策环境,决策失误似乎不可避免。即使层级组织的决策和管理流程可以用信息化予以改造,但是按部就班地程式化自下而上过滤信息,自上而下传递决策时,情况早已时过境迁。从而使层级组织的决策总是因时滞而失败,更使组织陷于梦游般疲于奔命的“应急”“救火”或“借东补西”状态之中。无论是斯密式古典分工,还是科斯式组织内分工,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后工业社会遇到了严重的挑战。这种市场与组织内相互对立的分工方式,在前两次产业革命时期,成为引发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力,在以知识和信息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在推动组织变革的作用中,将让位于市场与企业的中间地带的模块式分工。“事实上,在模块组织加之创新系统里,即企业与市场握手地带,斯密定理的专业化分工与科斯订立一体化或内部专业化和外部网络化倾向都是存在的。”⑧例如,各个模块厂商均是典型的专业化分工,而彼此间所构成合作关系却又是新型的一体化——网络化关系。当今的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有着很明显的差别,前者更加注重的是参与、共享、合作、分散、柔性、信任和学习。因此,在分工形成专业化的同时仍然需要统一的协作,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强调相互之间的合作。这种新型的分工模式不是简单的专业化和单一的一体化模式所能解决。显然层级制在工业社会中固有的优点恰恰不能解答在信息社会中所应对的问题,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网络组织正好弥补这些巨大的缺陷,理所当然地替代层级制成为信息社会的主导管理组织形式。随着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建立在牛顿力学现行分析范式基础上的处置一体化、等级经济、级层制组织等观念正在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非线性凡是基础上的分权型、利润中心、知识联盟组织网络化等概念。“现在关注的焦点从现代公司的内部结构转移到企业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并把这一新的⑧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3期,第61页20 硕士学位论文焦点称之为生产网络范式。”⑨2.1.2交易范围的扩展与组织形式的演化——网络组织出现的制度动因在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范畴被广泛使用,但其含义十分狭窄,主要是指一般的商品交换。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内容、方式、频率等都得到了大大的拓展,由此,新古典经济学经常以交易分析作为其经济理论的基础。相对于古典经济学,这是对交易研究的深化,但是,这种交易是限定在严格的假设之下的:产权界定清晰、信息完全、不存在交易费用等,这又限制了对交易的深人认识。一直到美国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康芒斯,对交易的认识才发生深刻的变化。他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深刻剖析了交易的范畴,对交易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类,认为交易是指人们之间财产权的转移。康芒斯拓展和深化了交易的含义,使交易活动的外延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问世,大量研究企业组织的文献将企业内部交易与企业规制作为研究组织产生和演变的核心。迈克尔.曲迪奇(1999)在批评科斯时,通过对产出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的关系分析了市场、公司和半公司形态组织的特点和各自的效率;同时指出,科斯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分析组织的形态时只是站在一个静态的组织去考虑,组织内部交易成本的提高并不一定表明组织的效率不高,而必须考虑到组织的产出效益,当组织的形式发生变化时,尽管可以带来交易费用的上升,只要组织形式的变化所产生的效益的增加大于交易成本的增加,表明组织形式的变化仍然是一种帕累托改进。⑩威廉姆森为交易所下的定义是,交易是商品和劳务在技术上可分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转移。实际上,他的这一定义赋予交易范畴以更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对发生在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许多活动也都可以纳人交易分析的范围。事实上,在威廉姆森的著述中所说的“交易活动”并不单纯是指市场买卖活动,而是指所有经济活动。⑨⑩孙晓峰.模块生产网络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第8页迈克尔,曲迪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21 第二章网络组织的产生动因及其特点表2-1交易特性与规制形式对应关系table2-1relationofexchangecharacteristicandregulationform表2-1总结了交易特性与规制形式的对应关系,例如,当交易成本低时对应的合适规制形式是市场,高时则用一体化(企业)来规制。可以看出,当所讨论的交易特性从交易成本演化到资产专用性时,对应的规制形式也由两种变为三种,资产专用性由低演变到高时,分别对应市场、混合模式和企业的规制形式。表中还比较了三种规制形式的交易关系和交易机制。1、古典交易与市场规制在古典经济学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人们的各种交易行为,在经济行为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市场机制将使资源配置自动达到最优化。我们可以从斯密对市场功能的论述里找到古典经济学的交易规制方式。市场主体之间似乎只是一种简单的竞争关系。在这种理念下,交易也只是简单的市场交换关系。在交易成本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市场组织资源的配置效率较高,因此,在古典交易的情况下,对交易行为的规制也就是通过市场来完成。2、组织内部交易与企业规制威廉姆森(1979,1985)通过区分交易的三个特性——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指出,资产专用性是最关键的特性。他根据交易的资产专用性大小,指出相对应的交易规制形式:对于弱资产专用性的交易,市场是主要的规制形式;而对于强资产专用性的交易,一体化是最有效的规制形式;资产专用性大小处于两者之间的交易,就会由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双边、多边和杂交的混合模式对交易进行规制。由此,威廉姆森把交易特性及其规制形式的对应关系由两分法演变为三分法,成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重大进展。对于企业的边界,威22规制交形易式特性市场混合模式企业交易成本低高组织成本高低机会主义风险低高资产专用性低中等高交易关系竞争为主竞争+合作合作为主交易机制谈判为主谈判+协商协商+权威 硕士学位论文廉姆森(1988)强调了他所谓的“过程方法”,这个方法有三个要素:有限理性、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他发现,企业“组织交易是为了节约有限理性,而同时防御机会主义的风险”。在资产专用性较大的情况下,利用市场交易存在机会主义的风险,而组织可以降低机会主义。此时,通过企业对交易行为进行规制优于市场规制。3、网络交易与网络规制处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网络组织的交易关系是“竞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竞争方式(胡刚,2001)。在一些复杂的商业竞争环境下,由于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组织在长期竞争目标下,将趋向于合作竞争方式,在组织结构上就表现为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而形成企业网络(李新泰,1998)。一般地,企业组织之间的联系会经常发生,因为在某一特殊地区(或特殊行业),企业会把竞争伙伴看作盟友而非对手(黄泰岩、牛飞亮,1999)。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的资本化和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竞争中又有合作的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发展十分迅速(孙天琦,2001),企业依靠既合作又竞争的方式展开市场竞争愈发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和注意。网络理论所研究的就是以合作竞争为基础的各种中间性经济组织形式(胡刚,2001)。网络理论认为,在经营环境发生巨变时,企业如何确定相应的组织交易的规制形式,以便持续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而相对于市场治理结构和层级治理结构,网络治理结构是企业面向新经济的规制交易的适当形式(李维安、周建,2002)。在网络里的交易关系虽然都表现为“竞争十合作”,但是,根据不同的交易特性,不同的网络组织形态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的竞争合作交易特性,对应着不同的网络规制形式。在网络理论里,学者们对不同的网络规制形式分别做了研究,其中,受到较多关注的包括企业集团、企业集群、下包制、战略联盟和行业组织(如商会)等。当交易关系从市场形态的竞争逐步演变到企业形态的合作,处于两者之间的交易关系也将由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合作与竞争相若”过渡到“合作为主、竞争为辅”,与此交易特性的演变相对应的交易规制形式是各种网络组织形态的演变,从而表现为交易网络的23 第二章网络组织的产生动因及其特点多样化。这种关系可由图2-1表示。市场企业商会企业集群战略联盟下包制企业集团竞争(竞争+合作)合作图2-1交易方式与交易规制的演变figure2-1themodeofexchangeandevolvementofexchangeregulation2.2网络组织的形式和特征2.2.1网络组织的形式外部经济有不同的分析层次,最基本的层次就是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企业把原来在内部的生产活动外包给另一个企业,通过契约关系而建立的外部联系就被称为生产网络。地理学派根据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产业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垂直一体化网络模型和水平一体化网络模型。随着对网络化组织研究的深入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块化网络组织也成为网络组织研究的重心。(1)垂直一体化生产网络模式。垂直一体化网络以日本为典型,大量的中小企业作为核心大企业的供应商,按照生产上的垂直联系,组成多层次的承包、再承包网络。比较典型的垂直一体化网络有丰田系列和分包制。(2)水平一体化生产网络模式。水平一体化网络以意大利、德国、挪威等地的一些产业区为典型。通常由一家核心企业,将企业具有优势的产品交给有生产能力的其他企业生产,借此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3)模块化网络模式。生产网络的出现使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组织范式发生转变。但是,在学术界却很少关注美国的制造企业如何应对日本的竞争,更多的是关注现代公司过时的属性和特点。美国的企业成了在意大利、德国,特别是在日本出现的新的动态组织结构的对立物。而忽视美国企业在生产组织上的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从更深层次上引起了现代公司向生产网络转变的危机。20世纪初,即现代公司面对竞争危机的20年后,美国制造企业开始复兴。比如在电子产业,美国并没有因为日本的竞争而失去整个市场份额,美国企业还在继24 硕士学位论文续占有电子硬件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宣称控制着电子产业的产品设计和高附加值部分。因此,美国电子企业控制着产业创新的轨迹,获得新的利润空间,比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几乎全部利润。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现代公司在其发源地的复兴。但是,由于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模块化技术成为主导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产业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并不是生产组织模型在现代公司基础上的恢复,而是出现了不同的生产网络模型——模块生产网络。2.2.2网络组织的特征(一)机体特征企业网络组织无论在构成方式还是运行方式上与传统产业组织有着根本的不同。其构成上的特性可以概括扩充为:非一体化性、非固化性、无边界性、自组织性、不可替代性与相互依存性。企业间网络是业务单元集合,决策权并无发生实质变化,能力要素聚合变散,散而复聚,企业网络的节点、密度、连接处于动态变化中,并无固化在已有的专用性资产;网络既具有企业科层关系,又具有市场交易关系,双重关系的复合体意味着在企业间网络组织中不存在企业与市场的明确边界;网络组织具有模块的自组织功能,学习曲线使企业网络具有自增强性质;接口对网络内企业的价值活动影响甚大。(二)机理特征(1)资源的不可替代与不可交易特性。知识经济可以说是企业间网络组织的产业背景。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在资源要素上存在着重大差异,传统经济中的资源主要是资金、劳动力、技术,知识经济中的要素除资金、劳动力、技术外,还有知识、网络;传统经济以有形要素为主,知识经济以无形要素为主;传统经济的要素获得主要在企业内,知识经济的要素可拓展到企业外;传统经济基于低端要素的价格竞争或低成本,知识经济基于高端要素的差异化竞争;传统经济组织资源具有可模仿性与交易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诀窍特别是默示性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与不可交易性。(2)边际成本递增与边际成本递减并存的双重性。在新古典经济学里的企业组织中成本函数具有明显的边际成本递增的二阶性质。而在企业间网络组织中,在一定情况下边际成本不变或者下降。“这主要基于企业间最佳能力要素的25 第二章网络组织的产生动因及其特点网络集成。此外,试错寻找接口、模块化集成条件下的多种产品生产在工艺流程、生产技术的特性及知识的使用价值特性,使成本函数具有非简单连续相加的特征”。□因此,在边际成本递增的同时也同时存在着边际成本递减的倾向,在网络组织中这两种现象将永远共存,并且起着互补作用。“实际上,网络经济仅仅是延迟了报酬递减开始影响的时间。在企业与市场握手地带从理论上确定企业规模和市场空间的分析单位和分析方法,仍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3)无边界性。网络组织的边界具有模糊性和可变性。网络组织是活性结点的动态组合,组织结点随着网络组织对环境的反应、目标及网络组织运行进程进行调整,结点可以增加和撤除。网络组织是一种无边界组织或弹性边界组织,网络组织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紧密,一些利益相关者可以划到网络组织内部。如亚马逊书店是一家WEB公司,它与利益相关者构成一个网络组织,由亚马逊网络书店和作者、供货商、物流公司、银行、信用卡公司和读者构成整个图书创作、印刷、分销和消费的网络组织。网络组织的无边界性主要体现在:①要素获取与使用的企业规模无边界性;②企业网络组织不存在最小与最大之间的有效规模;③企业与市场边界的消失,劳动合约可借助产品合约体现,产品合约可借助劳动合约实现。无边界性也使现有的成本概念不足以反映出企业间网络组织的成本。传统企业的边界调整基于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交点的变化,而企业间网络的边界基于最佳能力要素的接口或连接密度,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不相交。而且,网络本身的含义就是无边界性。(4)模块化、柔性化的组织生产。企业间网络组织作为一种存在资产专用性但能力维度不足而处理不确定性的一种制度安排,在生产组织领域必然表现为若干生产单元的模块分解与集成,模块分解与集成能力是不确定性存在下作为衡量组织协调效率的一项主要指标,这种绩效首先要求的是组织系统能灵敏地制造,这在传统的作为垂直关系U形组织结构中就很难实现。因此,福特制显然不能作为企业间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基于产品业务模块的矩阵制或外包及联盟等虚拟组织则具有较高的柔性功能。□陆伟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1期,第27页□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3期,第90页26 第三章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从前面的一章对分工演进、制度演化与组织形态的发展的分析,网络组织被认为是居于市场与企业二者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并且,将产业集群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一种区域性的市场与组织在空间上的耦合而形成的中间形态的组组织的生产系统。3.1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中间性的网络组织就像科斯研究企业的性质一样,对产业集群性质的深入研究,构成了产业集群理论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产业集群理论的一大核心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里,市场与企业被看作是为经济活动提供配置资源的两种组织方式,厂商要么通过市场签订合约来获取资源,并且以来市场结构和法庭监督执行,这也就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要么通过建立企业组织,在企业内部计划的指导下配置资源,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将其称之为看得见的手。然而随着分工的演化和技术的发展,大量市场与企业的中间组织哟的出现,诸如,战略联盟、虚拟组织以及本文所论集的产业集群等,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市场与企业的二分法。这种居于中间地带的半市场、半企业的中间组织,又被人们称为企业与市场的握手。产业集群同样可以被看作是市场与企业组织在一定区域内的握手,在一定空间为界限的区域形成地方性的网络组织。下面笔者将就产业集群的组织特性进行分析,并对产业集群的组织类别进行定位。如前一章所述,威廉姆森基于交易费用的概念提出了系统的经济规制结构理论,而斯科特(Scott)则将其思想成功地运用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网络组织理念的形成。威廉姆森认为,从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到企业内部的等级控制体系是一个连续简便的组织结构演化谱线,谱线的一端是完全的自由的竞争市场,另一端则是完全授权为控制的组织内部级层式结构,出于两者中间则是市场中间网络组织。①拉森(PikardLarsson,1993)借用斯密和钱德勒分别把市场和企业称作无形的手和看得见的手①“虽然交易成本经济学(以及更博大的新制度经济学)可以用来研究各种经济组织问题,但本书研究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制度,特别是其企业、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得签订合同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囊括下列所有内容:从不相关的市场交换到集权式的等级组织,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得不可胜数的混合形式或中间形式。”威廉姆森.资本主义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页27 第三章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的隐喻,把组织间的协调形象地比喻为“握手”,并力主用市场、企业和组织间的协调的三级制度框架替代传统的企业和市场的两极制度框架。②产业集群就是市场中间网络组织中的一种。集群企业主要是基于本地网络(localnetworks)或地方网络(regionalnetworks)而实现成长的。集群中的本地网络是由本地的原材料供应商、半成品供应商、成品生产商、销售商、辅助性产品制造商、相似技术或共同劳动力市场的部门、教育培训机构、研究开发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共同政策机构等节点构成,这些部门和机构组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运行系统。3.1.1企业间交易契约的特殊性在对企业间的交易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似乎过分关注正式的、明晰的和受法律保护的契约,而对那些不完全的、隐含的、非正式的、长期的、不具有约束力和自我实施的契约缺乏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传统的市场交易通常采用法律意义上的正式契约方式组织,企业内部的交易更多的是运用非正式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形式(权威命令),而处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企业网络中的交易则是由大量的正式的契约和非正式的契约共同完成的。隐含自我实施的关系契约看作是企业网络本质特征,实际上反映了是企业之间的网络交易方式与传统市场交易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企业集群网络中,不仅存在着市场交易契约,而且存在着大量的隐含自我实施的关系契约。这种关系型的企业网络通过社会关系将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联系起来,在产业集群网络中关系契约始终起主要作用,正式契约的作用相当有限。在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存在着广泛的企业分工与协作的经济联系,还存在着广泛的知识交流、信息流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范、创新文化环境、信任与合作等社会联系。因此,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经济网络组织,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网络组织。大量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仅依赖于经济网络,而且依赖于社会网络组织。企业间的结网行为不是通过正式契约进行的,而是建立在一种形式上非正式、没有强制力、自愿的结网行为。这种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的关系型契约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行为和交易方式。3.1.2竞争和合作的共存性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看来,竞争是市场保持高效率的唯一动力机制。然而,②Larsson,Richard.TheHandshakebetweenInvisibleandVisibleHands.InternationalStudiesof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1993,23(1):87-10628 第三章硕士学位论文从所周知,在存在着对策行为的市场行为中,囚徒困境却成了带来了市场交易主体的两难选择的一个典型困境。因此,在市场行为中不仅需要竞争同时也离不开合作。然而,纯粹的市场组织法则下,是很难达成合作的意向。由合作的维度出发,市场组织是最缺乏合作精神的组织形式,彼此间的相互独立使合作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比较等级与网络,等级组织却不是合作程度最高的组织形式。由于等级组织的基础是权威关系,强调相互间的命令和服从,因此常常是支配代替合作在行使作用。合作是网络组织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中的各方是一种平等的水平结构,因此合作是渗透在网络组织中的普遍行为(Powell,1994;Travic,1999)。企业群的基本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相同或临近的地域企业的聚集。我们把企业聚集的地区称为群聚区;二是群聚区内聚集的企业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相关性主要有:(1)同业竞争关系。即区内企业向市场提供相同或相近的产品或服务,在产品市场上是竞争对手。(2)供应链关系。即区内聚集的企业在产业链上具有紧密的供应关系。(3)平等互补关系。群聚区内企业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市场竞争关系。由于地理位置上临近,交易行为大量地发生在相互熟悉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超出市场竞争和雇佣关系,他(它)们之间的交流的很大部分发生在亲戚、朋友、同学、同乡之间,而且交往十分频繁。这种特有的地缘、亲缘等人际关系网络存在,使得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很高,形成了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交易机制。但是,企业群中的合作机制与企业之间通过长期的合作协议、资本控制、科层权威控制等形成的信任关系是不同的。企业群内各企业、人员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熟悉、交往频繁的基础上的,已经形成了带有明显的亲缘性(当然也不排除功利性)的、心理上的“契约”关系。尽管心理上的“契约”关系没有外在的强制性,但任何“违约”行为都可能带来“亲情”关系的损失,会在个体内心形成一定的压力和焦虚(良心上的不安)。进而引起其他企业或个人对他(它)的不信任,最终会给“违约”者带来巨大损失。所以,企业群组织与企业集团组织(通过科层权威控制形成信任)也是不同的。企业群组织是在隐性的、没有外在强制性的“心理契约”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作机制。因此,企业群组织内在企业之间是一种介于市场关系和长期契约关系中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它是在一定地29 第三章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域内形成的以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为核心,以在“心理契约”基础上形成的合作机制为纽带,以市场竞争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社会网络组织。在群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镶嵌在基于地缘性、亲缘性的社会网络关系之中,并与之相互作用,形成了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信任的独特组织机理。3.1.3网络演化的自组织性由于企业网络组织及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层级式的官僚组织,因此,在其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复杂性。首先是环境复杂性。企业合作的目标之一便是通过集体的力量应对环境变化,取得与其他企业、企业网络相当的竞争优势地位。企业网络组织中众多结点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大维数的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了企业网络组织的复杂性。另外中企业网络组织是在整个宏文化的规制下,通过结点之间的互动推动企业网络组织的演进的,体现出企业网络组织的自学习、自组织特征,从而将复杂性特征显著地体现在结点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及整个企业网络组织行为上,揭示了企业网络组织宏观文化对结点行为的约束机制、群体动力机制以及企业网络组织自组织演进、创新涌现等特征。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初期,表现出随机性和偶然性。一些偶然事件有时会引发产业集群的形成,在网络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下,使得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又表现出极强的自组织性,在积累效应的作用下,产业集群网络化又不断增强,产业集群逐步走向成熟和壮大。然而,在产业集群网络化的过程中,原有的发展路径又会制约产业集群的进步发展,在路径依赖的原理作用下,形成阻碍产业集群内部创新的制度惰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产业集群不能突破这种制度惰性,将会导致产业集群的衰退。3.2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内涵3.2.1产业集群是一种地方聚集的企业网络系统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中间性体制组织也称为企业网络组织,因此,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他首先具有企业网络的性质。不仅如此,产业集群还不是一般的企业网络,而是一个给予一定区域为空间构成的稠密的企业网络。这种稠密的企业网络,被称之为地方聚集企业网络系统。企业网络理论以“资源依赖”作为分析基础,认为由于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和企业内部突破自身的能力约束时,企业跨越自身的边界,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30 第三章硕士学位论文享,优势互补,可以获得1+1>2的效果。也就是说企业行为既不是由企业内部要素,也不是由供求所导致的价格机制所决定,主要是由企业间的关系所控制、决定。③与企业理论相比较,企业网络理论特别是地方企业网络理论,对经济活动采取了更为广泛的视野,在承认市场以来的技术依赖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补性活动的观点。从互补性的观点看来,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只是某种专业化分工的活动,这种分工活动与它能力相适应,即企业的活动边界是由它的能力所决定。④由于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只是某种分工活动,所以其活动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的、相互补充的。而相互补充的活动在企业间需要相互协调,尤其是那些互补性强的活动更加如此。因此,需要企业间有各种制度安排,如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以及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不是指单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而是更广泛内涵的网络组织。我们可以用网络组织内涵的各个方面,如网络组织结点、目标、信息流驱动企业之间的连接及运行机制方面来分析产业。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与网络特性,即产业集群首先是某个产业的企业;其次是该产业的企业落户在某地;再次是落户在该地的某个产业的企业与其他单位构成一个网络组织。因此,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个产业以网络形式而落户于某地,形成了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是网络组织与产业在空间上的耦合。“当生产网络在群集,他们就在特定的产业区形成集聚经济”。⑤其中,产业是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区域是产业的栖息地,正是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由于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因而市场势力很强,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3.2.2产业集群是一个柔性生产系统在工业社会时代,即托夫勒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福特制生产方式席卷全球整个制造业领域。福特制这种高度专业化、大批量、少品种的单一生产方式与当时的需求结构单一和需求水平低的社会总体③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④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⑤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3期,31 第三章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状况相对应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多变性,以及70年底的石油危机,福特制这种刚性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日本汽车公司所倡导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工业社会随即进入后福特时代,以及时生产方式(just-in-time)取代了传统的福特制。专家们有时把这种生产系统成为精益生产系统(leanproduction)或者弹性生产系统(flexibleproduction),而由于其专业化程度高,又成为弹性专精(flexiblespecialization)或者柔性专业化。柔性生产的首要特征是小批量和多品种生产,并由此获得范围经济。由于从福特制到柔性累积,市场需求状况稳定性、统一性和可预测性都大大降低,柔性生产改变了福特制时代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而是采用柔性自动化机器设备,生产少量、差异性产品。有的学者认为,柔性生产同样强调规模,但柔性生产的大量生产与福特制的大量生产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多品种总和的大量,但每一品种的生产批量小,而后者则是单一品种的大批量,但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其次,柔性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快速组织生产,将库存尽量减少至零,同时产品在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中要进行质量检查,表面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实际上节省了对次品的继续操作的很多时间和劳动,柔性生产为工人提供更多的在职培训的机会,利用工人在干中学所产生的经验效应来降低成本。再次,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和服务竞争,企业的创新模式也发生变化。柔性生产更强调创新与生产的结合,注重频繁的过程创新,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渐进的创新模式不仅增强了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还具有低成本、短周期的特点。此外,市场环、生产过程以及创新模式等方面的改变,使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失去了大规模稳定生产的优势,但同时为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柔性生产在客观上加速了企业生产的垂直分离,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Piore和Sabel(1984)将新产业区看作是高度柔性专业化的区域。他们认为,新产业区内,中小企业高度集中在有限的产品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企业间需要高度的分工合作,因为每个中小企业都很容易从其他专门的供应商身上获得产品和价值。产业区内的有些中小企业(最终产品生产商)直接参与外部的市场竞32 第三章硕士学位论文争,而另外一些中小企业(原材料或零部件生产商)则只为竞争性的企业提供互补性的产品和原材料。这种区内持有的高度柔性化合作方式,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消费者各式各样的消费需求作出反应,对多样化的供应商作出选择,也可以快速适应和扩散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培训和分配劳动力资源。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柔性生产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产业集群的企业规模上看,主要表现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成分的区域性网络组织有利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并且能过较快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与一般的企业内部网络不同的是产业集群各企业间的联系不是以产权为纽带,而是以相互的协作形成的一种基于地域界限的地方网络,这种地方网络既有因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经济网络,同时还包括大量社会关系网络。作为柔性生产系统中,保持合理的企业规模是因市场交易成本与组织管理成本二者间的均衡。过大的组织规模无法适应市场的瞬时变化,调整的成本也极其高昂,但是企业规模的过小则又不能获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所得来的收益。以产业集群出现的网络组织正好克服了因组织规模过大所带来的组织惰性,同时也有能通过大量相互关联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形成协同效应,并且在不失去对市场变化反映的灵活性,获取区域内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这种柔性的地方性生产系统以不具有产权联系的从多中小企业间的网络关系而组成。网络化的地方性网络组织是在长期的企业间的互动中,逐渐演化而成,是一种自组织行为,而不是通常意义上以特定目标为目的而又意识结成的正式组织。其形成机理也就是卡尔.门格尔所倡导的制度有机孽生的机制。⑥其次,从整个供应链条上看,与传统的刚性生产系统相比,以产业集群为网络体系的柔性生产系统的各个功能环节之间联系密切,供应商、生产商、客商以及其他相关和支持机构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极大的紧密性,并且形成了以一定区域为界限的本地网络。由于本地网络的形成是基于价值链或产业链的分工要求的,符合产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因此也被称作“地方生产体系”或“柔性生产综合体”(FlexibleProductionComplex)。这种柔性生产综合体主⑥“门格尔对于制度产生的解释非常不同。他将制度看作是无数个体经济行为人自利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每个都追求他自己私利。制度是一个体的方式,而不是按集体的设计的意愿演化的。”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3 第三章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要表现为企业之间关系的柔性化,即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商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或交易关系的变化以生产性的企业与其客商。用户(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化为例分析,福特制时代的批量性生产企业拥有许多主动权,如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产品的定价、提供产品的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大多是在没有客商或用户参与情况下进行的。生产性企业与客商或用户之间主要表现为市场的交易关系,而在后福特制时代,由于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增强,企业在市场中与客商可以随时及时联系,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和要求,获取更明确、更直接的需求信息,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也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后福特制时代的客商(用户)越来越积极地参与企业产品的创新设计。再次,从制度组织的竞争力来看,以单一企业为单位构建的组织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企业的单个竞争力。这种竞争受制于本身的资源约束和能力约束,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往往显得势单力薄。波特(Porter,1998)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区域内由于产业的集聚而出现的产业集群可以从三方面影响企业和区域的竞争: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⑦实际上,新时期的产业集聚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累积和区际间的流动,往往更强调在柔性集聚过程中知识、技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新,强调本地工程师、技术工人等要素的集中以及本地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所以,通过产业的柔性集聚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区域(也可称作柔性集聚体),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和竞争力。3.2.3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种群生态系统在种群生态学中,生物群落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概念,它是指一定区域或小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⑧最早主张种群生态组织理论的学者Hannan和Freeman,在《组织人口生态》(1975)一文中借用了生物学上的小生境概念。组织群落的小生境是指有限空间中的一个区域,有限空间的维度是各资源的水平,在此空间上,这种形式的组织人口与其他形式第6页。⑦Por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NewYork,,TheFreePress,1990⑧郑胜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34 第三章硕士学位论文的组织人口相互竞争,因此,所谓的小生境就是组织人口得以生存和繁殖的各种资源组合一种组织的群落占据一个特定的小生境,在所考虑的空间中不同形式的组织人口所占据的区域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是小生境宽度理论(TheoryofNicheWidth)如图3-1所示,横坐标代表环境空间,纵坐标代表适应度,组织人口A占据较宽的小生境,而组织人口B占据较窄的环境空间,但其适应度很集中,在此分析基础上,Hannan和Freeman提出一般性组织(Generaism)和专业性组织(Specialism)两种最基本的组织群落形式。图中A就是一般性组织,而B则为专业性组织。因此,组织群落是形式相同或相关的组织个体聚居的小生境,当组织人口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并在地域上聚居到一起就形成组织群落。W适应度BAMN环环境空间E图3-1组织小生境的宽度draft3-1thebreadthofsmallzoologyenvironmentoforganization借用组织群落概念,可以将企业集群看成是产业群落,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产业相互之间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经济结构单元它与产业结构概念不同,产业结构强调的是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而产业群落则不仅强调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产业的空间分布,而且着眼于各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产业群落内部的各个产业往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卫.范高德(2002)通过对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将集群的性质界定为企业发展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企业发展生态系统,集群的形成和演进必须具备四个要素:(1)催化剂,即能够促使活体反应的某些事件和外部激励因素;(2)源源不断的燃料和营养供应机制,以提供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动力;(3)一个支持性的适宜环境,一些能35 第三章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使幼小企业长大成熟的环境条件;(4)高度的相互依存性,产业集群系统得以形成的原因不单是因为有一群共享同一物理空间的分离的企业和组织,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和组织是相互依存的,比如,它们构成一个单一产业链的一部分。36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及机理产业集群,它既不同于经济学中基于企业市场二分法的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也区别于管理学中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模式。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还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产业集群网络化绝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动因。4.1新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内部网络化的驱动因素任何一种经济组织形式都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产物,产业集群的网络化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末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剧变,这些变化中最重要的是知识经济的崛起、市场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化的环境呼唤新型的经济组织模式。以区域为空间布局的产业网络组织在新经济条件下,很好地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变化。4.1.1外部驱动因素(一)知识资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其地位和作用日益体现,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1988)指出:“知识是今天唯一意义深远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即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没有消失。但是它们已经变成第二位的”。①知识资源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和财富,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取决于其中的知识含量,所以一个企业只有在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占有优势,才能取得成功。以知识资源作为要素投入为主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知识资源的投入可以使企业获得高效益、高报酬,这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是许多企业感到,完全依靠自身知识资源与多变的环境以及日渐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相抗衡来获取竞争优势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借用企业外部的知识资源来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巩固和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一个区域内的产业通过地理上的相近优势,建立起一种灵活具有弹性的网络组织,通过网络组织内部成员的组织学习,共享知识溢出效应,并以此获取群体的竞争优势。(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①转引自申俊喜:“虚拟组织产生动因分析”,载于《现代管理科学》2002年第4期37 第四章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及机理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莫尔学院问世以来,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开发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制,以及70年代光导纤维的成果和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创新浪潮。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使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新产品开发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为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快速更新产品和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更强的技术保障;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企业的经营计划、产品开发、产品技术、生产制造及营销等一系列活动有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物料需求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在产品开发、产品制造、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并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扩张了企业的边界。改善了企业经营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增大了网络组织形成的概率,促进了网络组织的形成。(三)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日趋多变,技术进步突飞猛进,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顾客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我们以制造业为例,人们对大批量生产的产品需求只占总需求的15%-25%,而中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占总需求的75%-80%。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不再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使得具有足够的生产柔性以满足顾客特殊要求的能力成为决定因素。显然,传统的大规模、大批量、单一功能的刚性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市场需求。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不再把精力集中于产品整体,它们的战略和业务日益集中在专门的知识上、从“做所有的事情”转到“做顾客感到重要的事情”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通过借助外部资源构建动态企业网络,以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遇,企业将原本分散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管理资源快速有效地整合。为顾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创造最大的顾客价值。以一定区域为空间布局的企业集群,通过企业间互动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官僚组织的网络组织,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很好地适应了市场变化的需要。4.1.2内部驱动因素38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一)构建竞争优势集群作为一个整体经济组织来说,集群内跨组织边界进行资源整合,创造机群整体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对外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是集群的组织目标。单个企业的目标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企业是集群的重要成员,集群的目标正是来源于企业的目标而高于单个企业的目标。集群目标靠单个企业无法完成,要靠集群内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集群内企业提供集群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在集群内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帮助下,创造出集群的整体优势,以充满生气和不断变化的集体行为适应外界环境。而集群所具有的整体优势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提供给集群成员。与企业边界内的传统资源不同,网络组织内部资源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互动的结果,其形成和发展与企业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先前的网络关系情况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网络资源更像一种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是一种用来感知和实施企业战略的特殊类型的企业资源(Barney,1991),代表了企业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高低。专业化分工的效率、灵活性和企业间经常性地组织交流与学习被认为是动态复杂环境下网络组织安排的主要优势(Miles&Snow,1984;Jarillo,1988;Hakansson1993)。Gomes-Casseles(1996)认为企业能够从网络中获取两方面的竞争优势,一是企业从网络团体以及从网络的管理中获得的团队优势(group-basedadvantages),即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从其他企业的优势中获益;二是来自于企业特定能力的竞争优势(firm-basedadvantages),企业自身能力是每个企业在网络中定位的基础,占据网络优势位置的企业不仅可以充分享受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更多的享受正向的网络效应(networkeffect)。(二)创造协同效应对于集群内的单个企业来说,由于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互补和整合,整个组织的效益要大于单个企业效益的简单加总,这种效应我们称之为优势协同效应。追求优势协同,是企业在形成区域性网络组织时的一个直接目的。通过建立网络组织,企业可以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企业所缺乏的关键资源,同时,由于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会产生各种协同效应。集群内成员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合作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契约,39 第四章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及机理还包括非正式的交流、沟通和接触。网络组织中的结点可分为同质结点和异质结点。同质结点是指性质相同的结点,这些结点之间的关系多为合作竞争;异质结点是指性质不同的结点,异质结点之间的关系多为协作竞争。在集群中企业与企业是同质结点,他们之间是合作竞争关系,而集群中的服务机构和企业是异质结点,他们之间多为协作竞争关系。集群内成员特别是企业不仅利用企业内部既有的资源,更侧重于利用企业外部的共享资源。这些共享资源包括信息、公共基础设施及集群对外的良好声誉。这对于企业来说既保持了在现代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灵活,又获得了合作带来的规模优势。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更方便和更有效地监督与控制的要求地理上接近和结网。如,美国硅谷地区的风险投资者更愿意与小的高技术企业在地理上接近.从而更及时地了解企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和帮助企业发展(Saxenian,1991)。区域内基于共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企业或行为主体通过彼此间长期合作,促进了共同信任基础的建立(5abel,1992)。在高度信任基础上发生的企业间合作,可以表现为企业间非契约的合作生产经营,从而减少了机会主义的发生,降低了交易成本。(三)资源互补和共享每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独家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最优技术,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而且伴随着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方案化、主体化、即时化发展趋势,企业运营环境日趋复杂,市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之间只有通过联合,依靠合作伙伴才能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也就是说,企业产生了对资源的外部依赖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通过组织问的协调与管理,采取各种形式的合作,以形成一种稳定的资源流动方式。各具资源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不仅可以使每个企业获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源,而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强化了自身的资源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用企业外部的资源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并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一方面,以一定空间为界限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在产业的联系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能够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尤其是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这也是企业机群网络内阁企业获得内部规40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双重效应的根源所在。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中,各成员企业在相互间的协议或合同的共同管理与协调下,保证了资源外取方式下的资源流动的持续性和可取性。资源互补与共享催生了企业之间的广泛合作,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使企业走出孤立交易的小圈子而进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合王国,实现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四)促进组织学习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己越来越不适应环境,导致许多在历史上曾名噪一时的大公司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使得企业间相互学习能够产生“共生放大”效应,有利于“新资源”的形成,产生了“合作剩余”(Gulati,1999),故企业具有相互学习的动力。产业集群网络突破了“法人边界刚性”的制约,使得企业间交流范围更便利,不仅有助于有形资产的共享,也有助于技术、知识、能力等无形资源的转移和共享。所以,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便于组织间学习的组织安排就形成了。网络内企业会贡献出各自的一部分核心知识有机集成网络的“知识基”,各企业透过“知识基”的窗口,使得自己有机会进入对方的核心知识(ParkheArvid,1991)。企业在“知识基础”上不断进行知识互相交流,有意识地吸收其他企业的知识并进行知识积累,通过“学中干”把积累的知识转变为组织的生产能力。再通过“用中学”探索使得知识进行“再生”,创造出新知识和新能力,这种知识创新能力是其他企业最难以模仿的(芮明杰等,2001)。产业集群可以通过构建网络组织,发挥网络组织结点的创造性与潜力,达到协作创新目标,对一个网络组织成员来讲可以为其所不能为,加速网络组织创新进程,所以持续创新是对网络组织生存发展的要求。集聚成群的企业与区域内的行为主体通过网络联系发生非常强的交互作用,而行为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的便捷性又要求共同的理解和经常的面对面交流。因此,网络中的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超出了静态的社会分工,使各个参与到网络中的行为主体都能够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获利(Storper,1992)。以产业集群形式出现的网络组织又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模式。产业集群创新的原动力来源于网络组织结点的活41 第四章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及机理性。集群内每一个结点都具有决策活性,使其可以在共享其他结点信息与网络组织信息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发布新的信息内容或格式,创造新知识。各个结点决策风格、业务专长不同,也使结点之间“头脑风暴”、“协作创新”得以实现,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甚至可以取消这一过程中距离与时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组织成员的互惠共生、协同竞争和资源共享,使网络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形式来说,更有创新优势。产业集群特别是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正是建立在这种成员网络基础之上。集群内成员通过信息交流发现创新机会,首先洞察到创新机会并进行创新决策和实施创新的企业首先享有创新的收益,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集群中未直接参与创新的企业,也可以从滥出效应中收益。由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群中企业成员的地位、权威,这种竞争的压力使企业不仅仅满足于享受溢出效应,还努力创新,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巩固自己在集群中的地位。4.2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组织的形成机理、要素与结构4.2.1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机理(一)随机概率下,产业集群出现的偶然性在路径依赖理论中,强调“历史小事件”对一个系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在对产业集群产生原因的研究中,也是非常强调“历史的偶然因素”,即在什么地方出现产业集群是随机,具有很大的“历史性”或“偶然性”(Krugman,1991)在我国一些区域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就印证了这一点例如,浙江义乌人“鸡毛换糖”的货郎担精神,成功地创造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浙江永康人有专门串户打铁补锅的“百工之乡”的创收意识,造就了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广东南海西樵的纺织传统,成就了西樵——中国纺织面料名镇;广东南海大沥人早年从事金属加工的工作经历,以及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在广州、香港从事有色金属生意的大沥人开始回乡创业,促成了大沥——中国铝材第一镇;河北清河人戴子禄到内蒙古采购时,偶然发现了羊绒厂里当垃圾的边角废料“毛球”,并从中提取出羊绒,引发了清河县梳绒手工作坊的兴起,使得清河发展成为世界羊绒产业的中心。以上这些实例都充分说明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具有很大程度的“历史性”或“偶然性”也就是说历42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史上的偶然事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二)自我强化机制下,产业集群发展的自组织性在路径依赖理论中所强调的“自我强化”的作用机制,在我国产收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也是表现得非常明显具体而言,自我强化机制中的“学习效应”(LeaningEffect),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初期通常就表现为“能人示范”效应即乡镇中的一些“能人”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首先成功地创立了某一类企业,在这之后它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经验就会通过当地的社会网络——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各种非门式的信息渠道传递给其他人,他们也就通过模仿性的学习,“干中学”、“面对面”交流,进入这类产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邻里看样,村镇模仿”再如,自我强化机制中的“协调效应”(CoordinationEffect),在我国产收集群形成过程中通常就表现为关系取向下的分工协调。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与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相互交织和渗透,构成了中国集群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协调”的基础,形成了所谓的关系专用性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交易的小确定性,提高交易的效率。又如,自我强化机制中的“适应性预期效应”(AdaptiveEffect)在我国产收集群形成过程中通常就表现为对先行者的追随。当先行者获得了某种“先行者收益”之后,大量的企业迅速产生并聚集到该地区在这一过程的背后,实际上是人们对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下去的预期越来越普遍,认为进入集群发展的小确定性越来越低,最终形成的“小企业、大产业”,“小产品、大市场”,以及外资企业“群居链复制”等,这些现象都是适应性预期效应的体现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自我强化机制,正是通过学习、协调和适应性预期这三种效应在发挥着作用。(三)收益递增条件下,产业集群演化的积累性在路径依赖理论中强调自我强化机制会产生的收益递增,而收益递增又决定了不同的演进轨迹,一种是正强化,即沿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另外一种则是负强化,即锁定在无效率的状态对我国产收集群日前的发展而言,既存在正强化作用下的演进轨迹,同时也存在负强化作用下的演进轨迹就前者而言,集群内的企收如果能够获得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专收化中间市场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那么集群内部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会获得收益递增,并因此产生集群的内聚力。43 第四章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及机理(四)区域锁定下,网络组织构建的系统性企业的诞生与成长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集聚促进企业诞生产业空间集聚发展追求提高生产效率专业化供应商增加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各种资源的提供与创造价值链的企业外部化与分割网络组织的根植与拓展本地网络组织与本地环境互动网络外部联结增加本地结网组织与创新各行为主体协调创新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企业间交易与协作图4-1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形成的机理figure4-1mechanismofclusternetworkformation资料来源: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产业集群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由该图可知,随着区域内企业的连续诞生与成长,在区域内逐步形成较为复杂的网络组织,并以本地的网络组织为构架,形成产业集群;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率与增加收益,区域间进行不断专业化分工,这意味着企业间的交易频率增加和协作关系的不断紧密;在不断的协作过程中增强了企业间的信任,导致长期关系的形成,这种信任以一定区域为界限,使得一定区域内社会资本逐步积累,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本地环境;网络组织会根据外部环境的要求与本地环境进行互动,调整和创新本地网络的节点,使网络中尽可能多的蕴含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和信息;这些资源、知识和信息一方面给在位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成长能力,另一方面为新企业的诞生提供了机会和资44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源。这样,本地网络就成为一种支持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组织形式和复杂系统。产业集群的形成究其实质是本地网络环境互动的社会性安排,是集群内部网络主体间互动、偶然性以及地方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4.2.2本地网络组织的要素与结构按照著名网络理论专家Hakansson(1987)的观点,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资源、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应该包括行为主体、活动和资源三个基本的组成要素。这里的关系有时是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和共同信任基础上结成的非正式关系,有时是发生在市场交易或知识、技术创造过程中的正式关系。所以,本地网络是由具有参与活动能力的行为主体,在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流动,在特定地域上集聚形成的一些彼此之间正式或是非正式的关系网络。以一定区域未局限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中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了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具有行为能力的节点(图4-2)。而且,几乎每个节点上都同时存在着多家企业、机构,成为企业、机构之间合作竞争的现实基础。根据网络联结节点的差别,学术界习惯将当地网络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级网络(first-ordernetwork),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网络;二级网络(Second-ordernetwork),企业与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非企业组织之间的网络;三级网络(third-ordernetwork),非企业组织之间的网络。同一当地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上述三个层次的网络形式,而且,在不同的集群中三者的重要性程度可能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有显性关系和隐性关系之分,其中,显性关系传输的是可以观察到的物资和劳动力等,隐性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非正式的交流活动中知识、信息等资源的流动。因此,当地网络相对应地分为两种形式,即商业网络(businessnetwork)或交易网络(transactionnetwork)和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交易网络是发生在市场交易或知识、技术等创造活动中的正式合作关系,是指企业在其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营销等创造价值活动中,主要指区域内的产业链条上下游各环节之间的价值创造活动,选择性地与集群内地其他企业和组织所结成的较长期的稳定关系,如企业通过合资、分包、战略联盟等结成的市场交易网络、供应商网络、分包商网络,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在共同参与技术合作、知识扩散等活动中结成的研发合作网络或技术交易网络,45 第四章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及机理以及与公共机构或中介服务机构结成的教育、培训、公共政策扶持等服务网络。社社会网络主要是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Henry,1996),包括企业主之间、企业主与大学、研究机构的人员、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内部各阶层人员之间的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它有效地传递和扩散隐含经验类知识(Saxenian,1994)。这两种网络在特定的集群中是高度缠绕的。一企业级网络二级网企业络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三级网络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图4-2本地网络的基本架构figure4-2thetrussoflocalnetwork事实上,本地网络的结构远不止如图4-2那样简单,特别是企业间的一级网络有着丰富的结构特征,因为本地网络中的企业包括了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成品的制造企业、分包商、销售代理商、各种形式的企业服务商、以及数量很多的同行企业(如图4-3)垂直网络供应商分包商同行企制造企同行企水平网络一级网络代理商服务商图4-3一级网络示意图figure4-3sketchmapofthefirstnetwork46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我们可以将一级网络分为水平网络和垂直网络两类,其中,水平网络是指生产同类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同行企业之间的网络,垂直网络则指根据产供销链顺序由供应商、制造企业、分包商、销售代理商、服务提供商等组成的网络,它又可以分为前向网络和后向网络。在垂直网络关系中,包括各种供需关系:原材料和能源的供需关系,机器设备及相应服务的供需关系,以人员流动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供需关系,中间产品的供需关系,以技术溢出为基础的技术供需关系,市场服务供需关系。此外,还可能出现基础设施供需关系,如集群内部以独立运营商的身份出现的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供需关系中,有的以契约的方式实现,有的以要素自然流动的方式实现。在水平网络关系中,包括相互之间的非交易关系,如产出上的互补关系或竞争关系,市场开发上的互动关系,要素投入上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关系等。4.3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的主要功能以空间为界限的当地网络对集群企业成长之所以如此关键,主要是因为与集群内当地网络组织的特征与功能密切相关,使得当地网络组织成为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支撑。集群内当地网络主要具有如下功能。4.3.1当地网络提供了丰富而质优价廉的资源当地网络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质优价廉的资源,可以为集群企业成长提供一定的支持。与非集群地域的本地网络不同,产业集群中本地网络中的企业、机构更为丰富,特别是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本地企业出现,而且每个环节的本地企业数目远不止少数几家,如在集群内,某一特定零部件的供应商就有许多家,专业的销售代理商同样也有多家。这种集聚局面成为本地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竞争的最大原因,否则就可能会被游离在本地网络之外。这种本地企业、机构及其活动提供并不断创造了丰富的资源。自马歇尔(1920)指出它主要包括专业化供应商队伍、专业技术工人队伍和独特的非正式信息和知识这三类资源后,学术界对集群提供的各类资源进行了广泛研究(Saxenian,1991;毛蕴诗,2002;卢伟航,2003),一般认为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产、技术和知识、政策资源、社会资本等。47 第四章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及机理①物质资源。集群拥有一大批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的供应商,在一些集群所在地还可能存在着专业原材料的集散基地,犹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产要素库,如海宁皮革服装业集群中有中国最大的皮革皮毛市场,在台州缝纫机集群中存在着废旧拆解市场,在慈溪家电集群中存在着一个全国最大的塑料市场和模具市场。它们为不同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②市场资源。众多同类产品制造商的存在吸引了来自本地和外地的大量产品购买商和代理商,它们不仅拥有大量的购买需求,而且带来了有关该类产品需求方面的丰富市场信息,为集群企业提供了大量市场机会。无论是硅谷、新竹的高新技术集群,还是“第三意大利”、中国浙江的传统产业集群,都己经成为该类产品的主要采购基地,也成为市场信息的集中反馈地。特别是专业市场更是能够提供客观而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客户资源。③人力资源。集群的发展一方面培养出了大量专业化、有经验的本地雇员,特别是涉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熟练技工,另一方面大量同类企业的存在意味着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会吸引外地专业人才流向集群,从而构成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库。④金融资产。由于集群内企业众多,对发展资金的需求很大,因此会吸引一些创业基金、风险投资机构、本地的商业银行以及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金融资本。⑤技术和知识。区域内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会根据集群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成为集群重要的技术供应源。集群内的大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也会为合作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集群内弥漫着非集群无可比拟的有关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隐含经验类知识或默会知识,它们通过经常性的面对面接触而传播和扩散。⑥政策资源。大量企业集聚发展,更能够引起政府部门对区域经济和企业成长的关注,也更有动力制定一些促进措施,如建设产业园区、建立专业市场、提供技术创新公共平台、举办展销会和博览会、进行区域品牌营销等营造区域发展的环境、促进集群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规范地方市场行为以及挖掘地方潜在资源的公共行为,为集群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政策资源。⑦社会资本。本地企业、机构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结成的网络中蕴含了48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丰富的社会资本,一旦企业进入该网络,就可能获取无法通过市场化交易的关键性资源,特别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关键性的技术诀窍、重要的市场信息以及信任。这些资源在地理集中机制的作用下变得更为质优价廉,即集聚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马歇尔,1890),这是其他非集群地区所无法拥有的。同行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作方式大批量购买原材料,降低了原材料价格,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同时,生产区位的集中增加了流通渠道的相应服务设施,形成了批发与零售中心,营销成本也有降低。这都会有效降低集群资源的成本和价格,也是非集群地区难以实现的经济效应。而且,由于有一大批资源的供应商,面对的是一大批的购买商,供应商之间除了合作之外彼此竞争也十分激烈,促使它们努力提高所供应资源的质量。在集群中,各个零部件供应商、半产品供应商为了生存和成长会同时在成本和质量两个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而专业化生产正是对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有效保证。对于人力资源而言,集聚效应同样存在。集群中存在着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大量具有类似技能的熟练工人。对于每家企业来说,一般都拥有选择适用工人的机会,工人之间的竞争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控制用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工人自觉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特别是在劳动力过剩的中国。集聚也有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因为专业人才不在某一家企业工作,可以方便地进入同类的另一家,导致了相关技能和知识的流动,存在着人才供给上的“外部性”。政府部门也在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专业性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4.3.2本地网络顺应了后福特制的时代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标准化产品的大量生产体系、泰勒式劳动组织和管理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福特制(Fordism)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和消费偏好日益多样化的要求(Piore&Sabel,1984)。由于大量高新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大量中小企业依赖于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取得了成功,如硅谷和“第三意大利”的兴起,经济开始进入了所谓的以柔性专业化(flexiblespecialization)生产组织方式为基本特征的后福特制(Post-Fordism)时代。在后福49 第四章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及机理特制时代,为了应对外部技术和市场条件的快速变化,企业必须采取以向市场提供小批量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新产品的方式获取利润,柔性制造被广泛采用,否则企业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如下特征:高度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顾客定做的要求,对新技术和观念的快速吸纳,对产品生命周期长短的快速反映,零仓储和超额的生产能力,与供应商和客商关系密切,非常直接的分配渠道,柔性价格和商业谈判的关系,在生产商和客商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学习关系,智力和体力工作活动的一体化,以及客商(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Malecki,1997)。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三个方面的柔性化:企业内部生产和组织管理的柔性化、雇佣劳动力的柔性化和企业间关系的柔性化。集群内的本地网络能够很好地满足柔性专业化生产的要求。福特制时代,由于市场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企业可以将核心技术部门布局在总部附近,而将利用成熟技术进行生产的分厂布局在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或在世界范围内寻找零部件及分包商,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较为明显的功能空间等级"然而,随着柔性生产系统的发展,柔性生产方式对企业组织及创新模式产生较深刻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区位规律"理论上,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及时面对市场变化,以柔性生产为主的企业更趋于地理集中,在空间上将不同专业化部门的相关企业整合起来"这也正符合了某些地区出现的集聚现象"这类柔性生产集聚体与传统的产业集聚体有着根本区别,最突出的表现是集聚体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具有较强的产业联系,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如转包、动态联盟等)"在集群内,大量大中小企业与服务单位和政府机构群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通过这种本地网络,企业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劳动力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将自己生产的产品供给客户(波特,1998)。由于本地网络中同时存在着许多供应商、生产商和代理商,供应商可以不再只为一两家生产商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同样生产商也不再只从一两家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或零部件,从而形成了合作竞争的格局,供应商、生产商或代理商之间不再是单向的依赖关系,而是相互依赖关系。值得指出的是,在许多集群的本地网络中存在着专业市场、数量众多的销售代理商甚至是终端消费者,地理接近便利了生产性企业与它们的直接接触和交流,有助于集体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迅速50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获取产品需求和价格等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实施柔性专业化生产提供条件。可见,集群内本地网络的特征能够顺应柔性专业的要求。4.3.3当地网络提供了非线性创新的组织平台自熊彼特(1912)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对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作用己经被达成共识。由于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等因素,使得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只在企业内部获取创新所需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企业、研究机构之间不得不在创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合作创新。于是,创新不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不断形成创新网络的过程,即创新模式由线性模式向非线性模式或网络化创新模式转变。此时,网络对企业的创新有着重要作用:网络可以联结更广阔的创新环节和空间,以获取许多互补性资源和技能,增加创新机会;网络可以加速企业复兴的进程,使得研发成本不断降低,导致更多的新产品出现:网络有助于企业专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非线性创新模式下,创新主要表现为集体学习的过程,而集体学习又往往体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Capello,1999)。也就是说,虽然企业可以借助各种空间的网络进行创新活动,但本地网络对创新的作用更为显著。因为一方面直到产品进入到标准化生产阶段以前,产品的创新都要求供应商和客商之间进行紧密合作,经常性的交换意见和建议,以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更加完善,更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尽管在当前交通和通讯技术超速发展的背景下,运输成本因素的作用在下降,但交易成本和创新的不确定性是必须重点关注的因素。本地网络具有供应商、制造商、客商以及当地的劳动力市场等之间地理接近和拥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特征,同时,集群吸引了大量老练理性的商品购买者,集群内的创新要素比较丰富。所以,集群企业之间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变得更为容易和低成本,集群企业比非集群企业能够更好的了解市场状况,更早地了解到技术、零部件和机械的演进趋势,也容易在信任基础上实现非契约形式的合作,加速了难以复制的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扩散和转移。此外,大量同行集聚一地加大了企业通过创新突出自己特色的压力,持续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成长的主要措施和必然选择。可见,蕴含着丰富资源、顺应柔性专业化生产和非线性创新的本地网络,对集群企业获取各类资源、提升核心能力和加快产品创新等都有着积极作用,能够为集群企业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51 第五章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与产业集群的衰退第五章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与产业集群的衰退尽管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可以促进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的集体学习与创新,提高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创造集体的协同效应,强化产业集群的总体竞争优势。然而,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内部网络组织的固化,区域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习俗、传统通过日常网络互动内化为行动者的认知结构与价值理念,影响并决定着网络组织内部行动者具体的决策与行动;网络作为行动者联系的互动模式,既是行动者获取各种物质及精神资源满足的主渠道,但同时构成了对主体行动的规制。特定网络群体总是附带着具体的规范与角色期望集,它潜含着对成员在各种情境下行为反应的“合适性”规定。因此,特定的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内文化、价值观以及网络关系在为集群形成、发展提供各类资源、信息支持的同时,也可能对集群企业的交易与创新产生限制,形成一种制度惰性,导致集群内整个网络组织的学习的失败、机制的僵化以及创新的退化,使集群被锁定于既有的技术、产业路径和管理模式,并最终走向衰落。5.1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是指一旦外部某种偶然事件(或成为历史的事件)被系统采纳,便会进行“自我强化”、“自我积累”,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即使这种路径并不是最优的,也很难为其他更优的体系所替代。实际上,路径依赖就反映了历史发展对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影响。该理论最初是由生物学家提出的,并由布赖恩・阿瑟(BrianArthur)首先应用到技术变迁的路径分析上,North(1990)又将其应用到制度变迁中,并深入分析了自我强化机制所包括的因素,以及可能的制度变迁路径。5.1.1制度演化的自我强化机制路径依赖分析框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与发展则主要有赖于诺思的贡献。长期以来,尽管新制度经济学打破了新古典世界里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但其仍然一直没有突破新古典分析框架内边际分析的局限性;其一,在诺思看来,制度变迁“长期变化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个人和组织的企业家所进行的学习”①,而集体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外溢及网络内的协作效应具有明显的报酬递增效应。因此,新制度经济学要从动态角度来考察制度的变迁路径,不可避免地①道格拉斯・C・诺思,《时间进程中的经济成效》,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652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将报酬递增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的,新古典分析框架是内在地排斥报酬递增的;其二,新制度经济学一旦引入了行为不确定性假设,个体相互作用的博弈分析结果的唯一性便无法得到保证,各种制度安排之间竞争的均衡收敛点可能是多重的,而多重均衡恰恰又是新古典框架所不能处理的;其三,新制度经济学家期望通过纳入时间范畴以体现时间的不可逆性,通过纳入制度范畴以体现社会系统的非线性,以此把握历史变迁的动态过程,试图解决制度变迁中路径的多样性和非绩效路径的长期持续性。但是,在新古典静止、线性的世界中,它的演绎工具——微积分恰恰无法处理时间的不可逆性以及系统的非线性。面对研究范式的这种困难,在1981年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诺思开始放弃原来由新古典框架出发、以成本与收益均衡解释制度变迁的思路,转而引入意识形态理论对新古典理性范式所无法解释的“非理性行为”进行说明。进一步地,在1990年的《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他开始由学习及制度协调效应的角度,系统阐释路径依赖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机理。在诺思看来,“有两种力量会使规范制度变迁的路线:一种是报酬递增,另一种是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②。前者主要是指制度初创的高成本、与“其他组织的合约会产生直接的协作效应”及间接诱致的投资、由正式制度引发的大量非正式规则投资、制度主体的适应性预期等四类因素。它们直接导致了“制度矩阵相互依赖的结构所造成的巨大收益递增机制。后者主要是指“市场是不完全的,信息的反馈又是分割的,且交易费用也是十分显著的,那么,行动者的主观主义模型将会被非常不完全的信息反馈及规定路线的意识形态所修正”。③因此,一方面由于偶然性因素和上述两种力量决定了制度选择和变迁路径存在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大量非绩效的制度变迁陷入闭锁状态而长期存在,一旦一条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行进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模型就会增强这一进程。5.1.2路径依赖下产业集群制度惰性产生的根源1、结构性依赖。结构性依赖是指行动者网络所嵌入的社会文化结构、信仰②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0,第127页③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0,第128页53 第五章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与产业集群的衰退体系一旦形成某种特征与内涵,其未来演进与发展便具有不断保持、强化这些体验、内涵,从而很难被其他潜在、甚至更优的结构性特征所替代的倾向。这种路径依赖性主要在于其自身的两大特征。1)累积迟滞性。特定区域(包括国家及各地区)的文化体系是区域社会成员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潜含着区域成员对外部环境最为一般的共有认知与行动方式经验知识,是区域共同体集体学习的结晶。它有助于减少共同体成员内部认知模式分歧,也可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一致性观念在代际之间进行知识的传递,从而节省新成员认知及行动知识学习的成本。“在现代社会之前,文化学习是内部沟通的工具,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关于直接经验以外现象的共有解释”。④正因为如此,区域的文化体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相对稳定性。理论上讲,它是对外部环境“有效”认识与行为反应的共识,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但是,由于区域文化体系是共同体成员累积性学习的成果,一旦形成后,它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与惰性,很难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再调整。因此,相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迅速以及不可预期性,区域结构性因素包括文化、价值及信仰体系,它们的演进过程具有充分的相对滞后性与不同步性。这是社会结构性依赖的一个重要原因。2)同质性再生。区域的结构性因素倾向于沿着既有的路径不断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价值观等文化体系具有自我同质性再生功能。如果我们借鉴演化经济学的相关概念,我们会发现,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并不仅仅是企业,区域内部同样拥有一套做事的方式和决定做什么的方式,区域的行为是以惯例为基础的,这些惯例具有基因在自然界中相似进化作用的机制,反映了成员的共有体验与知识,并倾向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并“传输”其重要特性。因而,区域的历史传统、企业家精神、信任文化甚至经济主体的各种习惯,包括区域内部各企业的生产技术、投资政策、产品组合策略等往往可以通过对新成员的教化及耳濡目染,达到循环式再生。通过这种社会化的内化过程,文化进行自我传播与复制,并得以持续再生。2、关系性依赖。关系性依赖是指行动者所嵌入的关系网络一旦形成某种特征及规模,便具有沿着既有节点,不断自我增强、扩张,从而使行动者很难再④道格拉斯・C・诺思,《时间进程中的经济成效》,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654 硕士学位论文选择其他甚至更优网络关系的特性。关系性依赖总是与特定的行动者相联系,突出表现在行动者很难从其己有网络关系中摆脱出来,而是倾向于不断强化已有关系或是在已有关系基础上进行网络拓展。关系性依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1)关系专用性。不管是技术变迁或是制度变迁,高转化成本(costoftransformation)是阿瑟及诺思解释路径依赖出现的重要原因(Arthur,1988;诺思,1990)。在诺思看来,这种成本包括制度设立的高成本、制度协调效应的丧失以及学习成本等。威廉姆森在解释市场与企业组织的替代关系中,认为资产专用性(assetspecificity)等三个指标是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以企业内交易代替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因(Williamson,1985)。资产专用性与转换的高机会成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新经济社会学家看来,网络是与社会资本联系在一起,行动者网络的另一端往往联系着大量的有价值资源,网络具有再生产功能。(2)网络自增强扩张。网络的自增强机制一方面是指网络规模的扩张具有加速度特征。假设每一成员所投入的资源只能与两位对象建立联系。那么如图5-1所示,在一级网络中,行动者建立的新伙伴只有两位,然而,随着一级网络中新发展的两位成员各自再扩张,二级网络的成员己增至四位。同理,三级网络的新增成员已达到2的3次方。凭着这种几何级的增长速度,即使行动者后期自己不再发展新合作伙伴,他所在的网络体仍可能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一级网络二级网络三级网络图5-1网络自增强扩张示意图figure5-1sketchmapofnetworkoverspreading55 第五章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与产业集群的衰退另一方面,网络自增强表现为网络规模扩张的报酬递增现象。网络规模的扩张过程实质上是网络旧成员与新成员的潜在谈判过程。毕竟建立及维护一种新关系,对交易双方来讲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甚至物质资本的投入。对于一个新建立的网络体,成员数量还较少,网络资源尚不够丰富,这种情况下,要获得一位具有潜在价值的新成员的加入,原有网络组织内成员也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以赢取对方的“芳心”。然而,一旦网络体发展至一定阶段,网络资源随着积累不断丰富,此时它发展外部新成员的谈判力便显著提高,网络资源的丰富也会吸引更多的潜在价值成员主动加入,从而启动网络发展的正反馈机制,使网络体进入持续自我强化的扩张轨道。将网络关系的专用性与自增强机制相结合,实际上就发现了,主体能从其所嵌入的网络关系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专用性资源,这往往也意味着主体转向其他网络机会成本的日益高昂,因此即使当他发现还有其他可能更为适合的关系网络时,由于利益的不确定性与转换高机会成本,他依然不愿或无法脱离旧有关系。从而也就产生了网络的锁定效应,形成制度惰性,限制了整个组织内的创新。5.2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制度惰性的影响后果5.2.1结构性依赖与集体学习的失败行动者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空间之中,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本区域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文化是影响经济主体行动的最深层力量。前文对集群发展中的文化、价值观等社会资本因素的研究还只停留在积极意义的论述上。事实上,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性存在,区域文化价值观、精神特质对于产业集群的影响是中性的。当集群区域的文化特质、技术文化与外部环境的变动具有内在一致性时,前者就可能为集群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反之则可能成为集群发展障碍。尤其是因为区域文化具有如上文所述的时滞性与同质再生特性,它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某一时期对集群经济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区域文化特性,到了另一时期,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它便可能由于这种路径依赖性,反而成为区域经济实现同步转型、技术变迁的障碍,使集群被锁定在历史发展的轨道之上。在本地产业集群中,主要的组织、团体已经投资建立起许多社会联系。譬如在56 硕士学位论文外部与供应商、客商均建立起牢固的网络。当市场最终萎缩时,外部关系变弱时,强大的内部关系就会成为经济体发展新联系的阻碍因素:为了保护既有产业利益,区域权力主体并不推动,反而扼制更新意识、思维、价值观念的宣传。因此,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适合于经济需要的强大的、稳定的社会网络将促进经济的发展。行动者(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不断宣传、并再生产着适合经济发展的规则、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当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进,经济需要新的产业,新的产业需要新的经济主体,然而,与原有经济结构柞适应的现有网络不一定会支持经济的重建及新经济主体的重建。新的经济主体需要建立与新的经济运作方式相适应的新网络关系去宣传及再生产适合新经济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如果旧经济结构的网络过于强大,就可能阻碍新经济主体、新网络、新经济结构的出现。为了创造出新的社会资本,也需要对旧的社会资本进行如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毁灭”。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标志着经济的再镊整的,因此也需要一种新的社会资本与此相适应。经济的转型需要社会资本做出相应的转变。从现实来看,结构性依赖往往是与关系性依赖相结合,从而引发集群的锁定效应。格拉梅尔(A.Glameier)对20世纪80年代瑞士侏罗(Jura,又译汝拉)地区钟表业集群就展示了在外部技术变迁情况下,集群内部的文化、制度以及网络是如何相互交织,过度依赖于以往的演进轨迹,从而导致本集群被锁定于原有技术路径的现象。集群区域的地方传统、文化价值观维持着人们日常的交往活动并且提供了商人生产、交换关系所赖以的惯例,它们为经济活动提供强大的社会力量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厂商和企业家信息共享、交流、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Storper,1995;Malecki,1997)。然而,作为一种社会稳定性力量与整合度意识,地方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社会资本因素的改变与其形成相似,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外部环境发生急剧性变迁时,这些社会资本因素往往无法及时更新并实现同步的转型,而是倾向于保持已有的文化特质,在既有网络关系中运行,从而使本集群的产业类型或技术文化在原有低效率的路径上持续演进,导致集群锁定效应的发生。5.2.2关系性依赖与网络内部交易失效57 第五章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与产业集群的衰退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往往过于强调集群内部的信任、网络关系是集群内部细致分工、频繁交易的有效治理机制,从而成为集群在后福特制时代保持生产灵活性、专业化优势的有效保证(PioreandSabel,1984;Granovetter,1985;Scott,1988)。然而,正如下文我们所要分析的——集群内部的网络、信任同样可能导致集群交易效率的损失以及交易灵活性的丧失,由此引发集群发展的诸多风险。(一)信任网络与集群交易的互锁在大多数的集群文献中(包括本文第三章的相关论述),企业(主)间的信任关系被认为是集群交易的有效治理机制。它可以有效弥补不完全合约的缺憾,甚至无需正式合约的保证,保障集群企业间交易的顺利进行。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性契约,集群内部的信任关系在为交易成员提供一般性交易保障的同时,也在制约着企业交易伙伴及交易行为的选择范围。信任关系的存在使集群内部的企业网络实际上成为一个个利益集团,在这一团体内部,一般性的互惠关系可能取代正式的合约关系,成为彼此交易的治理机制;与此同时,单一成员的利益往往被团体的共同利益所取代,个体的决策行为并不能完全以效率最大化为原则,而往往是网络集团的共同规则、互惠性期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当企业所在的网络密度越大,范围越广,一方面企业分工交易的对象可能越多,但另一方面,企业受到来自已有社会规则约束的力量也就越大。网络社区中共享的信任与互惠原则,往往使企业被牢牢锁定在网络内部进行交易(即使进行外部交易的效率可能较高),影响了网络的更新与变革。多尔(R.Dore)对日本纺织品制造业的研究说明了这一现象(Dore,1987)。日本纺织行业的生产专业化程度极高,各分工单位,如织布厂与染色厂、卷纱厂、编织厂之间存在着稳定、强力的合作关系,即使有其他厂家愿意以更便宜的价格加入分工网络,内部成员也大都不愿与之合作,因为这违反了网络社区的共同潜规则,可能招致其他内部成员的共同鄙视,并削弱本企业的长期可信任度(朱国宏,1999)。信任强关系使得企业在明知与外部网络交易可能更为有效的情况下,仍深深陷入了关系性依赖的路径,无力摆脱内部强有力的网络规则约束,被迫只能在原有的网络体内选择交易对象,导致成员间交易互锁(inter-lock)现象的发生。58 硕士学位论文(二)权力网络与集群交易的低效企业与政府机构间的关系网络是集群网络的重要内容。作为集群两大主体代表,融洽的本地企业家与政府官员间关系可以给集群企业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并为他们之间的交易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从现实来看,单一、过强的本地企业一政府间关系往往容易导致政府权力因素对集群交易活动的渗透,进而影响到集群交易的有效性。当前,推动相关产业空间上的集中并促进企业间分工关系的形成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手段。当集群成为区域产业政府的重要内容时,权力因素自然就在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本应由市场自发形成的企业间分工合作关系便可能转而被政府的行政安排取代。这种做法一方面加速甚至替代了市场自然发育、网络自我演化的进程,可能节省了集群企业间寻找合作伙伴的交易费用。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集群,即使内部交易网络得以形成后,企业间的交易也往往过多受到政府指令的影响,无法真正按照市场效率原则自主进行,造成集群交易效率的损失。德国东北部的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Mecklenburg-Vorpommern)是德国著名的造船业集群。二战结束后,前苏联政府为了提高德国偿债能力,便在本地制定了发展造船业的产业规划。20世纪50年代,东德政府为了进一步丰富本地的经济形态,更是在原来造船业的基础上新建了四个新的造船厂及其配套供应商体系。⑤。在建设这些造船厂及配套厂体系时,本地政府完全依照产业精细分工及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各个船厂只负责生产某一特定类别的船舶,如Stralsund地区的船厂就只生产大型渔船:船厂与相关配套厂商根据物流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尽可能地彼此靠近,并在政府统一安排下进行分工协作。通过这种中央统一规划的产业安排,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地区的造船业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其他区域所不具备的分工与协作优势,成为东德地区经济的推动器。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当本地经济由计划体制开始向市场体制转变时,本地区还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就业吸收能力。1989年,这一集群为当地创造了55000个就业岗位,其中35000直接由造船厂提供。⑥但是,到了90年代,⑤除了原来那两个位于Rostock和Boizenburg的船厂外,新建的船厂位于Wismar、Rostock-Warnemunde、Stralsund和Wolgast⑥Hassink(2004,Thelearningregion:apolicyconcepttounlockregionaleconomies59 第五章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与产业集群的衰退面对东亚尤其是韩国造船业的激烈竞争,这一区域过强的政府一企业间关系所带来的弊端便开始显现出来。由于企业间的交易长期以来是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统一安排,主体厂、配套厂与本地政府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圈,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交易不再是以效率为原则,更多地是出于交易主体之间的人情互惠因素考虑。由于造船业已成为本地政府解决居民就业的主要手段,即使某些配套厂所提供的中间品价格、质量并不是最优的,为了保证本区域就业稳定及社会的安定,地方政府仍然通过行政施压或财政补贴等,试图维护主体厂与配套厂间的分工网络。行政权力的保护使得各分工企业间缺乏竞争机制,各配套厂并不是主要精力投入于不断改进中间品的性能,而是忙于发展与主体厂及上级主管领导的关系。过度的权力渗入所带来的高交易成本及创新的弱化使得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造船业集群的分工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丧失,并最终走向了解体(Hassink,2004)。(三)单一网络与集群交易的确定性风险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网络关系的类型多种多样。美国经济地理学家马库森(A.Markusen)(1996)曾根据产业区内部的不同网络构成,将产业区划分为四种,即马歇尔式工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及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在此,我们有必要强调的是其中轮轴式产业集群。在这种产业区中,集群的生产网络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后者主要围绕区域内的某个或极少数大企业展开价值链上的分工与协作。譬如在我国浙江省柳市的低电压器产业群中,群内绝大多数的低电压生产企业均是围绕着正泰、德力西等少数核心企业展开生产上的合作。当集群中大多数的企业都只跟少数的核心大企业发展生产协作,对于大企业的经济依存度极高。这种彼此联系紧密网络关系的交易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交易双方的确定性极强。业务关系的高度稳定与单向联系大大降低了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概率,保证了交易的有效性。但另一方面若从网络结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这种依存度过高的网络关系也同时带来了交易的确定性风险,提高了整个集群专用性资产甚至业务的构成比例,并将集群发展的风险高度集中frompathdependency,PaperpreparedfortheconferenceRegionalizationofInnovationPolicy-OptionsandExperiences,June4th-5th,Berlin.60 硕士学位论文化,由此至少可能引发如下两种障碍:1、生产灵活性的降低。在对集群网络关系的一般论述中,研究者往往简单地认为,集群企业间合作网络有利于提高集群企业对外部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活性。但是仔细分析这种轮轴式的网络集群,可以发现,单一、过度集中的网络走向恰恰可能导致集群企业反应机制的僵化。对于单一性网络内的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往往只跟网络内特定的企业进行合作,一旦外部商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尤其是当核心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时,将可能使配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种不再适应合作的需要。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关系多样性的缺乏,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性的业务资源,将可能直接导致配套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危机甚至消亡。而对于这其中的核心企业而言,这种业务上的单向性紧密联系,同样使得它的业务调整与转型面临诸多困难与压力,从而降低自身对外部市场的反应能力。2、网络发展风险的高度集中化。当众多的集群企业只与某些核心企业发生经济联系时,实际上就是将本集群网络的发展风险高度集中于这些数量极少的核心企业之上。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核心企业的命运就是集群中所有企业的命运。在核心企业顺利发展的情况下,无疑可以带动网络内其他配套企业的同步发展并由此为集群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但是,一旦这些核心企业出现始料未及的经营环境的变化或者生产技术的变革,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困境时,有可能对于整个集群网络内的相关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进而引致整个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解体和整个集群的衰亡。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剖析,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具有很好的契合点,具体表现在“历史性、偶然性事件”的影响力方面,自我强化的作用机制方面,以及在正强化与负强化作用下的演进轨迹方面。因此,接下来的研究,我们将按照路径依赖的分析框架,在认识中国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产业集群现状,进而准确把握产业集群的演进轨迹,认识我国产收集群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锁定状态”。5.3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锁定效应与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按照路径依赖的分析框架,中国产收集群的形成诱因和机制,作为“历史性”或“偶然性”的因素会对集群未来的演进轨迹产生影响。一种演进的轨迹61 第五章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与产业集群的衰退是在正强化的作用下集群具有强大的内聚力,从而促进集群发展;另一种则是在负强化的作用下集群被锁定在无效率的状态,从而可能出现衰退。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第二种轨迹,即中国产收集群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锁定状态。具体而言,我国产收集群可能出现的锁定状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5.3.1行政区划的锁定产业集群基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发展,而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自然发展,实际上,这就是现有行政区规划对资源集中效应最大化的限制。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政”、“行政分割”的现象较为严重,大大阻碍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有效配置和自由流动,以及区域间专收分工的发展,使集群的规模难以做大,集群本身也难以走向高端道路。通常各地政府从各自利益出发,为了打造各地的“名牌”,为了获得各种的国家级“称号”,出现了重复投资,盲目地以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违背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没有从专收化分工、市场细分、价值链延伸,以及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上去思考。自然,造成许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低水平的规模攀比,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出现只有“扎堆”而无“集群”的现象,集群效应难以充分释放,客观上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集群发展被锁定在低端道路5.3.2社会资本的锁定以血缘、亲缘和地缘联系形成的社会信用网络,具有浓厚的“家族化”和“本地化”色彩,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这样一种社会网络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在市场制度供给不足、市场信用体系未建立的前提下,确实在区域范围内作为主要的信用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但同时,这种社会资本又具有天然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更广阔范围的信息与技术沟通又存在着冲突,它不自觉地排斥着外部资源的进入。从理论上讲,网络包容性就决定了市场的范围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联系的社会网络,通常是通过减少网络的包容性,而产生排外的社会资本,在复杂的交换集合中,这种排外的社会资本价值较低。而相容的社会资本,在复杂性约束增加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加网络包容性提高社会资本价值。实际上,伴随着我国产收集群进一步发展,以血缘、亲缘和地缘联系为纽带的排他性社会资本,62 硕士学位论文在自我强化的同时,一方面会大大限制了外部信息和技术资源的进入,以及集群内部更广泛的合作,导致集群内部高技术人才缺乏、信息的滞后和管理水平的低下,以及“协调效应”无法充分得到发挥,出现集群内部的“小而全”,难以形成产业网络;另一方面,由于集群内部新信息和新技术的缺乏,学习效应”的发挥也仅限于内部成员之低层次的简单模仿,甚至是处于停滞状态无疑。这种社会资本的锁定会限制中国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网络的形成。5.3.3价值链的低端锁定我国大部分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基本上还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许多产业集群单从产量上来看,己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些产业集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还多处在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开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如品牌)的延伸。该类集群发展通常是伴随着对集群“适应性预期”的增加,企业大量进入,并分布在价值链的相同环节,定位于中低端市场,趋同定位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产业集群,一方面在面对国内庞大的、多层次的需求时,缺乏升级和跃迁的外部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同质化的竞争,又都是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自然很容易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这样的演进轨迹,不但吸引不到以全球价值链为背景的跨国公司的加入,而且也很难基于国内产业集群进行价值链整合,最终无法摆脱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底部的困局。再者,对外商投资型产业集群而言,当一个跨国公司“旗舰”进入中国后,在“适应性预期效应”的作用下,其配套企业也会跟进,就会出现“群居链”的复制,但它们主要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工序,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例如,东莞清溪的台资企业多从事低成本工序,且只选择自己圈子里的企业提供相关配套(储小华,2004)实际上,在适应性预期效应的作用下,会带来集群规模的扩大,但如果集群内缺乏创新气氛和平台,就有可能将集群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无法使集群获得高层次的竞争优势63“ 第六章结束语第六章结束语6.1全文的基本观点6.1.1经济组织是一种制度安排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一个组织问题。(杨小凯,2000)分工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社会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分工,经济制度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效率和市场范围的扩大。从集群的本质出发,我们认为产业集群首先是一种劳动分工、交易的制度安排,相关企业围绕着特定产业展开分工、协作,从而获得成本及创新优势。分工何以发生、交易何以不断扩展是研究集群形成的关键问题。更深层次地讲,集群劳动分工的背后是企业间在知识上的高度分工与协作,集群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分工、协作的网络综合体。相关企业往往只掌握自己所从事生产环节的相关知识,并在与其他企业的知识协作中实现最终产品生产所需的知识完整性。网络组织是集群企业创新的主要协调与治理机制。网络组织是集群企业获取相关创新信息的主渠道;基于网络互动之上的信任关系是合作创新过程中,弥补契约不完全性,应付可能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手段;网络为集群企业的集体性学习、互动创新提供平等、开放的环境,是集群知识整合的平台。与此同时,网络成员间的非正式互动是集群企业创新成果扩散、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途径,非正式互动的频率及效率是影响集体区域知识共享程度与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6.1.2产业集群是网络组织与产业布局在时空上的耦合产业集群是指一群位于同一地理区域的相关企业组成的集合体,集群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人际网络关系、价值链关系和竞争合作关系构成了特殊的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的形成究其实质是本地网络环境互动的社会性安排,是集群内部网络主体间互动、偶然性以及地方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与网络特性,即产业集群首先是某产业的企业;其次是该产业的企业落户在某地;再次是落户在该地的某产业的企业与其他单位构成一个网络组织。因此,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产业以网络形式而落户于某地,形成了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其中,产业是区域的经济64 硕士学位论文增长极,区域是产业的栖息地,正是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由于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因而市场势力很强,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构成的网络型组织,其中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在产业集群的网络中,各个结点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别: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传播者,不仅可以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为产业集群实现激进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之间频繁的交往与合作,导致一些渐进的技术创新不断产生;政府对共同技术研究的支持,中介机构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金融机构的风险参与等,都为创新的直接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条件,它们的间接参与创新活动的过程,也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较容易发生。正是通过五大行动主体的共同作用,产业集群内比较容易实现区域系统的创新,因此,产业集群也就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理想处所。6.1.3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促成产业集群的锁定效应经济行动者不是封闭、孤立的原子个体,而是生活于具体历史、文化空间的“学习人”,他总是在他其他网络成员的互动展开具体的经济行动。因此,他无时不刻地受到社会文化传统与网络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作为一种分工、交易制度安排的产业集群,它的形成并不一定是制度最优化的选择,而是一定文化背景下行动者互动的社会建构过程。一旦我们将经济制度视为一种社会的建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实质上源自于经济行动的嵌入性依赖。后者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性依赖,它源自于文化演进的时滞性与同质再生性特征。作为一种社会稳定性力量与整合度意识,地方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社会资本因素的演变与其形成过程一样,都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当外部环境发生急剧性变迁时,这些社会资本因素往往无法及时更新以实现同步转型,而是倾向于保持已有的文化特质,在既有网络关系中运行,从而导致特定集群的产业类型或技术文化被锁定于低效率的路径65 第六章结束语之上,持续演进并走向衰落;二是关系性依赖,它源自于网络关系的专用性与自增强特征。前者提高了网络成员变更行动取向的转换成本,后者则使得行动者对其网络的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相当于提高了行动者转换行动空间的机会成本,这二者结果都导致了行动者倾向于在以往的交往网络中持续扩张新伙伴,其互动模式自然具有相当的历史持续性,表现在制度变迁中,就是以往的事件、活动在制度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即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性。6.2本文的学术意义本文总结吸收了社会分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集群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多种理论学派的思想,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的动因和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对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和发展网络组织理论和集群理论都具有重要作用。论文研究工作和内容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学术意义:首先、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把产业集群看成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制度选择结果。本文的制度选择不是人们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导致,而是在自发的,相互的互动中,由历史的演化机制所促成的一种人类社会长期的博弈的一种制度均衡。其次,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形成机理和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在分析过程中,跳出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时间变量纳入到分析的范围中,考察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安排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的自我强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次,从组织的制度惰性,考察了网络组织的锁定效应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影响以及产业集群衰亡的缘由,并从路径突破与网络组织的开放性、适应性上探讨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6.3本文的现实意义通过本文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可以为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的升级以及区域内网络组织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主要有以下两点:66 硕士学位论文其一、传统的资源禀赋与运输成本已不再是现代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以知识与区域内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能力成为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乃至产业升级的主导因素。其二、本地网络组织的形成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网络组织的制度惰性所带来的产业集群的锁定效应,将导致产业集群适应能力的下降和创新能力的减弱,从而促使产业集群走向衰落。怎样避免网络组织锁定效应的产生,促使产业集群走向正的循环积累效应,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以及当地政府应当在加强本地的基础设施建的基础上,从本地的文化、社会资本以及网络组织的适应性与开放型入手,推动本地产业集群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6.4本文的不足和展望6.4.1本文的不足之处1)对于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的运行机制缺少研究,包括网络内的信息机制、物质流动机制、企业家的形成机制以及网络的治理机制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2)对于产业集群外部环境的变化与产业集群的应变能力缺少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对于产业集群的外部网络的构建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相关性缺少研究。3)对于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演化机理的分析缺少详细的论证与分析,理论缺乏一般性。4)由本人实践与能力的限制以及手头资料的不足,导致对于网络组织的强度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缺乏实证研究。6.4.2未来展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将就上述不足之处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且在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上多下功夫,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6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HectorO.RochaandRolfSternberg:Entrepreneurship:TheRoleofTheoreticalPerspectivesandEmpiricalEvidencefromGermany[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05,24:27-292.[2]Krugman,P.,EconomicintegrationinEurope:Someconceptualissues[A].InTheEuropeaninternalmarket-tradeandcompetition[C].ed.A.JacqueminandA.Sapir,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9,357-80.[3]Krugman,P.,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483-99.[4]Krugman,P.,Historyandindustriallocation:Thecaseofthemanufacturingbelt[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1,81,80-83.[5]Krugman,P.,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radetheoryandlocationtheory[J].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3,1.11-22.[6]OlavSorenson.Socialnetworksandindustrialgeography[J].EvolutionaryEconomics,2003(13):513~527.[7]AndersenE.S.,Evolutionaryeconomics:postSchumpeteriancontributions[M].London:Pinter,1994.[8]MaryJoWaits.TheAddedValueoftheIndustryClusterApproachtoEconomicAnalysis,StrategyDevelopment,andServiceDelivery[J].EconomicDevelopmentQuarterly,2000(14):35~50.[9]ZoltanJ.Acs,FelixR.FitzRoy,IanSmith.High-technologyemploymentandR&Dincities:Heterogeneityvsspecialization[J].RegionalScience,2002(36):373~386.[10]HidekiYamawaki.TheEvolutionandStructureofIndustryClusterinJapan[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02(18):121~140.[11]ValerieJ.Lindsay.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IndustryCluster:AComplexityTheoryApproach[J].Journalof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hip,2005(3):71~97.[12]JorgeNiosi,TomasG.Bas.TheCompetenciesofRegions-Canada’sClusterinBiotechnology[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01(17):31~42.68 硕士学位论文[13]Fan,C.andScott,A.J.,Industrialagglomerationanddevelopment:AsurveyofspatialeconomicissuesinEastAsiaandastatisticalanalysisofChineseregions,EconomicGeography,2003,79(3).[14]FerruccioTrabalzi.RegionalNetworksinSouthernItaly:InnovationandAdaptationintheBuffalo.http://lib.njut.edu.cn/PQDD.htm[15]LarryChasteen.ClusterFormationandGrowthDynamicsinaRegionalContext.http://lib.njut.edu.cn/PQDD.htm[16]TsutomuNakano.AParadoxofEmbeddedness:SocialNerworkAnalysisofaJapaneseIndustrialDistrict.http://lib.njut.edu.cn/PQDD.htm[17]MichaelJosephOrlando.SpilloversFromIndustrialR&DActivity:OntheImportanceofGeographicandTechnologicalProximity.http://lib.njut.edu.cn/PQDD.htm[18]NielsWernerKetelhohn.TheRoleofClusterasSourcesofDynamicExternalities.http://lib.njut.edu.cn/PQDD.htm[19]GwangYaHan.AGeographyoftheInternet.http://lib.njut.edu.cn/PQDD.htm[20]Young,A.,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Progress[J].EconomicJournal,1928,38,537-40.[21]TriciaLeeTack.ASocioeconomicofOrganization.http://lib.njut.edu.cn/PQDD.htm[2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英].经济学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5.1[23]迈克尔・波特[美].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1[24]亚当・斯密[英].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商务印书馆,2004.8[25]阿尔弗雷德・韦伯[德].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1997.[26]保罗・克鲁格曼[美].地理和贸易[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保罗・克鲁格曼[美].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奥利弗・E.威廉姆森[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印书馆,2004.8[29]理查德・R.纳尔逊[美]、悉尼・G.温特[美].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12[30]杰克・J・弗罗门[荷].经济演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69 参考文献[31]安德鲁・肖特[英].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8[32]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美].看得见的手[M].商务印书馆,2004.9[33]约翰・克劳奈维根[荷].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C].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34]迈克尔・迪屈奇[美].交易成本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35]F・A・冯・哈耶克[英].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三联书店,2003.1[36]安娜・格兰多里[美].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37]阿兰・斯密德[美].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38]杨小凯[澳]、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39]钱颖一[美].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40]林南[美].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41]帕萨・达斯古普特[英]、伊斯梅尔・萨拉格尔丁[英].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4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3]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5).[44]陈凌.信息特征、交易成本和家族式组织.经济研究[J].经济地理,1998,(5).[45]胡刚.产业集群理论中的产业组织学内涵与制度文化基础.中国经济问题[J].2002.(6).[46]蔡继子.价值链与供应链视角下的集群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J].2004.(7).[47]徐康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J].2001,5)[48]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2.[49]顾颖.制度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4.4.[50]梁琦.产业集群论[M].商务印书馆,2004.12.[51]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52]李维安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的新趋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53]道格拉斯・C・诺思[美].时间进程中的经济成效.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70(. 硕士学位论文[J].1995,6.[54]道格拉斯・C・诺思[美].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0.[5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发展新思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6]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7]胡宇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6.[58]Kant,CritiqueofTeleologicalJudgment,byWernerS.Pluhar,ReprintedfromtheEnglishEditionbyHackettPublishingCompany,1987,p.253.[59]RichardLarsson.TheHandshakebetweenInvisibleandVisibleHands「J」.StudiesofMgt.&Org,Vol.23No.1,M.E.SharpeInc.[60]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61]JamesA.F,StonesR,EdwardFreeman,DanielR.GilbertJr.Management,Inc.[M].SixthEdition,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Inc.[62]约翰.H.邓宁[美]: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M].乔治・艾伦及昂温出版公司,1981.[63]RichardsonG.B.TheOrganizationofIndustry[J]EconomicJournal,1972,82.[64]陆伟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第27页.[65]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3期,第90页.[66]Larsson,Richard.TheHandshakebetweenInvisibleandVisibleHands.InternationalStudiesof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1993,23(1):87-106.[67]Por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NewYork,TheFreePress,1990.71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情况[1]朱晓军,虞剑文.对我国上市公司ESO激励机制的探讨.科技经济[J].2005(2)[2]虞剑文,朱晓军.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组织与组织资.科技经济[J].2006(4)[3]江苏省科技厅项目《江苏分配制度的演变》[4]南京市发改委委托项目《南京汽车产业发展研究》[5]南京市发改委委托项目《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